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琬,字子琰。東漢黃瓊孫也。少失父。早而辯慧。祖父瓊,初為魏郡太守,建和元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七歲,在傍,曰:“□
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瓊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后瓊為司徒,琬以公孫拜童子郎,辭病不就,知名京師。時司空盛允有疾,瓊遣琬候問,會江夏上蠻賊事副府,允發(fā)書視畢,微戲琬曰:“
江夏大邦,□
蠻多士少。”
琬奉手對曰:“
蠻夷猾夏,責(zé)在司空。”
因拂衣辭去,允甚奇之。
稍遷五官中郎將。時陳蕃為光祿勛,深相敬待,數(shù)與議事。舊制,光祿舉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異者為茂才四行。時權(quán)富子弟多以人事得舉,而貧約守志者以窮退見遺,京師為之謠曰:“
欲得不能,光祿茂才。”
于是琬、蕃同心,顯用志士,平原劉醇、河?xùn)|朱山、蜀郡殷參等并以才行蒙舉。蕃、琬遂為權(quán)富郎所見中傷,事下御史中丞王暢、侍御史刁韙。韙、暢素重蕃、琬,不舉其事,而左右復(fù)陷□
朋黨,暢坐左轉(zhuǎn)議郎而免蕃官,琬、韙俱禁錮。
琬被廢棄幾二十。至光和末,大尉楊賜上書薦琬有撥亂之才,由是征拜議郎,擢為青州刺史,遷侍中。中平初,出為右扶風(fēng),征拜將作大芹、少府、太仆。又為豫州牧。時寇賊陸梁州境雕殘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yōu)樘煜卤矸怅P(guān)內(nèi)侯。
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為司徒,遷太仆,更封陽泉鄉(xiāng)侯。卓議遷都長安,琬與司徒楊彪同諫不從。琬退而駁議之曰:“
昔周公營洛邑以寧姬,光武卜東郡以隆漢,天之所啟,神之所安。大業(yè)既定,豈宜妄有遷動,以虧四海之望?”
時人懼卓暴怒,琬必及害,固諫之。琬對曰:“
昔白公①
作亂于楚,屈廬冒刃而前;崔杼②
弒君于齊,晏嬰不懼其盟。吾雖不德,誠慕古人之節(jié)。”
琬竟坐免。卓猶敬其名德舊族,不敢害。后與楊彪同拜光祿大夫,及徙西都,轉(zhuǎn)司隸校尉,與司徒王允同謀誅卓。及卓將李榷、郭汜攻破長安,遂收琬下獄死,時五十二。
節(jié)選自《后漢書》
注釋:
①
白公,名勝,號白公,楚平王之孫,太子建之子。其父太子建因遭權(quán)臣陷害,死于鄭國。公元前487
,白公勝從吳國召回楚國,封為巢邑大夫。公元前479
,白公勝發(fā)動叛亂,囚禁楚惠王,自立為楚王。兵敗自縊。
②
崔杼,又稱崔子、崔武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后為齊國執(zhí)政。前548
,因莊公與其妻棠姜私通,聯(lián)合棠無咎殺莊公,立莊公弟杵臼(景公)為君,自己為右相。兩后,其子崔成等互相爭權(quán),家族發(fā)生內(nèi)訌,左相慶封乘機攻滅崔氏,他上吊自殺,尸體為景公戮曝。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會江夏上蠻賊事副府 會:正好,恰逢
B
.而貧約守志者以窮退見遺 遺:遺棄
C
.以虧四海之望 虧:虧失、虧損
D
.琬必及害,固諫之。 固:本來
6
.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3
分)
①□
不言日食之余
②
江夏大邦,□
蠻多士少
③
左右復(fù)陷□
朋黨
A
.①
何 ②
而 ③
以 B
.①
乃 ②
且 ③
因
C
.①
何 ②
且 ③
以 D
.①
乃 ②
而 ③
因
7
.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時/寇賊陸梁/州境雕殘/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yōu)樘煜拢矸怅P(guān)內(nèi)侯
B
.時/寇賊陸梁/州境雕殘/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yōu)樘煜卤恚怅P(guān)內(nèi)侯
C
.時寇賊陸梁/州境雕殘/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yōu)樘煜卤恚怅P(guān)內(nèi)侯
D
.時寇賊陸梁/州境雕殘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yōu)樘煜卤恚怅P(guān)內(nèi)侯
8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太后下詔詢問太陽所食有多少時,在一旁的黃琬回答太后說,日食后太陽剩下的東西,就像新月一樣。
B
.針對權(quán)貴子弟大多因人情而被舉薦為郎,貧困守節(jié)的人卻被遺棄這一現(xiàn)象,黃琬和陳蕃同心協(xié)力,共同選舉賢才。
C
.黃琬遭到禁錮近二十,直到靈帝光和末,太尉楊賜舉薦黃琬有治亂之才,朝廷才征召其為議郎,出任青州刺史,遷任侍中。
D
.董卓商議遷都長安,黃琬力諫,當(dāng)時人害怕董卓暴怒之下黃琬會遇害,黃琬卻仰慕屈廬、晏嬰氣節(jié),不懼其害。
9
.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1
)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
分)
①
琬奉手對曰:“
蠻夷猾夏,責(zé)在司空。”
因拂衣辭去,允甚奇之。(3
分)
②
昔白公作亂于楚,屈廬冒刃而前;崔杼弒君于齊,晏嬰不懼其盟。吾雖不德,誠慕古人之節(jié)。(4
分)
(2
)通過該文了解,黃琬是個怎樣的人?(用自己的話回答)(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66719.html
相關(guān)閱讀:《秦士錄 宋濂》閱讀答案
《王廷相,字子衡》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化經(jīng)典閱讀“孔子對管仲的評價”閱讀答案及翻譯
“顏之儀”閱讀答案附翻譯
《求諫》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