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礎 重落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抓基礎   重落實
                ??2008年高三歷史備考策略

         高三復習,是高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復習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這是高三教師的巨大壓力。我們學校屬于生源第六組的學生,各科平衡發(fā)展的學生幾乎沒有,最少有一門學科是跛腿,而且非常嚴重。我校本屆學生報考歷史共有55人,兩個老師教學,分成一個是重點班,只是55人之中相對來說較好的學生,有24人。另一個是普通班共31人,可以說這31人是考本科沒有希望的,考專A也很難達到。我教的是普通班,在這樣的生源下,為了讓學生明確復習的方向,我復習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學生真正做到熟課本,鞏固基礎。

         經過多年高中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高三的復習,最起碼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一、認清復習的主體,制定合理的高考目標。

         700分,800分,高考狀元,當教師的,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能考得這樣好!對華附、省實、廣雅、執(zhí)信、等省重點學校,的確應該這樣做;但是,對于像我們這類生源質量很一般的學校,這些想法都是好高騖遠之舉,不切實際,有時甚至“害”了學生!我們的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很一般,沒有什么學習自覺性,這就決定我們了最大的奮斗目標是:以第二批、專A為主要目標,兼顧少數(shù)尖子生,努力超過同組平均分,讓更多的學生有書讀!
這個目標,早在學生進入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省市重點學校已經瓜分了大部分高校學位,我們只能和一般學校競爭,努力從他們哪里“搶”來一些學位,這就是我們的偉大勝利了!

二、明確復習策略

         合理的目標實現(xiàn),需要我們有與之相適應的策略。我們清楚: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其試題的難易度一般為1:6:3,再根據(jù)我們的學生“學習水平一般、學習自覺性也較差”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我的高三復習策略是“抓基礎,重落實,向課堂要質量,向基礎要成績,向落實要保證”。

         需要肯定的一點是,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得基礎者得天下(學位)”!這不是這里的教師不能教出高分的學生,而是這里的學生不能考出高分!一間好的學校,要有一流的學生,一流的老師,一流的教學設備。

三、根據(jù)《備考指南》,制定復習計劃。

         根據(jù)“抓基礎,重落實,向課堂要質量,向基礎要成績,向落實要保證”的復習目標,我制定了具體的復習計劃。恰當?shù)膹土曈媱澯欣谀繕说膶崿F(xiàn)。在我心目中,6月9日的高考才是我最終的目標,市一模、市二模是檢驗,其它的考試只是練習測驗罷了,它們不能破壞我的復習系統(tǒng)性。

1.高三上學期,我的復習重點是課文內容的理解,要求學生做到非常熟悉課文,記住考綱的基本歷史事件。這是所有復習的基礎,這一步一定要落實。

這不是以“我”為主,我不會“炒冷飯”,而是以學生為主,關鍵是學生“熟”了(課文內容)!通過講、記、理解、練習相結合,一個一個單元地落實。

2.高三下學期前5周(一模前),通過系統(tǒng)的練習,不僅對知識點的理解,對歷史線索的清晰認識,還要進一步擴展各線索之間的聯(lián)系;更為主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做題技巧,更為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一個學期的強化基礎后,需要把同學們“熟”了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綜合練習就是最好的紐帶。所做的練習,都要求同學們好好地“記”下來,做一套有一套,并不是簡單的題海戰(zhàn)術。

3.從一模到二模,與同學們一起做專題復習,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做專題復習的時間可能相對短一點,但對我們的學生來說,可能效果是最好的,因為我們主要的目標是全省平均線上下波動,不可能追求太高的目標。如果時間用得太多在這方面,對我們來說,可能是舍本逐末!

         一模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一部分學習水平較高的同學,鼓勵他們“走得快一些”,增大復習的范圍和深度,做一些難度較大練習,提高他們的考試能力,爭取能考得更好的成績;對另一部分學生,還是進一步加強落實,保證基礎的東西不能丟了!

