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題。
孫臏
孫武既死,后百余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后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xué)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數(shù)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yuǎn),馬有上、中、下輩,于是孫子謂田忌日:“君弟重射,臣
其后魏伐趙,趙急,請救于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謝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子外,老弱罷于內(nèi)。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jù)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于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zhàn)于桂大破梁軍。
后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于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日:“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兼行逐之。
孫子度其行,暮當(dāng)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于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fā)。”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fā),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9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孫武既
死,后百余歲有孫臏
既:已經(jīng)
B
乃陰
使召孫臏
陰:偷偷地,暗地里
C
齊使者如
梁
如:如果
D
而田忌一不勝而再
勝
再:兩次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龐涓恐其賢于
己
于是忌進孫子于
威王
B
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
齊
乃斫大樹白而書之
曰
C
于是乃以田忌為將,而
孫子為師
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
收?于魏也
D
威王問兵法,遂以為
師
旦日饗士卒,為
擊破沛公軍
11
.以下六句話,分編為四組,全都從正面說明孫臏有才華的一組是()
①孫臏嘗與龐涓俱學(xué)兵法②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④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⑤暮見火舉而俱發(fā)⑥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⑥
12.
下列對原文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龐涓與孫臏師出同門,龐涓擔(dān)任魏國主將后,因嫉妒孫臏的才能,就設(shè)計陷害了他。
B
后來孫臏借齊使如梁之機脫身,并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在賽馬中取勝。田忌趁機向齊王推薦了孫臏,齊王于是就拜孫臏為老師。可見,田忌與齊王都是重視人才的人。
C
孫臏建議田忌乘虛攻打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龐涓回兵救援,結(jié)果被齊軍伏兵襲擊,龐涓也自隕殺場。
D
孫臏指揮作戰(zhàn),善于揚長避短,因勢利導(dǎo),抓住龐涓驕傲自大的心理特點,在馬陵一戰(zhàn)成名。
13
.把第
I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
)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
(
2
)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兼行逐之。
(
3
)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
參考答案:
9
.
C
(如:到。)
10
.
C
(
A
前者介詞,表比較;后者介詞,表對象;
B
前者動詞,到,后者代詞,樹白處;
C
均為連詞,表順承;
D
前者動詞,成為,后者介詞,替。)
11
.
B
(①只是說明孫臏與龐涓的關(guān)系,②從側(cè)面說明。)
12
.
B
(“齊王于是就拜
13
.(
1
)齊國的使者到魏國都城大梁來,孫臏以一個受過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會見了齊使,向他游說。(
2
)就丟下他的步兵,率領(lǐng)輕兵銳卒,日夜兼程追趕齊軍。(
3
)龐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樹下,見到樹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來照看。
