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歐陽子曰:“
小人欲空人之國,必進(jìn)朋黨之說。”
嗚呼,國之將亡,此其征歟?禍莫大于權(quán)之移人,而君莫危于國之有黨。有黨則必爭,爭則小人者必勝,而權(quán)之所歸也,君子安得不危哉!何以言之?君子以道事君,人主必敬之而疏。小人唯予言而莫予違,人主必狎之而親。疏者易間,而親者難睽也。而君子者,不得志則奉身而退,樂道不仕。小人者,不得志則僥幸復(fù)用,唯怨之報。此其所以必勝也。
且夫君子者,世無若是之多也。小人者,亦無若是之眾也。凡才智之士,銳于功名而嗜于進(jìn)取者,隨所用耳。孔子曰:“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未必皆君子也。冉有從夫子則為門人之選,從季氏則為聚斂之臣。唐柳宗元、劉禹錫使不陷叔文之黨,其高才絕學(xué),亦足以為唐名臣矣。昔欒懷子得罪于晉,其黨皆出奔,樂王鮒謂范宣子曰:“
盍反州綽、邢蒯?勇士也。”
宣子曰:“
彼欒氏之勇也,余何獲焉!”
王鮒曰:“
子為彼欒氏,乃亦子之勇也。”
嗚呼,宣子蚤從王鮒之言,豈獨獲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變哉!
愚以謂治道去泰甚耳。茍黜其首惡而貸其余,使才者不失富貴,不才者無所致憾,將為吾用之不暇,又何怨之報乎!人之所以為盜者,衣食不足耳。農(nóng)夫市人,焉保其不為盜?而衣食既足,盜豈有不能返農(nóng)夫市人也哉!故善除盜者,開其衣食之門,使復(fù)其業(yè)。善除小人者,誘以富貴之道,使隳其黨。以力取威勝者,蓋未嘗不反為所噬也。
曹參之治齊曰:“
慎無擾獄市。”
獄市,奸人之所容也。知此,亦庶幾于善治矣。奸固不可長,而亦不可不容也。若奸無所容,君子豈久安之道哉!牛、李之黨遍天下,而李德裕以一夫之力,欲窮其類而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禍也。奸臣復(fù)熾,忠義益衰。以力取威勝者,果不可耶!愚是以續(xù)歐陽子之說,而為君子小人之戒。 (選自《蘇軾文集》,有刪節(jié))
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國之將亡,此其征歟 征:爭奪 B
.疏者易間,而親者難睽也 睽:背離
C
.愚以謂治道去泰甚耳 泰:安定 D
.誘以富貴之道,使隳其黨 隳:毀壞
7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虛詞,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
.禍莫大于權(quán)之移人 又何怨之報乎
B
.彼欒氏之勇也,余何獲焉 農(nóng)夫市人,焉保其不為盜
C
.昔欒懷子得罪于晉,其黨皆出奔 開其衣食之門,使復(fù)其業(yè)
D
.君子以道事君 愚是以續(xù)歐陽子之說
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⑴
凡才智之士,銳于功名而嗜于進(jìn)取者,隨所用耳。 (3
分)
⑵
嗚呼,宣子蚤從王鮒之言,豈獨獲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變哉! (3
分)
⑶
欲窮其類而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禍也。 (4
分)
9
.蘇軾認(rèn)為君王防治朋黨之禍應(yīng)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請簡要概括。 (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6
.(3
分)A
(征:預(yù)兆)
7
.(3
分)C
(都是代詞。A
項,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B
項,語末助詞/
表疑問;D
項,用/
因為)
8
.⑴
(3
分)大凡對獲取功名有急切之心并對進(jìn)取特別喜歡的有才學(xué)智慧的讀書人,就聽任、重用他們罷了。 評分建議:“
銳”
、句式、語句通順各 1
分。
⑵
(3
分)哎,范宣子如果早聽從王鮒的話,難道只是獲得這兩個義勇的人?況且哪里會有“
曲沃之變”
啊? 評分建議:“
蚤”
、句式、語句通順各 1
分。
⑶
(3
分) 想將他的同黨追究到底并且達(dá)到使他們一定處于死地的目的,這恐怕是(自己)還來不及轉(zhuǎn)身就遭遇仇人禍患的原因。 評分建議:“
窮”
、“
所以”
、“
罹”
、語句通順各 1
分。
9
.(3
分)①
遠(yuǎn)離小人,重用人才;②
懲治首惡,寬容從犯(或:不憑借強(qiáng)力獲取威望)。
評分建議:答對一點 2
分,答對兩點 3
分,意思對即可;如只抄原文,得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1056.html
相關(guān)閱讀:“程師孟,字公辟,吳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楚子圍宋》閱讀答案及翻譯
“使治亂存亡若高山之與深溪”閱讀答案
《孫傅,字伯野》閱讀答案及翻譯
《復(fù)魯?非書》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