4.從二模到高考,一方面,要求同學們重新快速熟悉一次課文的每一個知識點,從練習回到課文,查漏補缺,希望同學能夠從中得到某些意外的收獲,起到“返樸歸真”效果;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找到一些比較新的復習資料和練習,有選擇地給學生,希望能從中了解到高考更新要求。

         所有復習,都是針對我們的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的,重點是保證拿到中等難度的分數(shù),不能盲目拔高,否則是舍本逐末。要知道,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是一般中學的學生,只要我們在中等難度的試題上占有利地位,我們就贏了!

四、復習方法

         明確復習目標,還要有相應的戰(zhàn)術,才能保證目標實現(xiàn),而目標的實現(xiàn)更需要學生相信老師認同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可行的,愿意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就要讓學生熟悉老師的教學過程和復習方法。學生對老師本節(jié)課和下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或程序很清晰,不要讓學生有不知道老師下一課講什么的感覺,學生才會根據(jù)老師的教學進程安排自己的復習。

1.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對高考的恐懼感。

         雖然學生從高一入學就已開始為高考準備,也聽到不少關于高考的事,由于高一、二時,同學們認為高考離他們還遠,這種的緊張和恐懼感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當他們進入高三,甚至到下學期,同學們清楚自己將面臨高考,由于平時的學習抓得不是很緊,腦里沒什么“料”,心里沒底,緊張不安的思想就隨之產生了。因此,復習工作,首先要做的讓學生相信我的復習策略、方法對提高同學們的成績是行之有效的,讓學生清楚知道高考,考能力的同時更離不開基礎知識的考查與運用,特別是歷史這門學科有一個突出特點是“熟能生巧”,任何一個智力一般的人,只要他肯勤奮、花心思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

2、“記”不等于“死記”,達到 “熟能生巧”的境界。

         歷史學科特點就是學習過去的事件,作為今天社會發(fā)展的借鑒,起到以古論今,以古鑒今的作用。我在指導同學們復習時,要求學生做到由“記”到“熟”。但這“記”并非“死記”,而是理解的基礎上進行。

         由于我們學生水平有限,根本不可能自己歸納課本的主干知識,也不知道課本中哪些需要記哪些是靈活動用。我參考《教師教學用書》和《廣州市2008年備考指南》中的知識結構,結合課本整合出每一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做到單元的知識結構完整、內容具體、清晰,要求學生反復記憶。方法的第一步:每位同學準備一本默寫本,一上課就默寫上節(jié)課布置的知識結構中的某一事件,時間約十分鐘。主要是檢測學生課后是否按要求進行復習鞏固。對于默寫結果不理想的同學需重默。這一步是第一輪復習的重點,根據(jù)我們學生在高二全市歷史水平測試不過關的基礎上,讓學生熟悉課本,建立起牽固的知識體系而實施的。第二步:要學生復述課本每單元的內容,說出每個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事件的各個要素,包括原因、主要人物、經過、結果、性質、意義、分析結果的原因、影響等,如“過電影”般讓學生對知識熟悉回顧。這一步主要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甚至是入睡前的五分鐘十分鐘來進行知識的回顧。老師的檢測體現(xiàn)在每一次的回頭練習中學生的答對率的情況。第三步(這一步主要在第二輪復習時使用):針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題和問答題”,先進行解題思路的分析,明白答題規(guī)范,然后要求學生將這些題目背熟,并默寫出來。我認為這不僅是歷史內容的記憶,還是文字表達的訓練,更重要的是答題思路的培養(yǎng)。我們清楚,我們的學生在文字表達能力比較薄弱,往往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就是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甚至表達錯誤。這一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了。我們的考試,不僅是基礎知識的考查,也是運用能力的檢驗。這就要求在“熟”的基礎上要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將已熟悉的知識運用自如,通過練習來鞏固實現(xiàn)。

