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之道無他,在有恒而已。良馬雖善走,而
力疲氣竭,中道即止。駑馬徐
行弗間,或反先至焉。是故舉一事,學(xué)一術(shù),茍進(jìn)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學(xué),一旦發(fā)憤,不分晝夜,數(shù)十日后,怠心漸生,終以廢學(xué)。孔子曰:“欲速則不達(dá)。”孟子曰:”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此之謂也。
有種樹者,樹茂而果繁,他人莫及
也;騿柶湫g(shù),則曰:“吾無他巧,但識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
時耳。凡人于
初植者,恒朝夕審視,吾聽其自然,若不以為意。植之既久,人已厭忘,吾則加勤焉。”
宋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②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
往視之,苗則
槁矣。
觀此二者,則知修業(yè)之道矣。立志茍堅(jiān),執(zhí)事茍專,必不在一日增進(jìn),自矜
功效也。百里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謂已至。事求有濟(jì),功貴其成,修業(yè)者其念之哉。
【注釋】①壅
(y
ō
ng)
: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芒芒:疲倦。
3.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
4
分)
A.
駑馬徐
行弗間
(
)
B.
他人莫及
也
(
)
C.
其子趨
往視之
(
)
D.
自矜
功效也
(
)
4.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
分)
(1)
植之既久,人已厭忘,吾則加勤焉。
(2)
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謂已至。
5.
作者為什么說“觀此二者,則知修業(yè)之道矣”
?
(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2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71510.html
相關(guān)閱讀:《聊齋.錢卜巫》閱讀答案(附翻譯)
《王廷相,字子衡》閱讀答案及翻譯
《滄浪亭記 蘇舜欽(宋)》閱讀答案
看松庵記 閱讀答案(山東高考試題)
閱讀《楊雍建,字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