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
與可以墨為竹,視之良竹也?鸵姸@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賦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蕩風(fēng)氣。春而萌芽,夏而解弛。散柯布葉,逮冬而遂。性剛潔而疏直,姿嬋娟以閑媚。涉寒暑之徂變,傲冰雪之凌厲。均一氣于草木,嗟壤同而性異。信物生之自然,雖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運(yùn)脫兔之毫。睥睨墻堵,振灑繒綃。須臾而成,郁乎蕭騷。曲直橫斜,
?
纖庳高。窮造物之潛思,賦生意于崇朝。子豈誠(chéng)有道者耶?”
與可聽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隱乎崇山之陽,廬乎修竹之林。視聽漠然,無概乎予心。朝與竹乎為游,莫與竹乎為朋。飲食乎竹間,偃息乎竹陰。觀竹之變也多矣。若夫風(fēng)止雨霽,山空日出。猗猗其長(zhǎng),森乎滿谷。葉如翠羽,筠如蒼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蟬鳴鳥噪,人響寂歷。忽依風(fēng)而長(zhǎng)嘯,眇掩冉以終日。筍含籜而將墜,根得土而橫逸。絕澗谷而蔓延,散子孫乎千億。至若叢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
??
,荊棘生之。蹇將抽而莫達(dá),紛既折而猶持。氣雖傷而益壯,身已病而增奇。凄風(fēng)號(hào)怒乎隙穴,飛雪凝冱乎陂池。悲眾木之無賴,雖百圍而莫支。猶復(fù)蒼然于既寒之后,凜乎無可憐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竊仁人之所為。此則竹之所以為竹也。始也余見而悅之,今也悅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筆之在手,與紙之在前。勃然而興,而修竹森然。雖天造之無朕,亦何以異于茲焉
?
”
客曰:“蓋予聞之:庖丁,解牛者也,而養(yǎng)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萬物一理也,其所從為之者異爾。況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耶?”與可曰:“唯唯。”
21
.本文作者蘇轍與
和
合稱“三蘇”。(
2
分)
22
.對(duì)“與可以墨為竹,視之良竹也”一句的大意理解正確的是( 。
2
分)
A
.與可把墨做成了竹子,一看就真是好竹子
B
.與可用墨水畫竹子時(shí),參照好的竹子描摹
C
.與可用墨畫出的竹子,看樣子確像真竹子
D
.與可認(rèn)為用墨畫竹子,就能夠畫出好竹子
23
.“客”認(rèn)為與可墨竹的藝術(shù)價(jià)值在于( 。
2
分)
A
.受命于天,賦形于地
B
.研青松之煤,運(yùn)脫兔之毫
C
.曲直橫斜,?纖庳高
D
.窮造物之潛思,賦生意于崇朝
24
.與可說“夫予之所好者道也”,其中的“道”可以概括為(
2
分)
⑴全身心投入竹的世界;
⑵
;
⑶
。
25
.文末一段包含了深刻的道理,請(qǐng)從兩個(gè)角度加以評(píng)析。(
4
分)
參考答案: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
21
—
25
題。(
12
分)
21
.蘇洵
蘇軾
22
.
C
23
.
D
24
.⑵全面觀察;⑶深入體會(huì)
25
.要點(diǎn):內(nèi)容上再次點(diǎn)題,總結(jié)與可畫竹經(jīng)驗(yàn);表達(dá)上以庖丁解牛、輪扁斫輪做類比,說明藝術(shù)之“道”相通的道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499554.html
相關(guān)閱讀:《趙儼,字伯然》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中文言文閱讀《趙普》附答案及翻譯
《秦士錄》閱讀答案(附翻譯)
文言文閱讀: 范廣,遼東人
《豆盧寧》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