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題。
泗水之濱多美石。孟嘗君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幣。泗濱之人問曰:“
君用是奚為哉?”
使者對曰:“
吾君封于薛,將崇宗廟之祀,制雅樂焉,微君之石,無以為之磬①
,使隸人敬請于下執(zhí)事,惟君圖之。”
泗濱人大喜、告于其父老,齋戒肅使者,以車十乘致石于孟嘗君。孟嘗君館泗濱人而置石于外朝。他日下宮之?闕②
,孟嘗君命以其石為之。
泗濱人辭諸孟嘗君曰:“
下邑之石,天生而地成之。昔日禹平水土,命后夔取而薦之郊廟,以諧八音,眾聲依之,任土作貢,定為方物,要之明神,不敢褻也。君命使者來求于下邑曰:‘
以崇宗廟之祀。’
下邑之人畏君之威,不敢不供,齋戒肅使者致于君。君以置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請。今聞諸館人曰:‘
將以為下宮之?。’
臣實不敢聞。”
弗謝而走。諸侯之客聞有之皆去。
于是秦與楚合謀伐齊。孟嘗君大恐,命駕趨謝客,親御泗濱人,迎石登諸廟,以為磬,諸侯之客聞之皆來,秦楚之兵亦解。君子曰:“
國君之舉不可以不慎也,如是哉!
孟嘗君失信于一石,天下之人疾之,而況得罪于賢士哉!
雖然,孟嘗君亦能補過者也,齊國復強不亦宜乎?”
(
《郁離子·
尚誠篇》)
【注】①
磬:古代用美石或玉雕成的石制樂器。②
? (xì)
闕:?,承柱的圓石墩。闕,通“
缺”
,空缺。
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將崇宗廟之祀
崇:尊崇。
B
.泗濱人辭諸孟嘗君曰
辭:責備。
C
.弗謝而走
謝:感謝。
D
.而況得罪于賢士哉
得罪:遭受責難。
11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
.告于其父老/夫庸知其之先后生于吾乎
B
.命后夔取而薦之郊廟/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C
.以諧八音/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D
.天下之人疾之/其翼若垂天之云
12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不屬于孟嘗君“
不慎”
行為的一組是( )
①
孟嘗君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幣 ②
將崇宗廟之祀,制雅樂焉
③
使隸人敬請于下執(zhí)事 ④
館泗濱人而置石于外朝
⑤
孟嘗君命以其石為之 ⑥
親御泗濱人,迎石登諸廟,以為磬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
分)
(1)
泗濱之人問曰:“
君用是奚為哉?" (4
分)
譯文:
(2)
君以置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請。(4
分)
譯文:
(3)
雖然,孟嘗君亦能補過者也,齊國復強不亦宜乎?(4
分)
譯文:
參考答案:
10.C (
謝:告別)
11.A (A
于:介詞,向。/
表比較,比。B
而:連詞,表承接。C
以:連詞,表目的。D
之:助詞,相當于 “
的”
。)
12.B (④⑤
屬于孟嘗君的“
不慎”
行為,采用排除法可知B
正確。)
13. (1 )
泗水兩岸的人們問:“
君公用這石頭干什么呢?”(“
濱”“
是”“
奚”“
為”
各1
分)
(2)
君公把美石放在外廷,沒有確定的意旨(
或“
確定它的用途”)
,我們又不敢為它請命。〔“
以” (
含補出省略成分“
之”)“
諸”“
定命”“
請”
各1
分〕
(3)
雖然這樣,孟嘗君也是個知過能改的人,所以齊國又強大了起來,不也是應當?shù)膯?(“
雖然”“
補過者”“
復強”“
宜”
各1
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泗水岸邊盛產(chǎn)美石。孟嘗君做薛公的時候,派使者用錢去索求它。泗水兩岸的人們問:“
君公用這石頭干什么呢?”
使者回答道:“
我們的君公被封在薛地,將要尊崇宗廟的祭祀,要為那里制造雅樂之器,沒有你們的美石,就不能制成磐,派我來請求你們幫助,希望你們考慮這件事情。”
泗水岸邊的人們非常高興,向他們的父老稟告,舉行齋戒禮,恭敬地款待使者,用十輛車把美石運送給孟嘗君。孟嘗君盛情招待泗濱人,卻把美石放在朝廷外面。后來下宮承柱的圓石墩空缺,孟嘗君命令用那些美石充當。
泗濱人責備孟嘗君說:“
我們那里的石頭,是天地生成的。從前大禹治水時命令后夔取來就薦舉給郊廟,是為了和諧八音,使眾聲依附于它,用這特有的石頭作貢品,定為一方名貴物產(chǎn),它的重要性可以使神靈明智,人們對(
美石)
不敢輕慢啊。君王命使者來向我們索求時說‘
要用它來尊重宗廟的祭禮’
,我們那里的人們害怕君王的威勢,不敢不供給,舉行齋戒禮,恭敬地款待使者并把美石運送給你。君王把美石放在外廷,沒有確定的意旨,我們又不敢為它請命。如今從館人那里聽說將要用它做下宮承柱的圓石墩,我們聽了實在不敢相信。”
泗濱人沒有告辭就離去了。諸侯各國的賓客聽了這也都離去。
于是秦國和楚國合謀討伐齊國。孟嘗君非常惶恐,派車馬去追回賓客,孟嘗君親自迎接泗濱人,迎接美石進入廟堂,用它做磐。諸侯各國的賓客聽到這個消息也都返了回來,秦、楚的兵患也解除了。君子說:“
君王的舉動不可不小心從事,就像這件事一樣啊!
孟嘗君因一塊石頭而失信,天下的人就都厭惡他,更何況是遭受賢士的怪罪責難呢!
雖然這樣,孟嘗君也是個知過能改的人,所以齊國又強大了起來,不也是應當?shù)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76711.html
相關閱讀:“趙彥,膚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何尚之,字彥德》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軾《寶繪堂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郭應聘,字君賓》閱讀答案及翻譯
《江陵府曲江樓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