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義田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義田記 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 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 ,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義田記
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
,而時共其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dāng)?shù),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稻八百斛,以
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余而無窮。屏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官者罷莫給。此其大較也。
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
者二十。既而為西帥,及參大政,于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后世子孫修其業(yè),承其志,如公之
存也。公雖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
是隱君之賜也。”
晏子曰:“
自臣之貴,父之族,無不乘車者;母之族,無不足于
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為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
于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
桓子。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
親親而
仁民,仁民而愛物。”
晏子為近之。今觀文正公之義田,賢于平仲,其規(guī)模遠舉,又疑過之。

嗚呼!世之都
三公位,享萬鐘祿,其邸第之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者,豈少也哉?況于施賢乎!其下為卿,為大夫,為士,廩稍之充、奉養(yǎng)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壺瓢為溝中瘠者,又豈少哉?況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yè)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后世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無錄也。獨高其義,因以遺其世云。

(選自《古文觀止》,中華書局1959
版)
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

計:賬冊

B
.以晏子之觴而觴
桓子
觴:酒杯

C
.而力未逮
者二十

逮:達到

D
.世之都
三公位

都:處在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 以
其所入,給其所聚

B
. 承其志,如公之
存也

祖母無臣,無以
終余

悅親戚之
情話



C
. 親親而
仁民

D
. 母之族,無不足于
衣食者
懷帝閽而
不見
猶致思于
天文陰陽歷算
12
.下列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A
.歿之日身無/
以為斂子/
無以為喪惟/
以施貧活族之義遺/
其子而已

B
.歿之日/
身無以為斂子/
無以為喪/
惟以施貧活/
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C
.歿之日/
身無以為斂/
子無以為喪/
惟以施貧活族之義/
遺其子而已

D
.歿之/
日身無以為/
斂子無以為/
喪惟以施貧活族之/
義遺其子而已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
分)
(1
)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4
分)

(2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
是隱君之賜也。”
(4
分)

(3
)廩稍之充、奉養(yǎng)之厚,止乎一己而已。(4
分)


參考答案:
10
.B
(觴:罰飲酒)
11
.D
(于:均為介詞,表對象,在……
上,在……方面。A
以:上句,介詞,表對象,用;下句,連詞,表目的,用來。B
之:上句,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下句,結(jié)構(gòu)助詞,的。C
而:均為連詞,上句,表承接,接著;下句,表轉(zhuǎn)折,卻)
12
.C
(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13
.(1
)購置臨近城邑常豐收的千畝田地,叫做義田。(置、負郭、常稔,各1
分,句意1
分)(2
)從前晏嬰坐破車駕瘦馬,桓子說:“
你這樣做是隱藏君的賜予。”
(敝、羸、隱,各1
分,句意1
分)(3
)官府供給糧食這樣充裕,朝廷俸祿這樣優(yōu)厚,都停留在一己私欲罷了。(廩稍、厚、止,各1
分,句意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84143.html

相關(guān)閱讀:“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