         根據(jù)我校的學生自覺性不高的特點,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稍難一點或需花時間才能完成,他們就會有對策來應負了事,根本起不到作業(yè)的效果,加上學生在主觀題上得分的薄弱,因此我只能“向課堂要質量”,在課堂上注重主觀題的練習。

         我校X科在排課上是兩節(jié)連堂為一段。在第二節(jié)課,課前10分鐘材料題或問答題的練習,題目只做一道,不求多而求質量。對于題目,“不選擇最好的,選擇最適合的;不選擇老師好教的,選擇學生好學的”。如第六單元關于古希臘羅馬的材料題,我選了這樣的一題: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出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民法大全》請回答:(!)你對這個法律條文怎么看?(2)當時為什么規(guī)定這一條文?說明了什么問題?答案是(1)羅馬法規(guī)定婦女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權利。(2)對婦女的歧視。說明了羅馬法的局限性。在第七單元中我選了一題:一位英國的憲法權威人士曾說:“上下兩院如果作出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書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闭埢卮穑海1)上述材料說明英王的什么地位?(2)結合17世紀有關史實扼要說明英王地位的變化。答案是(1)英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沒有實權,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2)資產階級革命前,英王實行封建專制統(tǒng)治: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根據(jù)我們學生的情況,在材料題中,我選取材料題是學生易讀懂的、答案簡單明了的題目。學生做起來得心應手又不需花太多的時間,這樣學生才愿意做愿意跟著老師來學,我們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種學習的成功感。

         學生完成材料題或問答題的作答后,收回詳細批改,在下一節(jié)課上評講。一節(jié)課剩余的時間,學生閱讀本節(jié)課所講的課本內容,做《備考指南》和《模塊總復習》相關內容的填空題,做好鞏固,不留尾巴;選擇題要求學生答案做在答題卡上,改后馬上進行質量分析,有針對地進行講評的鞏固。

         課后布置的作業(yè):背本節(jié)課分析講解的知識結構內容,這一內容需考慮“量”,“量”太多,即學生不可在半小時背好的,可把它分成兩次來布置。若下一次上課的時間是隔了一天,可布置一套前單元的選擇題的練習,務求學生每天都有作業(yè),而且作業(yè)不局限于本單元本節(jié)課,可以是前幾個單元的內容,讓學生通過練習多回頭。但作業(yè)量不能太多,一般一天不超過30分鐘可完成的,否則就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當復習了一個階段如必修一的第一單元至第五單元是中國政治史方面的內容,我就以學生手中的復習資料,包括《模塊總復習》和《備考指南》以及所做的單元練習題為藍本,根據(jù)學生做題的情況,對錯題進行重組,學生再做、講評。這一種講評方法針對性非常強,對學生的復習指導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都非常有效。

4.成功來源于分數(shù)。

         我們知道:學習,如果沒有一定的分數(shù),是無法保證積極性的。因此,我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放在分數(shù)上,“分數(shù)”是成功之母!在做復習時,我明確告訴同學們,復習什么就測什么。實踐告訴同學們,誰認真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復習,誰就考得好的分數(shù)。這樣,同學們?yōu)榱恕案叻謹?shù)”,就自覺地復習了。分數(shù)的作用,也體現(xiàn)在同學們對學習越來越有信心了,一定程度地緩沖了高考緊張的心理。

5.明確考試取分重點。

         高考歷史題中,單選題占50%的分(即75分)。我認為這也是我們學生得高分的重要部分。因為我們學生的學習水平一般,特別書面表達能力一般,在主觀題上我們可能得不到“什么好處”,如果我們在選擇題方面多下苦功,可能會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在這方面我收集并精選單選題,通過練習、講解,幫助學生在這方面提高解題能力。

         只有認清了復習的主體,才能制定恰當?shù)膹土暡呗;只要有了明確的復習方法,才能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復習才有效果。在以后的教學日子里,我會牢牢把握好“抓基礎,重落實”這一教學理念。對我們這樣的學生,上好課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如何把知識落實到同學們的大腦里才是最主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488187.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因果關系型選擇題注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