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題。
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后家長安。仕隋為虎賁郎將。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達、監(jiān)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
人命至重,死不復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豈容以畜產(chǎn)一日而戮千五百士?”
帝叱之,通進頓首曰:“
臣愿身就戮,以延眾死。”
帝寤,遂皆以減論。擢左武衛(wèi)將軍。蒞官勁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其弟蓋為長安令,亦以方嚴顯。大業(yè)中,安定人劉迦論反,眾十余萬據(jù)雕陰。通發(fā)關中兵擊之,次安定,初不與戰(zhàn),軍中意其怯。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無備,夜簡精甲襲破之,斬迦論并首級萬余。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東,戰(zhàn)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大懼,乃留鷹揚郎將堯君素守蒲,將自武關趨藍田以援長安。至潼關,阻劉文靜兵不得進,相持月余。通令顯和夜襲文靜,潰。通勢蹙,或說之降,曰:“
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趨斬之。俄聞京師平,家盡沒,乃留顯和保潼關,率兵將如洛。既行,而顯和來降。文靜遣竇琮、段志玄精騎追及于稠桑,通結(jié)陣拒之。琮縱其子壽往諭使降,通大呼曰:“
昔與汝父子,今則仇也!”
命左右射之,顯和呼其眾曰:“
京師陷,諸君皆家關西,何為復東?”
眾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馬東南向,再拜號哭曰:“
臣力屈兵敗,不負陛下。”
遂被禽,送長安。帝勞曰:“
何相見晚邪?”
泣曰:“
通不能盡人臣之節(jié),故至此,為本朝羞。”
帝曰:“
忠臣也!”
釋之,授兵部尚書。從平薛仁杲,時賊珍用山積,諸將爭得之,通獨無所取。帝聞,曰:“
清以奉國,名定不虛。”
特賚金銀六百兩、彩千段。判陜東道行臺左仆射,從討王世充。世充平,論功第一,拜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鎮(zhèn)東都。數(shù)歲,召為刑部尚書。自以不習文,固辭,改工部。
4
.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通勢蹙,或說之降
蹙:窘迫,危急
B
.帝勞曰:“
何相見晚邪?”
勞:安慰,慰勞
C
.特賚金銀六百兩、彩千段
賚:賞賜,給予
D
.自以不習文,固辭
習:學習,研究
5
.下列全能說明屈突通忠于隋朝的一組是
(3
分)
①
通發(fā)關中兵擊之 ②
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
③
阻劉文靜兵不得進,相持月余 ④
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
⑤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趨斬之 ⑥
判陜東道行臺左仆射,從討王世充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①③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屈突通直言進諫,用心良苦。他受命檢查隴西放牧情況,查得當?shù)毓賳T隱藏馬匹,文帝大怒,要將相關官員處死。后經(jīng)屈突通力諫,文帝全部按照減刑論處。
B
.屈突通秉公執(zhí)法,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內(nèi)外親屬觸犯了法律,他也不會包庇縱容任何人。他的弟弟也同他一樣方嚴。
C
.屈突通頗有謀略,善于用兵。劉迦論造反后,屈突通發(fā)兵征討,最初不與之交戰(zhàn),似乎表現(xiàn)出怯意,后來在劉迦論無備的情況下,調(diào)用精兵擊潰賊兵。
D
.屈突通不愛財物,清正廉潔。當時賊珍用山積,諸將都爭相搶奪,只有屈突通不掠取,又因討王世充功居第一,被授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一職。
7
.翻譯劃線句(10
分)
(1
)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5
分)
(2
)通知不免,遂下馬東南向,再拜號哭曰:“
臣力屈兵敗,不負陛下。”
(5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1184.html
相關閱讀:《游南岳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田京,字簡之》閱讀答案及翻譯
《何郯》閱讀答案及翻譯
《游沙湖(蘇軾)》閱讀答案
《虎丘記 (明)袁宏道》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