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
①
柴可夫斯基是在彼得堡他哥哥的寓所里去世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把身邊的所有近親好友都趕出了房間。他是一個十分講究儀表的人,平時衣冠楚楚,他不愿意人們看到自己被霍亂痛苦折磨的情景。三位親人把耳朵貼在房門上,聽到了柴可夫斯基萬分痛苦、疲憊不堪,卻又極其清晰的臨終遺言。他反復呼喚著梅克夫人的名字:“
納杰日達,納杰日達……”
最后咬著牙,心里充滿萬分感動地說道:“
冤家……”
②
對于柴可夫斯基來說,梅克夫人的出現(xiàn)是他一生的巨大轉(zhuǎn)機。梅克夫人是大資本家梅克的遺孀,擁有萬貫的家財;而柴可夫斯基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音樂教授,貧困潦倒,為生機四處奔波,天才受到了極大的戕害。梅克夫人發(fā)現(xiàn),柴可夫斯基像一個靴匠一樣勤奮地工作著,但是“
這個高大同時又很脆弱的軀體中有什么地方被摧毀了,破壞了”
。她痛心地意識到,俄羅斯連一條保護創(chuàng)作家們的法律也沒有:為什么丹特斯能夠開槍打死普希金,瑪爾丁諾夫可以槍殺萊蒙托夫?
天才的出現(xiàn),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發(fā)展到成熟階段的標志之一。但是,為什么他們被釘在生活貧困的十字架上,可以任人踐踏、欺凌?
有時生活的艱難比槍殺更能致人于死地。誰來幫助可敬又可憐的柴可夫斯基呢?
③
于是,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梅克夫人張開她溫暖的羽翼,為柴可夫斯基撐起一片明朗的天空。她定期給柴可夫斯基寄去數(shù)額不小的生活補貼,讓偉大的音樂家在“
謊言、欺騙、偽善、市井的卑鄙、馬群般的喧囂、野獸般的巧取豪奪”
中得以保持一分寧靜的心態(tài)。梅克夫人把柴可夫斯基當作她永生中最重要的摯友和“
精神開支”
的對象。她認為是柴可夫斯基給予自己的多,而自己給予柴可夫斯基的少。金錢對梅克夫人來說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她井井有條地管理著龐大的家業(yè),她的精明讓狡猾的管家也自愧不如。但是在對待柴可夫斯基的問題上,她超越了世俗的商業(yè)準則——
柴可夫斯基不是她投資的對象,她從柴可夫斯基的身上得不到任何物質(zhì)的收益。這不是買股票和債券。當然,她一定會有回報的,……
④
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的通信匯集成了一本厚厚的書。這兩位終身沒有見過面的精神戀人,在書信中向彼此袒露了純真的靈魂。有一次,他們都到了意大利,梅克夫人在散步的時候經(jīng)過柴可夫斯基居住的旅館,而柴可夫斯基恰恰走到陽臺上,兩人的目光相遇了,他們的心靈撞擊了,相互感覺到對方的存在。但梅克夫人是高度近視,她很快摘下眼鏡,匆匆走開了。他們已經(jīng)融合,卻又保持著絕對的純潔。柴可夫斯基在佛羅倫薩給梅克夫人寫的信中有這么一段話:“
一個鐘情的人之所以愛,并非因為他鐘情的對象以其美德吸引了他,而是因為出于本性,因為他不能不愛。”
這里,柴可夫斯基所談的“
愛”
的對象是俄羅斯。而他心目中的“
俄羅斯”
的化身,既是“
靜靜地注入大海”
的伏爾加河,也是梅克夫人這樣高貴的女性。他在許多信件中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樂章說成是“
我們的樂章”
。這沒有絲毫的俯就之意,這是一顆圣潔的靈魂向另一顆圣潔的靈魂表示最熱烈的敬意。
⑤
世俗世界無法理解他們之間的感情。后來,梅克夫人的財產(chǎn)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大的損失,她的子女親屬們召開家庭會議,強迫她停止資助柴可夫斯基。面對著自己親手帶大的子女們厚顏無恥的攻擊,梅克夫人的精神垮掉了。失去了柴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迅速地被憂郁癥所淹沒,她在精神病院里走完了她的生命之路。柴可夫斯基失去資助后,很快熬過了經(jīng)濟上的難關,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一直都沒有愈合。
⑥
當我閱讀兩顆在寒冷中相互慰藉的心靈的時候,我尤其懷念梅克夫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梅克夫人比柴可夫斯基更加偉大。正如沒有華倫夫人就沒有盧梭,沒有梅克夫人也就沒有柴可夫斯基。我又想到生活在中國的那些精神世界的跋涉者們,顧準們,張中曉們,他們卻沒有柴可夫斯基的幸運,他們在孤苦伶仃中走完了人生的旅途,連一位精神上的異性伴侶也沒有遇到,更不用說獲取任何經(jīng)濟上的資助了。我想,一個誕生不了梅克夫人的民族,同樣誕生不了柴可夫斯基。當我傾聽著柴可夫斯基不朽的樂章的時候,我愿向梅克夫人這位圣潔的女性表示我十二分的敬意。
。ㄓ袆h節(jié))
11.
簡要分析文章第①
段寫柴可夫斯基臨終遺言的作用。(4
分)
12.
聯(lián)系全文,怎樣理解第⑥
段中加點的“
寒冷”
的含義。(4
分)
13.
根據(jù)上下文意,探究第③
自然段的省略號內(nèi)容,梅克夫人會得到怎樣的回報?(4
分)
14.
請你根據(jù)文意,概括作者懷想梅克夫人的理由。(4
分)
15.
作者最后說:“
一個誕生不了梅克夫人的民族,同樣誕生不了柴可夫斯基。”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5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1.
結(jié)構(gòu)上,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
分)(若寫:引出人物或下文,得1
分)(若寫:為下文作鋪墊,不得分);內(nèi)容上,寫出了梅克夫人在柴可夫斯基的生命中的重要位置(2
分)。
12.“
寒冷中”
對柴可夫斯基而言是貧困潦倒,為生機四處奔波(2
分);對梅克夫人而言是精神世界的匱乏(2
分)。
13.
梅克夫人可以在和柴可夫斯基的通信中獲得精神世界的愉悅(2
分);她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柴可夫斯基,她也會因柴可夫斯基的影響而被載入人類的文明史(2
分)。
14.
一方面是梅克夫人對困境中的柴可夫斯基提供了物質(zhì)幫助,使他能夠有一個相對寧靜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2
分);另一方面是梅克夫人對藝術和藝術家的理解和尊重,已經(jīng)超越了具體的人性,上升為一種精神(2
分)。
15.
一個民族的民眾如果不懂得去理解、推崇并尊重文學藝術,那么這個民族就不會誕生文學藝術的天才( 2
分),也就不會產(chǎn)生震撼人心的文學藝術作品,經(jīng)典和不朽更是奢談(2
分)。這是作者強烈的反思,更是一種對民族精神深層次的拷問(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71661.html
相關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15分)《排球不是美國女排姑娘的全部夢想》
《“獨行者”池莉-天生孤僻,善于獨自行走民間》閱讀答案
《劉文典:為講莊子而活著》閱讀答案
《她永遠只有6歲》閱讀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啟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