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1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
“
矣
”
,語氣詞,了。)
2
.共其乏困
(共,通
“
供
”
,供給。)
3
.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
“
饜
”
,滿足。)
4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
“
缺
”
,侵損,削減。)
5
.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
“
悅
”
,高興。)
6
.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
“
智
”
,明智。)
二、古今異義
1
.貳于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
“
二
”
的大寫,數(shù)詞。
2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shè)宴請客的主人。
3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一)名詞活用
1.
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
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訂立同盟)
3.
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
……
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
……
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yuǎn)(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
……
當(dāng)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
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
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
……
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
……
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
……
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
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yuǎn)(遠(yuǎn),遠(yuǎn)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人)
③今老矣(老,老人)
④鄰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勢力;薄,單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2.
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數(shù)詞活用
且貳于楚也(數(shù)詞
“
貳
”
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一詞多義
(一)重要實詞:
1.
貳
①
“
二
”
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
·
隱公元》)
②副職
(例: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中國說》)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盾髯
·
解蔽》)
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蹲髠鳌罚
⑤再,重復(fù)。
(例: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
·
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
鄙
①邊邑,邊遠(yuǎn)的地方
(例:《為學(xué)》:
“
蜀之鄙有二僧。
”
)(本文:
“
越國以鄙遠(yuǎn)
”
)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
·
莊公十》:
“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
)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
·
昭公十六》:
“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
)
3.
許
①準(zhǔn)許
(同現(xiàn)代漢語)
②答應(yīng),聽從
(例:本文:
“
許之
”
、
“
”
)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
“
雜然相許。
”
)
④約數(shù)
(例:《小石潭記》:
“
潭中魚可百許頭。
”
)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
“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64170.html
相關(guān)閱讀:《過秦論》文言知識歸納
《報任安書》知識點歸納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知識點梳理
《晉靈公不君 左傳》閱讀答案
《禍兮福兮》學(xu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