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立立
1960
,僅47
歲的加繆因為車禍意外殞命。
蘇珊·
桑塔格曾在《反對闡釋》一書中將加繆歸為“
作為受難者之典范的藝術(shù)家”
?v觀加繆一生,“
受難者”
的形象總與他息息相關(guān):生于北非貧民窟,不足一歲失去父親,少時因罹患無法治愈的肺結(jié)核幾乎失學(xué)。生活似乎從一開始就為他畫上了休止符,但這不是結(jié)束,而是一種開始。疾病作為加繆的“
絕望和挑戰(zhàn)”
,“
一半是宿敵,一半是催化劑”
。在他,這不是隱喻,而是真實的存在。他時刻感知到生命的短促易逝,更時時陷入孤獨,卻從未妥協(xié)。從此,與荒誕的抗?fàn),成為加繆小說和戲劇書寫的唯一命題,更是貫穿其一生的人生哲學(xué)。
加繆的荒誕哲學(xué),雖無完整的理論體系,卻絕非凌空蹈虛,皆源于其對生存的高度認(rèn)知與敏銳感悟。我們讀《局外人》,總是驚異于敘述的冷靜克制、主人公默爾索對待世事的無動于衷,于是想當(dāng)然地將加繆與“
冷漠”
、“
厭世”
等負(fù)面形容畫上等號。真實的加繆并非如此。生活于他,雖極為“
悲傷”
,但仍有“
熱情”
。他認(rèn)為,誕生到一個荒誕世界上來的人唯一真正的職責(zé)是活下去,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與自己的自由。如果說《局外人》是其荒誕哲學(xué)的首度展示,那么《西西弗的神話》則可以看作是這一理念的最佳詮釋。希臘神話中背負(fù)著沉重詛咒、永遠(yuǎn)推著石頭上山的悲劇人物,何以在加繆筆下?lián)u身一變成了主動抗?fàn)幍挠⑿?這是一種暗示,隱隱對應(yīng)著作家積極的人生觀——
生活雖是無望的,荒誕始終多于幸福,但正如小說《鼠疫》里所寫,即使世界荒蕪如瘟疫籠罩之下的小城奧蘭,只要一息熱情尚存,絕望就不致吞噬人心。
加繆的文字雖是隱忍的,他的態(tài)度卻是顯而易見的。漠不關(guān)心、冷漠超然,抑或悲觀厭世,從來與他無緣。終其一生,他秉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訓(xùn)誡,“
熱愛生活本身更甚于熱愛它的意義”
,滿含著熱情介入這生活,以期擺脫局外人的身份。他以手中之筆針砭時政、挑戰(zhàn)荒誕,新聞、文論、時評、小說、戲劇,無所不寫,只為了喚醒世間囿于生存之累的蕓蕓眾生。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授獎詞稱他“
不斷地確認(rèn)人類處境之荒誕,然而其背后卻非荒蕪的否定主義”
,也正是對此種“
介入”
的肯定。
在短暫的一生中,加繆始終是一個游離于邊緣的局外人。加繆精神上有“
囹圄”
之感,這和其早期經(jīng)歷無不相關(guān),但更直接的傷害,自然非后期政治上的紛爭與最終被排斥的際遇莫屬。上世紀(jì)50
代初,由于在對待斯大林主義的態(tài)度上意見相左,加繆與薩特徹底決裂,其后他逐漸成為左派文人攻擊的標(biāo)靶,被以薩特為掌門人的巴黎人文學(xué)界斥為異類,從此,生活在局外人一般的被放逐狀態(tài)之中。
在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①
期間,這“
局外人”
的身份更是越演越烈,終至無法收拾。一直以來,加繆始終以阿爾及利亞公民自居。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在牽動其敏感內(nèi)心。作為書寫的原鄉(xiāng),阿爾及利亞更時時出現(xiàn)于其小說及戲劇創(chuàng)作之中。從早期的《局外人》《鼠疫》《卡利古拉》,再到遺作《第一個人》,自殺、冷漠、罪咎、絕對的恐怖,雖構(gòu)成加繆書寫的主題,其下卻潛藏著何其相似的關(guān)鍵詞,比如,陽光、大海、沙灘。作為“
烏腳”
(當(dāng)?shù)卦,意指白人移民)后裔的他,身份極為尷尬,“
既不屬于東方也不屬于西方”
(帕慕克語)。他一直試圖在戰(zhàn)爭與和平的罅隙間尋得某種微妙的平衡——
他不愿自己的“
媽媽”
遭受意外的橫禍,亦不愿記憶里“
無法割舍”
的美好盡數(shù)毀于硝煙。
因此,加繆本著“
不做受害者,也不當(dāng)劊子手”
的原則,希冀通過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在彼時日漸高漲的民族獨立風(fēng)潮之下,這和平主張更近乎于美好的想象,是一廂情愿的空談,雙方均無法認(rèn)同。然而,世事的吊詭也正在于此,追求和平的人反倒成了阻撓和平的幫兇。彼時,加繆腹背受敵,就連昔日的戰(zhàn)友②
也成了勢不兩立的敵人,F(xiàn)實的屢屢受挫,無疑將他推入孤絕的深淵。從此,他避居鄉(xiāng)間,不問政事,只在日記中涂抹彷徨與失落,或在戲劇中尋找往日的榮光,漸漸歸于“
最終的沉默”
。這種無為,既非“
江郎才盡”
的無奈之舉,亦非明哲保身的權(quán)宜之計,而是“
一個人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之間曠日持久的對抗”
