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小題。
王?,字紫詮,號子千,天津?qū)氎嫒。康熙十七舉博學鴻儒,官歷光祿寺丞、水部郎中,其間獲派纂修會典。
康熙二十八四月,王?出守惠州。守惠七載,不以酒食聲色溺,不為美官厚祿搖,而獨孜孜拳拳唯詩是事,所至必尋游名山川,所見人士無賢與否,皆折節(jié)交歡,引與酬唱。
王?抵郡,湖山無恙,而古跡名勝則鮮有存者,蓋干戈之息未久也。誦讀之士,往往散處山谷鄉(xiāng)落之中,索居離群,聞見寡眇。下車伊始,即謁廟廷,易其榜曰先師廟。政簡刑清,攬風問俗,草木山川皆供點染。又崇文興教,尊師重道。建堂舍二十四,以為講學習誦之所。其亭榭臺沼,或仍或新,以為游息之地。名之曰豐湖書院。
初建書院,籌劃經(jīng)費,購金龍鎮(zhèn)等處田,買葉氏孤嶼廢園,并前守所置義學地基,歲收租五百余石。置水口圩店房,歲收租四十余兩。貧而愿學者,給以膏伙之資。歲有贏余,稍為修葺書院,點綴湖山之用。延聘名儒來書院講學。政暇,課生徒學業(yè)其間,因以登臨嘯詠。
王?作《豐湖書院記》云:土地人民國有之寶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則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為政知養(yǎng)教人才者猶不乏人至于點綴湖山則或以為無益之費豈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節(jié)選自《惠州府志》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皆折節(jié)交歡,引與酬唱
折節(jié):降低身份
B.索居離群,聞見寡眇
寡眇:微少
C.其亭榭臺沼,或仍或新
仍:陳舊
D.延聘名儒來書院講學
延聘:聘請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
.而獨孜孜拳拳唯詩是事/
貧而愿學者,給以膏伙之資
B
.所見人士無賢與否,皆折節(jié)交歡/
引與酬唱
C
.古跡名勝則鮮有存者/
貧而愿學者,給以膏伙之資
D
.所至必尋游名山川/
建堂舍二十四,以為講學習誦之所
7
.下列各句組,都能直接表現(xiàn)王?“
養(yǎng)教人才”
的一組是(3
分)
①
守惠七載,不以酒食聲色溺 ②
政簡刑清,攬風問俗
③
又崇文興教,尊師重道 ④
建堂舍二十四,以為講習之所
⑤
點綴湖山 ⑥
延聘名儒來書院講學
A
.①③④ B
.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①⑤⑥
8
.下列對原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王?是天津?qū)氎嫒耍滴醵顺鋈位葜萏。他不沉溺酒色,不貪求美差厚祿,而是孜孜追求吟詩作文這些事情。
B.王?當初來到惠州,看見惠州的山山水水沒什么不好,但是古跡名勝卻少有保護;一些文化人大多散落在山鄉(xiāng)之中,他們孤陋寡聞。
C.王?修建惠州豐湖書院,購買金龍鎮(zhèn)等地的田園,購買水口圩的店房,作為教育資金來源,每都有糧食及錢款收入。
D.對于家庭貧窮有心向?qū)W的人,王?自己慷慨解囊,發(fā)給他們生活費。在從事政務(wù)空余的時間里,他還親自到書院來看看。
9
.斷句和翻譯。(10
分)
(1
)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人文影響,王?有超越常人的認識。下面文字中哪句話陳述了這種認識?請用下劃線標出來,并用“
/”
給該句斷句。(3
分)
土地人民國有之寶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則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為政知養(yǎng)教人才者猶不乏人至于點綴湖山則或以為無益之費豈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2
)翻譯下面的句子。(7
分)
①
下車伊始,即謁廟廷,易其榜曰先師廟。
(3
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政暇,課生徒學業(yè)其間,因以登臨嘯詠。(4
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76693.html
相關(guān)閱讀:《郭應聘,字君賓》閱讀答案及翻譯
“趙彥,膚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江陵府曲江樓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何尚之,字彥德》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軾《寶繪堂記》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