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12
題。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日:“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荊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太子日:“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日:“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軻日:“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為之奈何?”
荊軻日:“
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日:“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
燕策三》)
9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秦將王翦破趙 破:攻破 B
.臣愿得謁之 謁:拜會
C
.秦之遇將軍 遇:遭遇 D
.顧計不知所出耳 顧:只是
1 O
.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乃請荊卿日 乃遂私見樊於期
B
.可以解燕國之患 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
C
.今聞購將軍之首 太子聞之,馳往
D
.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伏尸而哭,極哀
11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B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日
C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1 2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端,一連用六個動詞,寫出秦軍所向披靡、燕國危如累卵的形勢,營造了緊張的氣氛。
B
.荊軻提出用樊將軍首級與督亢地圖作為信物取得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非凡的智謀。
C
.樊於期明白荊軻的行動計劃后,甘愿自刎獻頭,體現(xiàn)了他的豪爽慷慨、義勇剛烈、熱肚直腸。
D
.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樊於期自殺后他又伏尸痛哭,這些均反映了他的懦弱和婦人之仁。
1 3
.請把上面文言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每小題2
分,共4
分)
(1)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譯文:
(2)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9
10
11
12
C
A
C
D
1 3
.(1)
現(xiàn)在去卻沒有什么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
而"“
親’’
各1
分,而’’
按教師用書解釋為“
假如"
亦可)
(2)
這樣,那么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凌侮的恥辱也消除了。(
被動句式1
分,句意1
分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48184.html
相關閱讀:《溫序字次房》閱讀答案及翻譯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閱讀答案
“桓公問治民于管子”閱讀答案及分析
“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閱讀答案
《蔡孝子傳》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