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題。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東井 ① ,去北極近;南至牽牛,去北極遠;東至角,西至婁,去極中。夏至至于東井,北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
題。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東井①
,去北極近;南至牽牛,去北極遠;東至角,西至婁,去極中。夏至至于東井,北近極,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長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牽牛,遠極,故晷長;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長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婁、角,去極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長七尺三寸六分。此日去極遠近之差,晷景長短之制也。去極遠近難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日,陽也。陽用事則日進而北,晝進而長,陽勝,故為溫暑;陰用事則日退而南,晝退而短,陰勝,故為涼寒也。故日進為暑,退為寒。若日之南北失節(jié),晷過而長為常寒,退而短為常奧。此寒奧之表也,故曰為寒暑。一曰,晷長為潦,短為旱,奢為扶。扶者,邪臣進而正臣疏,君子不足,奸人有余。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
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然用之,一塊房中道。青赤出陽道,白黑出陰道。若月失節(jié)度而妄行,出陽道則旱風(fēng),出陰道則陰雨。
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為候。日東行,星西轉(zhuǎn),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牽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則星西轉(zhuǎn)疾,事勢然也。
至月行,則以晦朔決之。日冬則南,夏則北;冬至于牽牛,夏至于東井。日之所行為中道,月、五星皆隨之也。
箕星為風(fēng),東北之星也。東北地事,天位也,故《易》曰:“
東北喪朋,及《巽》在東南,為風(fēng);風(fēng),陽中之陰,大臣之象也,其星,軫也。月去中道,移而東北入箕,若東南入軫,則多風(fēng)。西方為雨;雨,少陰之位也。月失中道,移而西入畢,則多雨。故《詩》云“
月離于畢,俾滂沱矣”
,言多雨也。(節(jié)選自《漢書·
天文志》)
注釋:①
東井:東井宿。下文的“
角”“
婁”“
奎”“
畢”
等均為星宿名。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此日去極遠近之差
去:離開。
B
.北近極,故晷短
晷:日影。
C
.陰用事則日退而南
南:向南運行。
D
.至月行,則以晦朔決之
決:判斷。
答案:A
。(去:距離。)
9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
.箕星為風(fēng),東北之星也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
B
.邪臣進而正臣疏
天柱高而北辰遠
C
.冬至于牽牛
君幸于趙王
D
.月有九行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答案:B
。(A
項,判斷詞,是。/
動詞,演奏。B
項,連詞,表并列。C
項,介詞,表處所。/
介詞,被。D
項,助詞,……
的情況。/
助詞,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dāng)于“
的”
。)
參考翻譯: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說的是黃道,又叫光道。光道北至東井宿,離天北極近;南到牽牛星,離天北極遠;東到角宿,西至婁宿,離天北極居中。夏至運行到東井宿,北近天極,所以晷影短;立八尺之圭表,晷影長一尺五寸八分。冬至運行到牽牛宿,遠離天極,所以晷影長;立八尺之圭表,晷影長一丈三尺一寸四分。春分秋分太陽到婁宿、角宿,離天北極居中,所以晷影長度中等;立八尺之圭表,晷影長七尺三寸六分。此時太陽離天北極遠近的差距,在晷影長短的刻度上反映出來。離天北極遠近難以知曉,重要的是用晷影來測定。晷的影子是用來測知太陽南北位置的。日,太陽。陽氣盛,太陽逐漸推移向北,白天逐漸長,陽勝,天氣為溫暑;陰氣盛,則太陽逐漸退向南,白天漸短,陰勝,天氣寒冷。所以太陽北進為暑、南退為寒。如果太陽的南北運行失去節(jié)令,晷影過長為常寒,晷影過短為常熱。這是寒暑的表現(xiàn),所以稱為寒暑。又說,晷影長為澇,晷影短為旱,過分了為扶。扶就是說,邪臣在身旁而正臣疏遠,君子不足而奸人有余。
月有九條軌道的情況:黑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北面;赤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南面;白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的西面;青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的東面……
立春、春分,月在東面順從青道;立秋、秋分,月在西面順從白道;立冬、冬至,月在北面順從黑道;立夏、夏至,月在南面順從赤道。在判斷其所行軌道時,最主要決定于其與經(jīng)過房宿的中道的位置。月行青赤兩道為運行在陽道,月行黑白兩道為運行在陰道。如果月行失去正常軌跡而妄行,運行在陽道則有旱風(fēng),運行在陰道則有陰雨。
太陽運行的狀況不可一想就知,所以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時的星象來占候。太陽東行,恒星西轉(zhuǎn)。冬至黃昏,太陽在奎宿八度中;夏至,太陽在氐宿十三度中;春分,太陽在柳宿一度中;秋分,太陽在牽牛宿三度七分中:此時的天象為正行。太陽運行速度快,則是恒星西轉(zhuǎn)速度快,這是形勢的必然。
說到月亮的運行,就用晦朔來判斷它。太陽在冬季就偏南,夏季就偏北;冬至在牽牛宿,夏至在東井宿。太陽的運行是在中道,月亮和五星都隨之而行。
箕星是風(fēng)的征示,是東北之星。是與東北地方相應(yīng)的天位,所以《易·
坤卦》中說“
東北喪友”
。到了《易·
巽卦》中說“
在東南,是風(fēng);風(fēng)是陽中之陰,是大臣的征象,所占示的星是軫宿”
。月離開中道,移向東北入箕宿,如移向東南入軫宿,就多風(fēng)。移向西方就有雨;雨是少陰的位象。月離開中道,移向西入畢宿,就多雨。所以《詩經(jīng)》說“
月離開畢宿,使大雨滂沱”
,說的是多雨的情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2244.html

相關(guān)閱讀:《畫手》閱讀答案(附翻譯)
《孔奮》閱讀答案及譯文
節(jié)選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遺稿序》閱讀答案
《徐文長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酈道元《水經(jīng)注?易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