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送石處士序》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送石處士序 韓 愈 河陽軍節(jié)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jié)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 先生何如 ? 曰: 先生居嵩、邙、 ? 、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 送石處士序



河陽軍節(jié)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jié)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

先生何如
?”
曰:

先生居嵩、邙、
?
、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辭,勸之仕不應(yīng)。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dāng)否,論人高下,事后當(dāng)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
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若燭照,數(shù)計而龜卜也。

大夫曰:

先生有以自老,無求于人,其肯為某來耶?

從事曰:

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
。方今寇聚于恒,師環(huán)其疆,農(nóng)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途,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
?”
于是撰書詞,具
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謀于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于門內(nèi)。宵則沐浴,戒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于常所來往。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酒三行,且起,有執(zhí)爵而言者曰:

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就。為先生別。

又酌而祝曰:

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

又酌而祝曰:

使大夫恒
無變其初,無務(wù)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

又祝曰:

使先生無圖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

先生起拜祝辭曰:

敢不敬

夜以求從祝規(guī)。

于是東都之人士咸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遂各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云。
5.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
不正確
的一項是(
3
分)
A.
若駟馬駕輕車、就
熟路

就:走
B.
于是撰書詞,具
馬幣

具:具備
C.
使大夫恒
無變其初

恒:永久
D.
敢不敬

夜以求從祝規(guī)

蚤:通



6.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石先生言行

與眾不同

的一組是(
3
分)

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坐一室,左右圖書

若燭照,數(shù)計而龜卜也


求先生之廬而請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謀于朋友


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7.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確
的一項是(
3
分)
A.
前段記敘烏大夫與從事的對話,兩問兩答,問簡而答詳,意在用石處士襯托烏大夫的為人。
B.
后段主要敘寫送行者的祝酒詞,四祝一答,祝詳而答簡,表露出擔(dān)心、憂慮以及勸勉之情。
C.
本文從表面看,通篇沒有作者自己的話;其實是用間接手法來議論,是一篇以記敘形式發(fā)表評論的佳作。
D.
這篇散文的語言頗有特色,如敘說石處士辯論古今人事時,運用了比喻、類比、排比等手法,氣勢不凡。
8.
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請與出游,未嘗以事辭,勸之仕不應(yīng)


3
分)



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

3
分)




無務(wù)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

4
分)




參考答案:
5. B

具,準(zhǔn)備)
6.D


說別人聽了石先生的話收獲很大,這是間接表現(xiàn)。

說烏大夫派使者去請石先生。

說朋友為石先生餞行)
7.
A


意在用石處士襯托烏大夫的為人

錯,前段重在表現(xiàn)石處士的品行才學(xué))
8.⑴
(別人)請他和自己
出游,不曾找借口(或用某些事)拒絕;勸他當(dāng)官不應(yīng)答
。(得分點:補出省略
1
分,

以事






1
分)

大夫您文武全才忠孝具備,為國家尋求賢才,不是為自家謀取私利
。(得分點:補出

文武忠孝

的省略
1

,

求士為國




私于家

中的
倒裝
1

,



1
分。注意:古制中稱大夫為





務(wù)必不要為了使他自家富裕卻使他的軍隊饑餓,不要甘心接納奸佞小人卻在表面上尊敬正直的士人,不要被諂媚的話欺騙
。(得分點:使動用法


”“



1
分,



表被動
1
分,


”1
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河陽軍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烏大人,做節(jié)度史三個月,向手下賢能的人征求賢士。有人舉薦石先生,烏大人說



石先生怎么樣?

回答說:

石先生居住在嵩邙山、
?
谷河之間,冬天穿一件皮衣,夏天穿一件麻布衣服;飲食上一天吃一盆飯、一盤蔬菜。別人給他錢,就謝絕;請他和自己一起出游,不曾找借口(或用某些事)拒絕;勸他當(dāng)官就不應(yīng)答。平時住在一間房中,他的旁邊全是圖書。跟他談?wù)摰览,辯論古今的事物的得失,評論人物的高下,事后成敗與否,就如同河流決堤向下游奔流注入東海;就如同四匹馬駕駛著輕車走熟路,而歷史上著名駕御高手王良、造父也與他不相上下;聽了他的話就如同明燭高照一樣地亮堂,就如同數(shù)目計算了一樣清楚并且可以預(yù)卜未來。

烏大夫說:

石先生有志于隱居自在到老,不求于人,他怎么肯為我來當(dāng)官呢?

手下的人說:

大夫您文武全才忠孝具備,為國家尋求賢才,不是為自家謀取私利。當(dāng)今反寇聚集在恒地,敵軍環(huán)視著邊境,農(nóng)田無法耕種沒有收成,錢財糧食都將要用光,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回歸中原運輸?shù)囊,治理的方略征討的謀劃,應(yīng)該有適當(dāng)?shù)娜藖沓鲋\劃策。先生您仁義并且勇敢,如果憑仁義敦請他并堅決委以重任,他能有什么托詞拒絕?

于是撰寫邀請函,準(zhǔn)備好車馬和禮物,占卜選擇好吉日交給使者,找到石先生的住處拜請他。
  石先生沒有告訴妻子兒女,沒有與朋友商量,戴好帽子系好衣帶出去接見客人,在家里拜受聘書和禮物。晚上就沐浴更衣,準(zhǔn)備好行裝,書籍裝上馬車,問清楚路上經(jīng)過的地方,與經(jīng)常來往的朋友告別。清晨他們就全到了,在上東門外設(shè)帳餞行,酒過三巡

將要起身的時候,有人拿著酒杯說:

烏大夫的確能夠憑義理選取人才,先生您的確按照道理給自己責(zé)任,決定去留。為先生您餞別。

又有人敬酒祝愿說:

凡是辭官上任離別相處有什么長久不變的呢?惟有不變的是以道義作為依歸。這就為先生干杯。

又有人敬酒祝愿道:

希望先生讓烏大夫永久不改變他的初衷,務(wù)必不要為了使他自家富裕卻使他的軍隊饑餓,不要甘心接納奸佞小人卻在表面上尊敬正直的士人,不要被諂媚的話語欺騙,只聽先生的,因而能有成就,確保天子的寵信和任命。

又有人祝愿道:

希望先生不要使自己在烏大夫那里圖謀利益,為自身的私利方便圖謀。

石先生起身拜謝道:

我怎敢不從早到晚敬忠職守力求遵從你們的祝愿和規(guī)勸!

于是東都的人士都知道烏大夫和石先生果然能夠互相合作而有所成就。便各自做六韻十二句的詩歌,讓我為這作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0196.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義方,泗州漣水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示季子懋修書》閱讀答案及翻譯
《游五臺山日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李庭芝”閱讀答案附翻譯
《韓擒,字子通》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