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16
分)
十四,靈公壯,侈,厚斂以雕①墻。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也。宰夫
?
熊蹯②不熟。靈公怒,殺宰夫,使婦人持其尸出棄之,過朝。趙盾、隨會前數(shù)諫,不聽;已又見死人手,二人前諫。隨會先諫,不聽。靈公患之,使
??
刺趙盾。盾閨門開,居處節(jié),
??
退嘆曰:“殺忠臣,棄君命,罪一也。”遂觸樹而死。
初,盾常田首山③,見桑下有餓人——餓人,示瞇明也。盾與之食,食其半,問其故,曰:“宦
④
三,未知母之存不,愿遺母。”盾義之,益與之飯肉。已而,為晉宰夫,趙盾弗復(fù)知也。
九月,晉靈公飲趙盾酒,伏甲將攻盾。公宰示瞇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進曰:“君賜臣觴三行,可以罷。”欲以去趙盾,令先,毋及難⑤。盾既去,靈公伏士未會,先縱嚙狗名敖,明為盾搏殺狗。盾曰:“棄人用狗,雖猛何為?”然不知明之為陰德也。已而,靈公縱伏士出逐趙盾,示瞇明反擊靈公之伏士,伏士不能進而竟脫盾。盾問其故,曰:“我桑下餓人。”問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節(jié)選自《史記·晉世家》)
【注】①
雕:畫。
②
?
(
ér
)熊蹯(
fán
)
:煮熊掌。其肉難熟。
③
首山:即雷首山,又名中條山,在今山西永濟。
④
宦:為臣隸。
⑤毋及難:不會遭難。
17
.
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
)趙盾、隨會前數(shù)
諫
(2
)靈公患
之
(3
)欲以去
趙盾
(4
)伏士不能進而竟
脫盾
18
.
找出與“未知母之
存不”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2
分)
A
.示瞇明反擊靈公之伏士
B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C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
.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5
分)
曰:“宦三,未知母之存不,愿遺母。”
盾義之,益與之飯肉
。
20
.
選文表現(xiàn)了趙盾
、
的品質(zhì)。(2
分)
21
.
請概述示瞇明知恩圖報的行為。(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7
.(
4
分)
(1
)屢次
(2
)擔(dān)心
(3
)使……離開
(4
)終于,到底
18
.(
2
分)
D
19
.(
5
分)(我)已經(jīng)為臣隸三了,不知母親是否還在人間,希望把剩下的一半留給母親。趙盾認(rèn)為他很孝敬,又給他一些飯、肉。(省略句、宦、不、遺、義、益)
20
.(
2
分)忠誠(節(jié)儉或守禮節(jié)、有法度);仁義善良。
21
.(
3
分)知道晉靈公欲伏甲攻盾后,勸說趙盾及早離開;為趙盾徒手殺狗;為趙盾反擊靈公的追兵。
【參考譯文】
十四(前607
),靈公長大成人了,非常奢侈,搜刮民脂民膏用彩畫裝飾宮墻。從高臺上彈人,以觀賞人們避開彈丸而取樂。廚師沒把熊掌煮熟煮爛,靈公就發(fā)怒了,竟殺死廚師,讓婦女抬著廚師的尸體扔出去,路過朝廷。趙盾、隨會前去多次勸告,靈公根本不聽;后來,他們又看見死人的手,于是又前去勸告。隨會先去勸,靈公不聽。靈公也擔(dān)心他們,竟讓
??
刺殺趙盾。趙盾內(nèi)室的門敞開著,
??
看見趙盾的住處極其簡樸(或舉止守禮節(jié)、有法度),便退出來嘆息道:“殺死忠臣,違背君王的命令,這罪都是一樣的。”說完,頭撞樹身亡。
當(dāng)初,趙盾常在首山打獵,曾看到桑樹下有個餓極了的人。這個人叫示(
qí
,祁)瞇明。趙盾給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趙盾問他為什么不吃完,示瞇明回答:“我已經(jīng)為人臣隸三了,不知母親是否還在人間,愿把剩下的一半留給母親。”趙盾認(rèn)為他很孝敬,又給他一些飯、肉。不久,示瞇明做了晉君的廚師。但趙盾不知道示瞇明做晉君廚師一事。九月,晉靈公宴請趙盾,埋伏好士兵準(zhǔn)備殺死他,示瞇明知道后,恐怕趙盾酒醉起不來身,于是上前勸說趙盾:“君王賞賜您酒,您只喝三杯就可以了。”想讓趙盾趕在前面離開免于遭難。趙盾已經(jīng)離去了,靈公埋伏的士兵還未集合好就先放出一條叫敖的惡狗。示瞇明替趙盾徒手殺死了狗。趙盾說:“拋棄人,使用狗,雖然兇猛有什么用呢!”可是,趙盾并不知道示瞇明是在暗中保護他呢。一會兒,靈公指揮埋伏的士兵追趕趙盾,示瞇明反擊靈公的士兵,士兵不能前進,趙盾終于逃脫。趙盾問示瞇明為什么救自己,示瞇明說:“我就是桑樹下那個餓漢。”趙盾詢問他的姓名,他沒有告訴。示瞇明因此隱遁而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4422.html
相關(guān)閱讀:《公孫弘》閱讀答案及譯文
《陳情表》閱讀答案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閱讀答案及翻譯
《顧愷之,字長康》閱讀答案
“齊人伐燕,取之!遍喿x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