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曾鞏
趙郡蘇軾,予之同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予,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shù)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shù)千言,辱以顧予。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復(fù)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
頃之,黎生補(bǔ)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予曰:“
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將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
生與安生之學(xué)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于里人。”
予聞之,自顧而笑。夫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于笑乎?然則若予之于生,將何言哉?謂予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則于是焉,必能擇而取之。遂書以贈二生,并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辱以顧予
顧:探望
B
、黎生補(bǔ)江陵府司法參軍
補(bǔ):補(bǔ)授
C
、生與安生之學(xué)于斯文
斯文:儒士
D
、庸詎止于笑乎?
庸詎:難道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
、⑴
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⑵
今者項(xiàng)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
、⑴
知信乎古 ⑵
相與枕藉乎舟中
C
、⑴
將何言哉 ⑵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
、⑴
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 ⑵
吾其還也
7
、 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
分)
謂 予 之 迂 為 善 則 其 患 若 此 謂 為 不 善 則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違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離乎道 矣。
8
、作者給了黎生、安生二人怎樣的建議?(3
分)
9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⑴
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予,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3
分)
⑵
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將以言相求于外邪?(3
分)
⑶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于里之人。(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59046.html
相關(guān)閱讀:《唐河店嫗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上輦過郎署,問郎署長馮唐曰”閱讀答案(附翻譯)
《前赤壁賦(節(jié)選)》閱讀答案
《陶潛,字元亮》閱讀答案及翻譯
《令狐整》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