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
5
題。
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①所為序、賦、記等,壯
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以言事斥守揭陽,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其冬,以天子進大號,加恩區(qū)內(nèi),移刺袁州。袁于南昌為屬邑,私喜幸自語,以為當?shù)霉?br />大府,受約束于下執(zhí)事,及其無事且還,儻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慝焉。至州之七月,詔以中書舍人太原王公②為御史中丞,觀察江南西道;洪、江、饒、虔、吉、信、撫、袁悉屬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罷行之。大者驛聞,小者立變。春生秋殺,陽開陰閉,令
修于庭戶數(shù)日之間,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雖欲出意見,論利害,聽命于幕下,而吾州乃無一事可假
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館人?則滕王閣又無因而至焉矣!
其歲九月,人吏浹和③,公與監(jiān)軍使燕④于此閣,文武賓士皆與在席。酒半,合辭言日:“此屋不修,且壞。前公為從事此邦,適理新之,公所為文,實書在壁;今三十而公來為邦伯,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公烏得無情哉?”公應曰:“諾。”于是棟楹梁桷板檻之腐黑撓折者,蓋瓦級磚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鮮者,治之則已;無侈前人,無廢后觀。
工既訖功,公以眾飲,而以書命愈曰:“子其為我記之!”愈既以未菊磕參見為嘆,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乃不辭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樂,雖老矣,如獲從公游,尚能為公賦之。
元和十五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韓愈記。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注】①三王:指寫《滕王閣序))的王勃,寫姐秦王閣賦))的王緒,寫《重修滕王閣記》的王仲舒。②中書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書舍人,太原人。③浹和:和睦。④燕:通“宴”。
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壯
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
壯:認為……豪壯
B
.以為當?shù)霉?br />大府
詣:到……去
C
.令
修于庭戶數(shù)日之間
令:美德
D
.而吾州乃無一事可假
而行者
假:請假
3
.
F
列句子中,全都屬于作者“未得造觀”滕王閣原因的一組是(
3
分)
①系官于朝
②以言事斥守揭陽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
⑤吾州乃無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則滕王閣又無因而至焉矣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⑨
D
.②④⑤
4
.下列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
的一項是(
3
分)
A
.滕王閣聞名遐邇,作者從少時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勝景觀。
B
.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長官后,曾經(jīng)著節(jié)呼吁關注滕王閣的修繕問題。
C
.干仲舒修繕滕王閣沒有勞民傷財,作者對此務實精神持肯定態(tài)度。
D
.本文在寫法上沒有正面描寫滕千閣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勝。
5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6
分)
(
1
)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公烏得無情哉?(
3
分)
譯:
(
2
)以書命愈曰:“子其為我記之!”(
3
分)
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71527.html
相關閱讀: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則和公孫丑、孟子求“道” 閱讀答案
《草橋》閱讀答案及翻譯
《帆山子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石處士序》閱讀答案(附翻譯)
《祭田橫墓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