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10
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
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的《出師表》)
【乙】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①者,偽也,君子則不然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當退②小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節(jié)選自歐陽修
的《朋黨論
》)
【注釋】①暫相黨引以為朋:暫時互相勾結(jié)而成為朋黨。朋:朋黨,指因志趣相同或利益相同而結(jié)合起來的集團。②退:排斥,排除。
10.
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2
分)
(1
)未嘗
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嘗
:
(2
)君子則不然
然
:
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
分)
(1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2
)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
12.
【甲】【乙】兩文中作者針對用人問題分別向君主提出了什么建議?請用原文回答。(2
分)
13.
從畫橫線的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與歐陽修認定人才的標準有哪些相同的地方?(2
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0.
嘗:曾經(jīng),1
分;然:這樣,1
分。此題共計2
分。
11.
(1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2
分。
(2
)用它們(或這些,或“道義、忠信、名節(jié)”)來效力國家,就能夠同心協(xié)力,共同把國家治理好。2
分。
此題共計4
分。
12.
諸葛亮提出的建議是“親賢臣,遠小人”,1
分;歐陽修提出的建議是“(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1
分。
此題共計2
分。
13.
愛國、愛惜名節(jié)等,1
分;遵守道義,善良等,1
分;忠誠守信,1
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此題共計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87233.html
相關(guān)閱讀:《上谷郡君家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陸子名羽,字鴻漸,不知何許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選古文小品序》閱讀答案
“胡母班,字季友”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沔字善沖》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