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宗教“異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異端”:


中古西歐基督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派別對異己派別的貶稱。



宗教“異端”:


1、“異端”的概念:中古西歐基督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派別對異己派別的貶稱。
2、反宗教“異端”的主要表現:
(1)法國南部的“異端”運動:
在各派異端學說中,規(guī)模較大而且影響較深遠的是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爾比派。他們以法國南部的阿爾比城為中心開展活動,盛行于12~13世紀。該派又分為兩個教派:一為華爾多派,一為純潔派。華爾多派反對教會的奢侈生活,反對教會擁有財產,提倡簡樸的生活,主張平均貧富。純潔派則認為封建秩序和教會都是罪惡的化身,教皇是魔鬼的代里人,主張教徒以自身的純潔來同罪惡劃清界限。教材主要介紹了純潔派的一些主張。阿爾比派思想在人民中傳播迅速,引起了教會的極大恐慌,教皇于1208年親自組織十字軍到法國南部鎮(zhèn)壓。并在各地建立了許多“異端”裁判所,許多持“異端”思想者被用殘酷的火刑燒死。
(2)英國人威克里夫的“異端”學說人物:
約翰·威克里夫是英國牛津大學神學教授,首次把拉丁文《圣經》完整地譯成英文,他提出了激進的教會改革主張。
主張:
①懷疑教會財產的正當性,提出應由國王沒收的主張;
②否認教皇擁有教會的最高權威;
③批駁對餐禮的傳統(tǒng)解釋;
④認為《圣經》才是高于教會和教士的最高權威。
影響:威克里夫的改革思想和實踐拉開了基督教會內部改革的大幕。
(3)捷克人胡司對教會的批評人物:
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學教授,歷任神學系主任、校長。1401年受神父職,次年起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受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響,將《圣經》從拉丁文譯為捷克文,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張。胡司的宗教主張引起了羅馬教皇和德國天主教會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會議誘騙胡司到會,將其逮捕。次年7月以異端罪用火刑處死。
主張:
①反對天主教會盤剝捷克,嚴厲譴責教皇兜售贖罪券,反對教會占有土地,要求取消教會地產;
②揭露高級教士的奢侈與殘暴,認為主禮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和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要求教會的權力服從世俗統(tǒng)治的權力;
③主張用捷克語舉行宗教議式。
影響:在歐洲各國的早期宗教改革中,捷克胡司的宗教改革活動影響最大。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極大義憤,由此而引發(fā)了捷克人民長達15年之久的胡司戰(zhàn)爭。
3、宗教“異端”學說對宗教改革產生的影響:(挑戰(zhàn)、愿望、影響)
①宗教“異端”思想,對天主教會的神權統(tǒng)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戰(zhàn),反映了市民階層爭取政治權利、發(fā)展工商業(yè)經濟的要求和改革教會的愿望,對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②這些異端派別雖然都被鎮(zhèn)壓下去了,但在天主教的歷史上起了改革先驅的作用。



“異端”法庭:

中世紀羅馬教廷鎮(zhèn)壓異端的特殊法庭,又稱為“異端裁判所”。自12世紀開始,西歐反對正統(tǒng)教會的異端運動日益興起。面對日益高漲的異端運動,教皇蘆修斯三世在1184年發(fā)布了《反對異端》的通諭,命令各教區(qū)建立宗教裁判所,規(guī)定了對異端分子的刑罰。但是,這一時期的裁判所,只能由地方主教兼管,還不是自成系統(tǒng)的專門機構。霍諾留三世繼位后,看到地方主教鎮(zhèn)壓異端不力,遂于1220年發(fā)布通令,命令各地設立直屬教皇的“異端法庭”,以鎮(zhèn)壓異端和異端嫌疑者為名,殘酷迫害一切揭露教會黑暗、反對封建制度的人。格利高里九世繼任教皇后,又于1233年發(fā)布通諭,重申霍諾留三世關于建立宗教法庭的措施,并進一步規(guī)定裁判所可以要求地方主教全力協(xié)助。異端法庭規(guī)定,任何人,即使罪犯、惡棍也都可充當控告人、見證人,倘若被告不承認“罪行”,得反復用刑拷問。被告可不經審判即予處死,并沒收全部財產。此后,異端法庭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地均先后設置。宗教裁判一般設在每個地區(qū)的修道院里,由乞、托缽僧團主持,設有監(jiān)獄。托缽僧不僅是法官,同時也是密探和“憲兵”。他們到處偵察、搜捕所謂異端。凡是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稍有不滿的人,便被扣上異端罪名,抓進宗教裁判所,進行秘密審判,嚴刑拷打。被判為異端的,輕則處以徒刑、流放,重則處以終生監(jiān)禁或火刑(活活燒死)。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為猖狂,從1483年至1498年僅15年間,就有8200余人被處以火刑,89000余人被處以其他刑罰。在宗教裁判所存在的整個期間,先后被判罪的異端分子多達38萬人。在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中心羅馬,在15世紀以后的150年間,被燒死的就有3萬人。宗教裁判所扼殺進步思想和學說,殘害科學家。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被斥為“完全不合乎圣經的異端邪說”,遭到查禁。宣傳和發(fā)展哥白尼“日心說”的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被活活燒死于羅馬鮮花廣場。反對神學世界觀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遭受長期迫害與折磨。


