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司馬遷《鴻門宴》節(jié)選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2 一 25 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2

25
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
”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
”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
”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節(jié)選自司馬遷《鴻門宴》)
2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欲呼張良與俱去

去:離開

B
.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故交

C
.張良出,要
項伯

要:邀請

D
.籍
吏民,封府庫

籍:依靠
23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之”字指代對象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項伯殺人,臣活之

之:項伯

B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之:張良
C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不義也

之:沛公
D
.不如因善遇之

之:沛公
24
.下列句子中不能體現劉邦“機敏有謀”特點的一項是

A
.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B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D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25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項伯為報私恩夜訪張良,這使戰(zhàn)爭危機忽然出現了轉機。

B
.罵鯫生、拉攏項伯等細節(jié)表現出了劉邦粗中有細的性格。

C
.項羽對親信項伯的信任,為鴻門宴最后的結局埋下伏筆。

D
.人物語言精練,寥寥幾筆就刻畫出劉邦等人的突出性格。
參考答案:
22. D
23.B
24.A
25.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89977.html

相關閱讀:《王廷相,字子衡》閱讀答案及翻譯
節(jié)選自《明史?魯穆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趙咨,字文楚,東郡燕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黃魯直敬重蘇軾》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史記?吳太伯世家》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