【參考譯文】
孫武已死,過了一百多又出了個孫臏。孫臏出生在阿、鄄一帶,他也是孫武的后代子孫。孫臏曾經(jīng)和龐涓一道學(xué)習(xí)兵法。龐涓雖然已經(jīng)為魏國服務(wù),擔(dān)任了魏惠王的將軍,但是認(rèn)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于是暗地里派人請孫臏來。孫臏到了魏國,龐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據(jù)法律用刑挖去了他兩足膝蓋骨并在他臉上刺上字,想使孫臏這輩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有一次,齊國的使者到魏國都城大梁來,孫臏以一個受過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會見了齊使,向他游說。齊使認(rèn)為孫臏的才能奇異,就偷偷地載著孫臏回到了齊國。齊國將軍田忌認(rèn)為孫臏很有才能,象對待客人一樣對待他。
田忌多次和齊國諸公子賽馬,下很大的賭注。孫臏看到田忌的馬的足力和對手相差不很大。比賽的馬分有上、中、下三個等級,因此孫臏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夠使您獲勝。”田忌相信孫臏的話對,就跟齊王和諸公子下千金的賭注比賽勝負(fù)。當(dāng)?shù)脚R比賽的時候,孫臏對田忌說:“現(xiàn)在用您的下等馬去和對方的上等馬比賽,拿您的上等馬去和對方的中等馬比賽,再拿您的中等馬和對方的下等馬比賽。”三個等級的馬都已比賽完畢,田忌負(fù)了一場卻勝了兩場,終于贏得了齊王的千金賭注。于是田忌推薦孫臏給齊威王。威王向?qū)O臏請教兵法,把孫臏當(dāng)作軍師。
后來,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危急,向齊國請求救援。齊威王想任命孫臏為將,孫臏婉言推辭說:“一個受過刑的人不能為將。”于是任命田忌為大將,任命孫臏做軍師,讓他在有帷幕的車上坐著出謀策劃。田忌想要帶領(lǐng)軍隊到趙國去解圍,孫臏說:“解亂絲不能整團地抓住了去硬拉,勸解打架的人不能在雙方相持很緊的地力去搏擊,只要擊中要害,沖擊對方空虛之處,形勢就會禁止相斗,危急的局面也就因此自行解除了,F(xiàn)在魏國和趙國打仗,魏國輕裝精銳的士兵必定全部集中在國外,老弱疲敝的士兵留在國內(nèi)。您不如率領(lǐng)部隊迅速奔赴魏國都城大梁,占領(lǐng)它的要道,攻擊它正當(dāng)空虛之處,他們一定會放棄圍趙而回兵解救自己。這樣我們一舉既可解除趙國被圍的局面,又可收到使魏國疲憊的效果。”田忌聽從了孫臏這一建議。魏國的軍隊果然丟下趙國的都城邯鄲,撤兵回國,和齊軍在桂陵文戰(zhàn),魏軍被打得大敗。
十三之后,魏國和趙國聯(lián)合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齊國派田忌帶兵去援救韓國,直奔大梁。魏國大將龐涓聽到這一消息,立即撤兵離開韓國回魏國。這時齊軍已經(jīng)越過了魏國國境而向西進了。孫臏對田忌說:“那魏國的軍隊向來強悍勇猛,輕視齊國,齊軍被稱為是膽小的軍隊善于用兵的人就可根據(jù)這一情勢,把戰(zhàn)爭朝著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導(dǎo)。《孫子兵法》說:每天行軍百里去爭利,一定會使大將受挫折;每天行軍五十里去爭利,軍隊只有一半能到達(dá),F(xiàn)在命令齊軍在進入魏地的第一天造十萬灶,第二天減為五萬灶,第三天減為三萬灶。”龐涓在齊軍后面追了三天,非常高興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弱,進入我國境內(nèi)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就超過半數(shù)了。”就丟下他的步兵,率領(lǐng)輕兵銳卒,日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估計魏軍的行程,晚上應(yīng)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而且兩邊的地形險要,可以埋伏軍隊。就砍下大樹的外皮露出白木質(zhì)并且在上面寫著:“龐涓死在這裸樹下!”接著命令齊軍一萬名擅長射箭的弓弩手,在馬陵道兩邊埋伏,事先和那些弩手約好說:“晚上見到燃起火把就一齊射箭。”龐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樹下,見到樹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來照看。他還沒有把上面的字讀完,齊軍就萬箭齊發(fā),魏軍非;靵y,彼此失去了聯(lián)系,龐涓自知智謀窮盡,軍隊已敗,便用劍自刎。臨死前說:“這樣—來倒成就了這小子的名聲!”齊軍就乘勝追擊,徹底打敗了魏國的軍隊,俘虜魏太子申帶回了齊國。孫臏因為這一仗在天下出了名,世代相傳他的兵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87248.html
相關(guān)閱讀:“陸子名羽,字鴻漸,不知何許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崔沔字善沖》閱讀答案及翻譯
“胡母班,字季友”閱讀答案及翻譯
《上谷郡君家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選古文小品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