胡司戰(zhàn)爭:

1419年7月捷克爆發(fā)了具有爭取民族解放和反對外來壓迫性質的大規(guī)模的起義。起因是教皇和德皇失信處死了胡司,起義的矛頭指向德國人控制的教會。起義發(fā)生在兩個不同的地區(qū),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派別。其中以南方的塔波爾城為中心的一派被稱為塔波爾派,他們比較激進,參加者和領導者是下層勞動者。這支起義軍成為胡司戰(zhàn)爭的主力。1419年7月22日,大約有4萬多捷克各地的農民來到了塔波爾城,他們把帶來的多余財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隨意取用。但是塔波爾派起義者沒有一個明確的統(tǒng)一綱領。他們只是反對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廢除等級制度,廢除國王,取消繁重的封建義務。他們要求沒收土地分給農民,建立一個美好的共和國。在他們內部,分為兩個公社,一個是內部生產公社,負責戰(zhàn)時的生產供應,另一個是作戰(zhàn)公社,負責保衛(wèi)他們建立的社會。塔波爾派的主要首領是瓦茨拉夫·科蘭達。
另一個派別是以布拉格為中心的圣杯派,他們是胡司起義的溫和派,其成員大多是中產階級和中小貴族。這一派在教士約翰·哲里夫的領導下,于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市發(fā)動起義,奪取了城市的管理權。他們有具體的管理綱領,于1420年擬定了布拉格四條款。他們要求沒收教會財產,捷克宗教獨立,禁止外國人擔任捷克官吏。他們在宗教問題上要求每個人都可以用圣杯領取圣餐,所以被稱為圣杯派。他們的要求還包括傳教自由,可以用任何語言傳教,廢除僧侶對世俗財富的占有,僧侶犯罪也應象平民一樣論處等。胡司起義爆發(fā)以后,捷克國王受驚嚇而死。德國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國王。由德國皇帝兼任捷克國王的作法遭到人們更強烈的反對。西吉斯孟德從1420年4月到1431年8月共組織了5次十字軍來鎮(zhèn)壓起義。兩派起義軍團結在杰出的指揮官約翰·杰式卡(1378—1424年)周圍,英勇抗戰(zhàn),其中主要的抵抗力量是塔波爾起義軍。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


1、依據:
1520年馬丁·路德連續(xù)發(fā)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貴族書》等一系列文章,系統(tǒng)的闡發(fā)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張。
2、內容及影響:
1)“因信稱義”: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羅馬天主教會和教皇的作用;
2)信仰的唯一根據是《圣經》:否定天主教會神學說教的壟斷地位;
3)信徒皆為祭司:否定了教皇和教會作為上帝代言人的特權地位;體現了資產階級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4)建立廉儉教會,否定了教會的奢侈腐化,符合資產階級資本原始積累的要求。
5)建立民族教會,否定了教權高于王權,有利于建立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符合資產階級追求國家統(tǒng)一、強化王權的政治要求。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加爾文宗教改革



加爾文與路德兩大新教教義的異同:


1、相同:都堅持《圣經》絕對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2、不同:
路德的神學關懷中人是出發(fā)點和目的,通過在個人的虔敬信仰中與上帝直接溝通,而恢復了人的尊嚴和自主性。而加爾文的神學思想則通過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獻給了上帝。上帝是一切的出發(fā)點和目的,人是為了上帝而活著,人在現世中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彰顯和榮耀上帝。
路德宣稱教徒“因信稱義”,十分強調在精神領域里個人信仰在獲救中的決定性作用;加爾文把信仰得救解釋為先定論,即人的得救與否完全由上帝預定,人的意志無法改變;人在現世的成功與失敗就是得救與否的標志。
加爾文的這種主張徹底否定了天主教會和羅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所以說該教義更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更為激進。正如恩格斯所言:“加爾文的信條正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果敢大膽的分子的要求!



