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時間》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文化時間 ①時間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節(jié)、星辰的循環(huán)往來,這些現(xiàn)象使許多原始人把時間看作一種基本上不斷循環(huán)的有機節(jié)奏。他們想,既然時間跟天 文化時間


①時間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節(jié)、星辰的循環(huán)往來,這些現(xiàn)象使許多原始人把時間看作一種基本上不斷循環(huán)的有機節(jié)奏。他們想,既然時間跟天體的循環(huán)運轉(zhuǎn)分不開,時間本身也應該是循環(huán)的。白天跟隨黑夜,新月代替舊月,冬天過了是夏天,為什么歷史就不這樣?中美洲的瑪雅人相信歷史每260
重復一次,這個周期他們叫拉瑪特,是他們?nèi)諝v的基本單元。

②時間的循環(huán)模式是希臘各宇宙學派的一個共同點。亞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學》中說:“凡是具有天然運動和生死的,都有一個循環(huán)。這是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由時間辨別,都好像根據(jù)一個周期開始和結(jié)束;因此,甚至時間本身也是一個循環(huán)。”斯多葛學派的人相信,每當行星回到它們初始相對位置時,宇宙就重新開始。公園4
世紀的尼梅修斯主教說過:“蘇格拉底也好,柏拉圖也好,人人都會復生,都會再見到同樣的朋友,再和同樣的熟人來往。他們將再有同樣的經(jīng)驗,從事同樣的活動。”好像所有歷史的事件都裝在一個大輪子上一樣,循環(huán)不已。

③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愛丁頓提出的“時間之箭”引起了我們內(nèi)心的恐懼,因為它意味著不穩(wěn)定和變遷。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羅馬尼亞人類學者、宗教史學者埃里阿德在他名為《永恒回返的神話》的書里,認為世上從有人類以來,多半的人都覺得循環(huán)時間更令人安慰,而將它緊抱不放。這樣,過去也是將來,沒有真正的“歷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認再生和更新。
④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把“線性”(不可逆)的時間,直截了當?shù)亟⒃谖鞣轿幕,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穌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難,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會重復的,西方文化終于把時間堪稱是穿越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條線;浇坛霈F(xiàn)以前,只有猶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認同這種前進式的時間。
⑤不可逆時間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思想,為達爾文的進化論開辟了道路,從而把我們和原始生物在時間上連接起來?傊,線性時間概念的出現(xiàn)和因之而起的觀念改變,為現(xiàn)代科學的產(chǎn)生打下了思想基礎。
⑥文化時間的循環(huán)模式和線性模式,在生物時間中可以找到對應。細胞的分裂,以及體內(nèi)各種不同節(jié)奏---
從高頻的神經(jīng)脈沖到悠閑的細胞更新——所組成的交響樂,都牽涉到循環(huán)式時間;而不可逆時間則體現(xiàn)于從生到死的老化過程之中。日常用的鐘表也具有這兩個不同的時間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鐘擺或晶體振蕩積累成一邊所謂的“時間”,在地球上這時間就表現(xiàn)為12
小時或24
小時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種耗散現(xiàn)象,諸如電池的干涸,發(fā)條的松弛,都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回頭的。

(節(jié)選自柯文尼、海菲爾德《時間之箭》,有刪改)
7.
下列關于“文化時間”的表述,正確
的一項是
A.
文化時間是指不同時代的人們根據(jù)自己對時間的不同理解而賦予時間以文化意義,其中包含了后來形成的“向”的概念。
B.
文化時間包括循環(huán)模式和線性模式,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對線性模式的認識是在循環(huán)模式的基礎上形成的。
C.
文化時間是西方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同文化學派形成的不同時間概念和認識把現(xiàn)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時間上連接起來。
D.
文化時間的循環(huán)模式和線性模式在生物時間中都可以找到對應,文化時間與生物時間這兩個概念在性質(zhì)上是相同的。
答案:A
。
解析:B.
前一句信息源在第6
段,正確;后一句信息源在第4
段,文中說“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把‘線性’(不可逆)的時間,直截了當?shù)亟⒃谖鞣轿幕?rdquo;,選項中說“在······基礎上形成的”與“直截了當”矛盾;C.
信息源在第5
段,應該是“不可逆時間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思想,······從而把我們和原始生物在時間上連接起來。”“不可逆時間”應該是“線性模式”,選項中說的“不同文化學派”與此矛盾。D.
信息源在第6
段,選項中說 “都可以找到對應”,“都”沒有依據(jù)。“文化時間與生物時間這兩個概念在性質(zhì)上是相同的”的判斷依據(jù)“日常用的鐘表”這個例證可以判定為錯誤。
8.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恰當
的一項是
A.
當時間被理解成循環(huán)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時間辨別,所有的自然現(xiàn)象、人和歷史都將經(jīng)歷循環(huán)往復的周期。
B.
當時間被理解成線性模式,則意味著時間被看成是穿越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條線,不可逆轉(zhuǎn),這是猶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觀點。
C.
相對于線性模式而言,循環(huán)模式更容易為人們接受和認同,因為它所具有的“復生”觀念更能給人以安慰。
D.
“時間之箭”意味著不穩(wěn)定和變遷,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沒有真正的‘歷史’”則意味著過去也就是將來,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答案:B
【解析】B.
信息源在第4
段,“基督教出現(xiàn)以前,只有猶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認同這種前進式的時間”說明“是猶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觀點”錯了。
9.
從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
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
許多原始人通過對自然界循環(huán)現(xiàn)象的觀察建立起對事件的認識,并用這種認識來解釋歷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時間。
B.
文化時間不同模式的形成取決于不同的文化觀念,希臘各宇宙學派和猶太基督教徒傳統(tǒng)對時間的認識大相徑庭。
C.
人從生到死體現(xiàn)的不可逆時間理論,改變了人們的觀念,為達爾文生物學說研究人類進化開辟了道路。
D.
從文化層面解讀時間,冬夏交替標志著時間的循環(huán)往復,而日常生活中鐘表的旋轉(zhuǎn)、發(fā)條的松弛卻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回頭。
答案:D
。
【解析】D.
“鐘表的旋轉(zhuǎn)”說明時間表現(xiàn)為12
小時或24
小時的周期,是循環(huán)模式,并不是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回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60658.html

相關閱讀:《站著讀和跪著讀》閱讀答案
《換腦以后 (英國)羅斯馬瑞?廷帕萊》閱讀答案
《請不要遺址公園化》閱讀答案
朱自清《中國學術的大損失》閱讀答案
《諸子論“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