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漢字里的中國思維》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尋找漢字里的中國思維 王鴻諒 象 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畫的一頭大象。根據(jù)現(xiàn)代的考古發(fā)現(xiàn),黃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這說明殷商時期的黃河流域,是溫潤的亞熱帶氣候, 尋找漢字里的中國思維
王鴻諒

象”
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畫的一頭大象。根據(jù)現(xiàn)代的考古發(fā)現(xiàn),黃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這說明殷商時期的黃河流域,是溫潤的亞熱帶氣候,很適合大象的生存,只是后來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大象變得十分稀少甚至絕跡。那個時期的大象,就好比后來的;蝰R,在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墩摵·
書需篇》記載著“
傳書言,舜葬于蒼梧,象之為耕;禹葬會稽,鳥為之田”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
象耕鳥耘”
。甲骨文里的“
為”
字,從手從象,看起來像人用手牽著一頭大象,表示駕馭大象進行耕作,進而引申為一般的行為做,應該就是這種傳說的見證。
從大象而來的“
象”
字,與語言相結(jié)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賦予了更多層次的意義。它可以指形象,《尚書·
皋陶謨》里說:“
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
它也可以指意象,《周易·
系辭上》里說:“
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所宜,故謂之象。”“
中國的文化,無論是哲學思想領(lǐng)域,還是科學技術(shù)、文學藝術(shù)范疇,幾乎無處不有‘
象’
的形影。”
研究者王作新說,“
論天體,說天象;論人體,說脈象;談思維,則有想象、意象。”
王夫之在《周易外傳》里這樣總結(jié):“
盈天下而皆象矣,《詩》之比興,《書》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禮》之儀,《樂》之律,莫非象也。”
對“
象”
這個字,從構(gòu)形到賦予多層次意義的過程本身,就是我們傳承下來的東方式認知和思維方式——“
觀物取象,立象盡意”
。
客觀物象是這種認知的起點。體現(xiàn)在造字里,就是象形,對事物進行描繪。許慎在《說文》里解釋為,“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這種描繪并不是簡單的原物實錄,如果僅止于此,那就是繪畫,而不是文字。從繪畫跨越到文字,關(guān)鍵在于取象過程中的思維創(chuàng)造,這就是古人說的“
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這種思維創(chuàng)造,幫助人們突破了對客觀世界的依賴,自然萬物可取象,人類的社會活動可取象,人類在社會活動中獲知的抽象概念也可取象,就像《周易》里說的,“
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體現(xiàn)在文字的演變上,就是從源生字到孳生字的發(fā)展,音、形、義的組合方式,讓文字的豐富有了無限種可能。

象”
與“
意”
的關(guān)聯(lián),一直就是古代文獻樂于論述的主題!吨芤·
系辭上》說:“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
王弼在《周易·
明象》里說“
夫象者,出意者也”
,“
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
。在“
觀物取象,立象盡意”
的過程里,人們的認知和思維,完成了具象—
抽象—
意象的轉(zhuǎn)換。首先是對客觀物體表象特征的考察,這是具象的,但是人們的觀察并不僅僅停留在這種表象的描述,而是對客觀物體進行抽象和歸類,在造字時取其特征,由一個而知一類。比如甲骨文里的“
人”
字,并不是具體某個人的肖像描繪,而是一個側(cè)立的人形。這種提煉的特征,最后固定為表意的漢字,又成為一種意象的存在。這種頻繁的思維轉(zhuǎn)換,也讓漢字里的東方式認知,不同于西方科學,并不是通過內(nèi)在的微觀本質(zhì)的分析來獲得規(guī)律,而是通過整體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獲得概念,注重的是來源于實踐的直觀、形象和感悟。
(
選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有刪改)
6
.下列各項中,對文中引用相關(guān)典籍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引用《周易》“
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一句,旨在佐證“
取象過程中的思維創(chuàng)造幫助人們突破了對客觀世界的依賴”
。,
B
.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傳》里“
盈天下而皆象矣……
莫非象也”
這一段話,目的在于說明“
象”
字在傳統(tǒng)文化里也可以指意象。
C
.引用《淪衡·
書需篇》中“
傳書言,舜葬于蒼梧,象之為耕”
,意在說明殷商時期的大象在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D
.王弼在《周易·
明象》里說“
夫象者,出意者也”
,“
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
,這些都說明“
象”
與“
意”
之間存在著關(guān)聯(lián)。
6
、B
(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傳)里的一段話,是為了說明“
象”
字在與語言相結(jié)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賦予了更多層次的意義)
7
.下列關(guān)于“
象”
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
象”
字源于大象,應該屬于象形字。在甲骨文字形里。“
象”
字就是描畫的一頭大象。
B
.“
象”
字與語言結(jié)合之后,具有了更多層次的意義,它既可以指形象,也可以指意象等。
C
.“
象”
字在中國文化中無處不在,哲學思想領(lǐng)域和科學技術(shù)、文學藝術(shù)范疇都有其身影。
D
.“
象”
字從構(gòu)形到賦予多重內(nèi)涵,體現(xiàn)了“
觀物取象,立象盡意”
這一東方式的思維方式。
7
、 C
(“
無處不在”
和“
都有其身影”
表述太絕對化,文中第二段是“
幾乎無處不有‘
象’
的形影”

8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傳說中的“
象耕”
,可從甲骨文里的“
為”
字得到佐證,該字從手從象,表示人用手牽著大象進行耕作,進而引申為一般的行為做。
B
.文字和繪畫都對客觀物象進行描繪,而繪畫是簡單的原物實錄,在取象過程中需要借助于思維創(chuàng)造,這樣繪畫就跨越到了文字。
C
.“
人”
字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人們的認知和思維完成了具象——
抽象——
意象的轉(zhuǎn)換,即觀察表象特征——
抽象和歸類——
取其特征。
D
.漢字里的東方式認知注重的是來源于實踐的直觀、形象和感悟,是通過整體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獲得概念,比西方科學更為合理。
8
、D
(D
項,“
比西方科學更為合理”
屬無中生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497660.html

相關(guān)閱讀:《墨家剎那輝煌之后為何在歷史上失蹤了?》閱讀答案及解題指導
季羨林《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閱讀答案
在詩與思的辯難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來自同樣“富有熱情與痛
《歷史性的活化、延伸與推進》閱讀答案
宗白華《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