加爾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
(2)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影響;
(3)深入研究《圣經》宣傳宗教改革。
2、內容:
①堅持《圣經》絕對權威,反對教皇權威:
在加爾文看來,《圣經》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寫出來的。因此,《圣經》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教會和國家的權威也只能來源于《圣經》。和路德一樣,他認為“信仰耶穌即可免罪”,人們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篤信;
②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長老制;簡化宗教儀式,只保留洗禮和圣餐;改組市議會,建立日內瓦政教合一的政權體制,使日內瓦成為加爾文歸正宗的堅強堡壘;
③主張先定論,宣揚選民或棄民(思想核心):
“先定論”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加爾文拿先定論來為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作辯護,他說:“一個人之所以發(fā)財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勞,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賜。”一個被上帝揀選的人,內心必然充滿了對上帝真誠的信仰,肯定會為了上帝而努力勤奮地勞動,過一種純樸節(jié)儉的道德生活。加爾文則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勞動,都看作是為了榮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現實的經濟活動也獲得了神圣的意義,從而為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神學根據和宗教動力。他認為在發(fā)展生產,聚斂財富方面越成功的人,便是為上帝增加了更多榮耀的人,也一定是為上帝所揀選的人,也就能夠成為社會上越受尊重的人!跋榷ㄕ摗惫奈枇诵屡d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因此恩格斯認為“加爾文的信條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爾文“以真正法國式的尖銳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資產階級性質”。
④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要具有簡樸、誠實、講信用等高尚美德:
加爾文教派主張發(fā)財致富,支持商業(yè)和高利貸,崇尚節(jié)儉、主張克制欲望,鼓勵積累資金。據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為了靈魂的得救。
⑤主張建立共和式的長老制度,廢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煩瑣的宗教儀式:
日內瓦的教會組織都是按照加爾文的設想組織起來的。教會設立四種職務:長老、牧師、教師、執(zhí)事。長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選出,負責監(jiān)督每一個人的生活。牧師為神職人員,負責解釋圣經,訓練與審查預備牧師,并施行圣禮。教師負責學校的領導工作,宣教事業(yè)和講授圣經。執(zhí)事則由信徒選舉產生的不脫產的協(xié)助長老和教師的教會管理人員,主管慈善機構,負責救濟和醫(yī)療工作。教會的權威機構是長老會,或稱宗教法庭,由長老12人(小議會推舉2人、60人議會推舉4人、大議會推舉6人)和牧師5人組成。宗教法庭負責監(jiān)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審理宗教案件,并找出應當采取的補救措施,每星期四舉行一次例會。還規(guī)定:星期天,除某些人需要留在家里照顧孩子或家畜外,壘家人都應去聽布道。如果有人在布道開始以后才到會,則予以警告。仍不改正,罰款3蘇。凡唱下流放蕩的歌曲,跳舞者,監(jiān)禁3天,然后送交議會,對酗酒、賭博、吵架,放高利貸的人,也有相應的處罰。
⑥鎮(zhèn)壓其他信仰的教派與個人:
加爾文一方面堅決反對天主教義和羅馬教廷,但另一方面又迫害他所反對的教派和個人。日內瓦市民上層在奪取政權后,就加緊對市民的控制,強制市民遵奉加爾文編訂的《教會信條》、《教理問答》,連生活方式、娛樂等都加以干涉。加爾文在日內瓦工作二十余年,幫助日內瓦市建立加爾文教派的神權共和國。這個共和國也同樣鎮(zhèn)壓異端,判處異端死刑。凡不同意他的主張的人,或遭迫害,或被迫離開日內瓦。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義者和解剖學家塞爾維特因批判圣經和三位一體說,竟被加爾文用火烤了兩個鐘頭以后燒死。
3、影響:
加爾文教的教義適合新興資產階級的需求,因而在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西歐國家得到廣泛的傳播。法國的胡格諾派教徒、英國和北美的清教徒、蘇格蘭的長老會教徒和荷蘭的新教教派,都是加爾文派的教徒。日內瓦被稱為“新教的羅馬”。
4、作用:
引起社會風氣的變化,傳播到歐洲許多地區(qū),日內瓦成為“新教的羅馬”。



加爾文:


加爾文(1509—1564),法國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爾文宗(在法國稱胡格諾派)創(chuàng)始人。1509年7月10日生于法國北部努瓦榮。自幼受過良好教育,1523年到巴黎就學;后赴奧爾良大學學習法律,深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1531年回到巴黎,專攻神學,約1534年成為新教徒。1534年因提倡路德教義亡命瑞士的巴塞爾。1536年在巴塞爾出版《基督教原理》。該書提出了系統(tǒng)的新教神學理論,是宗教改革時期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此后,除短期被迫離開外,一直在日內瓦領導宗教改革。在他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爾文宗傳播到歐洲各國。因此,有人稱加爾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內瓦是新教的羅馬。1564年5月27日死于日內瓦。有《加爾文全集》52卷傳世。加爾文贏得了很好的口碑:班克羅夫特(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加爾文是美國之父。菲利普?沙夫:加爾文成為歷史上最英勇的法國胡格諾派、荷蘭乞丐派、英格蘭清教徒、蘇格蘭誓約派和美國新英格地區(qū)清教徒前輩移民之父,他們都以為了良心自由的緣故可以犧牲世界上任何東西而聞名于世。德國歷史學家蘭克(LeopoldvonRanke)說:“加爾文是美國真正的立基者!狈▏鴼v史學家論到加爾文宗信徒時說道:“這些人是英國真正的英雄。他們建立了蘇格蘭,他們也建立了美國!边@些都說明了加爾文深遠的歷史影響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97442.html

相關閱讀:歷史教學-提高學習興趣方法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