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
王士貞
京國豪士潘將軍,住光德坊。本居襄漢間,常乘舟逐利,因泊江?。有僧乞食,留之數(shù)日,盡心布施,僧謂潘曰:
“
觀爾形質(zhì)器度,與眾賈不同,至于妻孥已來,皆享巨福。
”
因以玉念珠一串留贈,云:
“
寶之不但通財,他后亦有官祿。
”
既而遷貿(mào)數(shù),藏鏹
①
巨萬,遂均陶朱。其后,職居左廣,列第京師,常寶念珠,貯之以繡囊玉合,置之于道場內(nèi)。每月朔,則出而拜之。一旦,開合啟囊,已亡失珠矣,然而緘封若舊,他物亦無所失。于是奪魄喪魂,以為其家將破之兆。
有主藏者,嘗識京兆府停解所由王超,且八十,因密話其事。超曰:
“
異哉,此非攘竊之盜也,其試為尋之,未知果得否。
”
超他日因過勝業(yè)坊北街,時春雨新霽,有三鬟女子,可十七八,衣裝襤褸,穿木屐,立于道側(cè)槐樹下。
值軍中少蹴鞠
②
,接而送之,直高數(shù)丈,于是觀者漸眾,超獨異焉。及罷,隨之而行,止于勝業(yè)坊北門短曲,有母同居,蓋以紉針為業(yè)。超異時因以他事熟之,遂為甥舅。然居室甚貧,與母同臥土榻,煙爨不動者往往經(jīng)旬,累日設(shè)肴羞。時有水陸珍異,吳中初進洞庭橘子,恩賜宰臣外,京輦未有此物,密以一枚贈超,云:
“
有人從內(nèi)中出。
”
而稟性剛決,超意甚疑之。
如此往來周歲矣,超一旦攜酒食與之從容,徐謂之曰:
“
舅有深誠,欲告外甥,未知如何?
”
女曰:
“
每感重恩,恨無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湯蹈火!
”
超曰:
“
潘將軍失卻玉念珠,不知知否?
”
女子微笑曰:
“
從何知之?
”
超揣其意不甚密藏,又曰:
“
外甥可尋覓,厚備繒彩酬之。
”
女子曰:
“
勿言于人,某偶與朋儕為戲,終卻還與,因循未暇。舅來日詰旦,于慈恩寺塔院相候,某知有人寄珠在此。
”
超如期而往,時寺門始開,塔戶猶鎖。女子先在,謂超曰:
“
少頃仰觀塔上,當有所見。
”
語訖而去,疾若飛鳥。忽于相輪上舉手示超,倏然攜珠而下,謂超曰:
“
便可將還,勿以財帛為意。
”
超徑詣潘,具述其事,因以金玉繒錦,密為之贈。明日訪之,已空室矣。(選自《劍俠傳》)
【注】
①
鏹:
qiǎng
,錢串,引申為成串的錢,后多指銀子或銀錠。
②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4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寶之不但通財
把
……
當作寶貝
B
.此非攘竊之盜也
攘:偷竊
C
.每月朔,則出而拜之
朔:陰歷每月初一
D
.超徑詣潘
詣:請教
5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
分)
A
.
①
因以玉念珠一串留贈
②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
.
①
貯之以繡囊玉合
②
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
C
.
①
且八十
②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D
.
①
超獨異焉
②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京城長安有一位豪杰之士潘將軍
,
因為好心收留僧人,得到僧人相贈的玉佛念珠,并悉心珍藏。
B
.王超答應(yīng)為潘將軍尋找遺失的佛珠,他在勝業(yè)坊北街發(fā)現(xiàn)了一位踢蹴鞠的女子,并對她生疑。
C
.女子家境貧寒,與母親睡在同一張土榻上,往往十天不生煙火做飯,但連日里擺設(shè)珍饈佳肴。
D
.王超將丟珠實情告訴女子,女子答應(yīng)在慈恩寺將玉珠歸還。王超拿到佛珠,如約賞賜玉錦帛。
7
.把原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
)既而遷貿(mào)數(shù),藏鏹巨萬,遂均陶朱。(
3
分)
(
2
)如此往來周歲矣,超一旦攜酒食與之從容,徐謂之曰:
“
舅有深誠,欲告外甥,未知如何?
”
(
4
分)
(
3
)某偶與朋儕為戲,終卻還與,因循未暇。(
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62199.html
相關(guān)閱讀:《畫舫齋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南方號桂海,秦取百粵”閱讀答案
“八,(長孫皇后)從幸九成官”閱讀答案
“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閱讀答案
《潘璋字文?》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