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康延孝》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題。 康延孝,代北人也。為太原軍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為左右先鋒指揮使。延孝見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騎奔于唐。見莊宗于朝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題。
康延孝,代北人也。為太原軍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為左右先鋒指揮使。延孝見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騎奔于唐。見莊宗于朝城,莊宗屏人問延孝梁事,延孝具言:“
末帝懦弱,小人進任,而忠臣勇士皆見疏斥,此其必亡之勢也。”
莊宗初聞延孝言梁必亡,喜,及聞其大舉也,懼,曰:“
其將何以御之?”
延孝曰:“
梁兵雖眾,分則無余。臣請待其既分,以鐵騎五千自鄆趣汴,出其不意,搗其空虛,不旬日,天下定矣。”
莊宗甚壯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鄆入汴,凡八日而滅梁。
三,征蜀,延孝為先鋒排陣斬斫使,破鳳州,取固鎮(zhèn),降興州。蜀平延孝功為多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見重于郭崇韜崇韜有軍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延孝大怒讓璋曰:“
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從,反俯首郭公之門,吾為都將,獨不能以軍法斬公邪?”
璋訴于崇韜,崇韜解璋軍職,表為東川節(jié)度使。延孝愈怒曰:“
吾冒白刃,犯險阻,以定兩川,璋有何功而得旄節(jié)!”
因見崇韜言其不可。崇韜曰:“
敢違吾節(jié)度!”
延孝懼而退。明崇韜死,延孝謂璋曰:“
公復(fù)俯首何門邪?”
璋求哀以免。
繼岌①
班師,命延孝
以萬二千人為殿,行至武連,聞朱友謙無罪見殺。友謙有子令德在遂州,莊宗遣使者詔繼岌即誅之。繼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謂其下曰:“
南平梁,西取蜀,其謀盡出于郭公,而汗馬之勞,攻城破敵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豈得存?而友謙與我俱背梁以歸唐者,友謙之禍次及我矣!”
延孝部下皆友謙舊將,知友謙被難,皆號哭訴于軍門曰:“
朱公無罪,二百口被誅,舊將往往從死,我等死必矣!”
延孝遂擁其眾自劍州返入蜀,自稱西川節(jié)度、三川制置等使。繼岌遣任圜以七千騎追之,及于漢州,會孟知祥夾攻之,延孝戰(zhàn)敗,被擒,載以檻車。車至鳳翔,莊宗遣宦者殺之。(選自《新五代史》 )
【注】①
繼岌:即李繼岌,后唐將領(lǐng),后受封為魏王。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乃以百騎奔于唐 以:率領(lǐng)
B
.莊宗屏人問延孝梁事 屏:屏退,使……
隱退
C
.而忠臣勇士皆見疏斥 見:用在動詞前,譯成“
我”
D
.知友謙被難 被:遭受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
級(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被.
【思路點撥】這類題的解題步驟:第一步,審題?匆笫沁x正確的還是選不正確的。第二步,對有把握的選項迅速作出判斷。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難點。
5
.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蜀平延孝/
功為多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
位在延孝下/
然特見重于郭崇韜/
崇韜有軍事/
獨召璋與計議/
而不問延孝/
延孝大怒/
讓璋曰
B
.蜀平/
延孝功為多/
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
然特見/
重于郭崇韜/
崇韜有軍事/
獨召璋與計議/
而不問延孝/
延孝大怒讓/
璋曰
C
.蜀平/
延孝功為多左廂/
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
然特見重于郭崇韜/
崇韜有軍/
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
延孝大怒/
讓璋曰
D
.蜀平/
延孝功為多/
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
然特見重于郭崇韜/
崇韜有軍事/
獨召璋與計議/
而不問延孝/
延孝大怒/
讓璋曰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文言閱讀與斷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
級(運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 D
解析:結(jié)合語境,分析大意,劃分斷句。
【思路點撥】這里可根據(jù)實詞斷句法。即在讀懂全文,了解所點斷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通過找名詞與動詞來組句,先斷開能斷的句子。如果是敘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若有人物對話,就要弄清誰與誰對話,講的什么話。如是說理性文章,則要弄明白談了哪些問題,表明了怎樣的觀點。同現(xiàn)代漢語語法一樣,古文中的主語、賓語一般是名詞(代詞),謂語多是動詞,主語、謂語與賓語是句子的主干,而謂語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謂語動詞,分析動詞與它前后詞語之間的關(guān)系,就能正確斷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2270.html

相關(guān)閱讀:《賢士隱居者》閱讀答案及參考譯文
“李庭芝”閱讀答案附翻譯
《齊宣王見顏?》閱讀答案(附翻譯)
《楊大異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顏之儀,字子升”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