1
~
3
題。
當今畫壇,批評家正在變成貶義詞,仿佛批評家是隔夜的麻辣湯,全部變了質(zhì)。這實在是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結(jié)識的批評家,幾乎都是愛讀書愛思考的高手,幾乎都是有正義感的人物,也是自強不息的奮斗者。作為批評界的一員,反躬自問:畫家蔑視批評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畫是有形的詩,講究直覺與意境。批評是無形的思,側(cè)重理性與邏輯。詩與思是宿敵。柏拉圖要把詩人逐出他的理想國,詩人對他也沒有好感。儒家詩圣杜甫
“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
的詩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頗為不屑地批評說:
“
道它作甚?
”
言下之意是很無聊很沒有意思。
書面語言限制了批評的表達。語言表達的障礙,言不由衷是態(tài)度虛偽,詞不達意是水平欠佳,言不盡意是效果有限。
“
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
”
意思是話語不能貼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傳達。卦象的延伸就是畫,東漢劉熙解釋說:
“
畫,掛也。
”
古文掛、卦,音同義同而形似。這意味著古人認為畫畫比說話優(yōu)越。
批評文章通常是即興的隨筆,與寫意畫相通。寫意畫家的作品,不經(jīng)意的敗筆很常見,如同顏真卿打叉畫圈的行書或黃賓虹的亂筆,感覺很自然。批評家的文章卻不能有敗筆。批評家如果引經(jīng)據(jù)典,會被譏之為賣弄;不引經(jīng)據(jù)典,批評就成了知心話,說多了則假。這樣的文本,又會被認為沒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議論,畫家便指責批評家不會細微地體味作品。在懷有一流技術(shù)的畫家看來,批評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離腔走調(diào)的空談家。
廣義的批評既有指責,也有贊賞。凡是自大的畫家無不希望批評界贊賞自己而指責他人。于是,偏重贊賞的批評,除了當事人之外,會受到畫壇廣泛的排斥,斥之為吹捧。反之,對于批評界的指責,畫家又以外行為由加以抵制。
批評文章如果是藝術(shù)品的說明詞,就降格為應用文。批評文章如果把作品視為直觀的現(xiàn)實,就成了社會學、文化學的業(yè)余議論。批評家如果把作品作為解釋的容器,可以裝進不同的觀念,畫家會質(zhì)疑:那我在那里?
晉唐以來的價值觀,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書法,最后是繪畫。而今反過來了:畫最值錢,書法其次,文章最賤。按照國營牌價,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當于書法名家在宣紙上寫一撇或名畫家在畫上滴一點。批評家與畫家在社會回報上失衡,造成兩者之間不平等的關(guān)系,畫家怎能不看輕批評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評家為了混稿費,文章越寫越長。一個二三流畫家的幾件庸作,批評文章動輒幾千字,比蘇東坡評論二王、張旭、懷素、顏真卿、王維、李思訓、吳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來還長。不長就不學術(shù)的西式文本摧毀了一字千金、字字璣珠的傳統(tǒng),怎能讓人器重?
大畫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評,肯定比很多批評家高明。又由于輕文重畫是全社會的綜合態(tài)度,致使進入批評界的一流人物實在是太少。就憑你那幾個筋斗翻來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嗎?
(
摘編自《畫家為何輕視批評家》
)
1
.從原文看,下列關(guān)于
“
畫家輕視批評家
”
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畫是有形的詩,批評是無形的思,詩與思是宿敵。
B
.書面語言限制了批評的表達,話語往往不能貼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
.批評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離腔走調(diào)的空談家,批評文章通常是即興的隨筆。
D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評家為了混稿費,文章越寫越長,無法讓人器重。
2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
A
.批評家正在變成貶義詞,其結(jié)果是批評文章越來越被畫家輕視。
B
.畫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經(jīng)意的敗筆,批評文章則不允許出現(xiàn)敗筆。
C
.畫家總是希望批評界贊賞自己而指責他人,這無疑增加了批評的難度。
D
.批評文章應學習一字千金、字字璣珠的傳統(tǒng),不應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3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
.周文王借用卦象去傳達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畫,沒有卦象就沒有畫,卦象其實就是畫的起源,或者說,卦象就是最早的畫。
B
.如果把畫家的稿酬降低,批評家的報酬提高,那么畫壇就會出現(xiàn)許多高質(zhì)量的批評文章。
C
.從價值觀上看,因為畫畫比說話優(yōu)越,所以當代的書畫價值要遠遠高于文章的價值,這和晉唐以來中國長期形成的價值觀截然相反。
D
.成為好的畫壇批評家,需要有高超的繪畫技藝、恰當?shù)恼Z言表達能力和公正的批評態(tài)度等條件。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
.
C
2
.
D
3
.
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45886.html
相關(guān)閱讀:《儒學既是安身立命之學,更是經(jīng)世致用之學》閱讀答案
《京劇流派藝術(shù)怎么“傳”與“承” 劉連群》閱讀答案
“有人會說,幸福這個東西很難說,好像是很主觀的感覺”閱讀答案
《鄧亞萍:有一群喬布斯這樣的人,才能成功》閱讀答案
《走向未知的邊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