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2題。 匡山在處 ① 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風。風從北萊者,大率不能甘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題。
匡山在處①
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風。風從北萊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于是鮮支、黃蘗、苦楝、側柏之木,黃連、苦?、亭歷、苦參、?夭之草,地黃、游冬、?、芑之菜,櫧、櫟、草斗之實,?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荼亦苦于常荼。其?水皆嚙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②
而室焉。攜童兒數(shù)人,啟隕籜以?③
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歷農(nóng)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雖欲效野夫賤隸,?跳竄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注釋】①處:指處州府,治所在浙江麗水縣。②?(wā):低洼地。③隕籜(tuò):落下的筍殼。?(yì):種植。
10.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岸外而臼中 岸:水邊的陸地。 B.野蜂巢其間 巢:巢穴
C.能已積熱 已:止,治,消 D.寢必重褥,食必珍美 寢:臥室
11.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故植物中之 人知樂之為樂
B.劍溪之水出焉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C.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李以苦存 乃欲以生?之
12.下面是對這篇文章的具體分析理解,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記敘了苦齋主人的生活情況與樂趣、言讀,從而說明了苦齋命名的由來及意義。
B.文章結尾議論意在明確人們的“苦樂觀”與孟子、趙子的大致相同,更深一層說明了
命名“苦齋”的深意。
C.作者運用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化景為趣,化趣為理,啟發(fā)人們正確看待艱苦的環(huán)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章介紹了匡山的地理位置、環(huán)境氣候,在這無所不“苦”的環(huán)境下,主人卻能樂在其中。
13.將下列三句文言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每小題4分)
(1)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而室焉。
(2)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
(3)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0.C 11.C 【表轉(zhuǎn)折】
12.B 【各人的“苦樂觀”應是由于各人的精神境界不同而各不相同的】
13.(1)而跟隨他的人大多覺得早晚往來很勞累,所以就選擇山中低洼的地方搭房子住在 那兒。(4分,得分點:艱,意動用法,認為艱難,感到勞累;室,名詞用如動詞,建室,這是是搭建臨時住舍之意;焉,兼詞,于之。)
(2)閑暇時就踏著木齒鞋登上山崖,靠著挺拔的樹木放聲長嘯,有時向下走來到清涼的溪流邊。(4分,得分點:間、躡屐、或、降)
(3)況且春天用艷麗景色召喚我,大自然把各種美好的形象賜予我。(4分,得分點:陽春、煙景、大塊、文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482352.html

相關閱讀:“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