,源于理想主義者對自我信念的堅持,是加繆一生對抗錯誤、矛盾和躑躅的具體例證。
【注】①
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50
代中期,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者不斷襲擊法國殖民地當(dāng)局和普通的法國人,法國方面派出軍隊鎮(zhèn)壓。
②
昔日的戰(zhàn)友:指薩特。
(1
)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
分)(
)(
)
A
.加繆生于北非貧民窟,不足一歲失去父親,少罹患無法治愈的肺結(jié)核影響他一
生,常常讓加繆陷入絕望,1960
僅47
歲的加繆因為車禍意外死亡。
B
.《局外人》這篇小說的主人公默爾索對待世事無動于衷,小說的敘述冷靜克制。
但這并不能因此就將加繆與“
冷漠”“
厭世”
等負(fù)面形容畫上等號。
C
.《鼠疫》是加繆的小說代表作之一,描寫了瘟疫籠罩之下的小城奧蘭一片荒蕪的
世界,隱忍的文字鮮明地表達(dá)了“
生活是無望的,荒誕始終多于幸福”
的主旨。
D
.加繆出生于阿爾及利亞,他對這片土地抱有深厚的情感,但是他既不屬于東方也
不屬于西方,這讓他選擇了局外人的身份來看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
E
.加繆后來避居鄉(xiāng)間,不問政事,漸漸歸于“
最終的沉默”
,表現(xiàn)上是無為,實際上
體現(xiàn)了他對所處的環(huán)境的對抗和對自我信念的堅持。
(2
)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授獎詞稱加繆“
不斷地確認(rèn)人類處境之荒誕,然而其背后卻非荒蕪的否定主義”
,請簡要分析其含義。(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簡要闡述加繆與薩特在政治觀點上的不同之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
)作者為什么說“
在短暫的一生中,加繆始終是一個游離于邊緣的局外人”
?(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2
、(1
)答E
得3
分,B
得2
分,C
得1
分。C
項 “
生活是無望的,荒誕始終多于幸福”
并不是《鼠疫》的全部主旨,“
只要一息熱情尚存,絕望就不致吞噬人心”
也是《鼠疫》的主旨;A
項“
肺結(jié)核影響他一生”
于文無據(jù),“
常常讓加繆陷入絕望”
與原文矛盾; D“
他選擇了局外人的身份”
錯誤。
(2
)(6
分)①
加繆認(rèn)為世界是荒誕的,他的《局外人》等作品,都體現(xiàn)了他的這一哲學(xué)。(2
分)②
生活中的加繆有著積極的人生觀,他滿含熱情介入生活,以手中之筆喚醒眾生。
③
與荒誕的抗?fàn),是加繆?chuàng)作的唯一命題,更是貫穿其一生的人生哲學(xué)。④
他認(rèn)為,誕生到一個荒誕世界上來的人唯一真正的職責(zé)是活下去,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反抗與自由。(后三點總計4
分,每點2
分,答出兩點即可)
(3
)(6
分)①
在對待斯大林主義的態(tài)度上意見相反(1
分),薩特支持,加繆反對(2
分);
②
在對阿爾及利亞民族獨立的態(tài)度上意見不同(1
分),薩特支持阿民族獨立,加繆希望通過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解決爭端。(2
分)
(4
)(8
分)①
加繆生于北非貧民窟,不足一歲失去父親,少時因肺結(jié)核幾乎失學(xué)。生活似乎一開始就為他畫上休止符,使他成為生活的局外人。
②
由于政見相左,加繆與薩特徹底決裂,被巴黎人文學(xué)界斥為異類。
③
加繆始終以阿爾及利亞公民自居,但他又是白人移民的后裔,“
既不屬于東方也不屬于西方”
。
④
法國殖民者和阿民族獨立方均對加繆的和平主張無法認(rèn)同,加繆腹背受敵。
⑤
加繆避居鄉(xiāng)間,不問政事,沉默無為。(答出4
點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5926.html
相關(guān)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 “飛虎將軍”陳納德》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閱讀答案
《郁達(dá)夫:一個人的旅程》閱讀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克羅齊的求索》
《正直的詩人瀟灑的一生??懷念恩師林庚先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