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泉
教育公平在現(xiàn)代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追溯這—價值艦念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無論是西方文明的奠基人——古希臘哲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是東方文明的圣人孔夫子,者附巴“教育公平”、“法律保證公民的教育權(quán)利”、“有教無類”作為人類理想社會的基礎,但這一先人的理想,在近現(xiàn)代才開始成為社會變革目標;各國已為此付出了幾十甚至一百多的努力。
美國建國后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努力歷經(jīng)多,大的舉措就有公立學校運動、進步教育運動和免費學校運動等;日本的國民教育公平也經(jīng)過了近現(xiàn)代一百多的完善;以色列把教育公平作為立國之本。
而在中國兩千多的歷史長河中,號稱尊孔的歷代朝廷都沒拿教育公平當回事,辦學、讀書多是民間行為一一私塾,學習是個人博取功名的私事,這一思維影響至今。國民教育制度的引入始自晚清,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得以大規(guī)模實施。社會動蕩使得這—努力充滿坎坷,縱有長足進展,仍與發(fā)達國家的情況有很大差距,我們對實現(xiàn)教育公平所需作出的不懈努力要有準備。
可見,實現(xiàn)教育公平除了革新制度外,還需要教育乃至社會意識、理念的更新。愛每一個學生說易做難,不要說嫌貧愛富有違師德,就是把孩子分成聰明孩子、笨孩子,乖孩子、調(diào)皮蛋,好孩子、壞孩子也有悖于公平理念。筆者曾讀到一篇教育言論,提及“如果一個孩子不擅長琴棋書畫,但是他道德完備,就不是一個好孩子嗎?”筆者想再問,如果一個孩子道德不完備,他就不是好孩子啦?道德完備能作為苛求孩子的標準嗎?未成的孩子,調(diào)皮、多動、搞惡作劇、不知深淺都是正常的,否則還黑教育干什么?把孩子從小就分層劃等,那些被認為是笨孩子,不聽話的孩子,老師不喜歡的孩子,成績不靠前、升學無望的孩子,從小就得不到公正待遇,就被邊緣化,甚至被排出主流,這對孩子的成長乃至人生的戕害,對社會造成的隱患都是不可小視的。
實現(xiàn)教育公平也不是教育界一家的責任,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的大背景。當如果沒有民權(quán)運動的風起云涌,沒有馬丁
-
路德·金牧師等志士付出血的代價,美國消除學校種族隔離制度就很難成功。同樣道理,當今中國實現(xiàn)教育公平,也離不開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尊重勞動者等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系統(tǒng)工程。改革就意味著機會、資源的再分配,必然觸動原有的利益格局。這就離不開公眾的支持。筆者曾發(fā)問,為什么許多家長抬頭痛罵應試教育折磨孩子,低頭又領著孩子報班加課,去鉆營加分的門道?一位高學歷的輕媽媽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有什么奇怪的,我們不兢是這樣上來的嗎?!”這類思維不破除,改革的進程不會一帆風順。
(摘自《教育的細節(jié)一一陳寶泉教育評論集》,天津大學出版社
1
月版,有刪改)
10
.下列關(guān)于“教育公平”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項是(
3
分)
A
.“教育公平”這一話題由來已久,在現(xiàn)時中國顯得尤為重要,且意義深遠。
B
.我國在大規(guī)模實施國民教育制度方面起步較晚,因而在教育公平方面有所缺失。
C
.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尊重勞動者是當今中國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D
.改革必然觸動原有的利益,公眾的支持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唯一途徑。
11
.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作者認為每個學生應享有怎樣的教育公平權(quán)利?請簡要概括。(
3
分)
12
.從文中看,作者認為實現(xiàn)教育公平需要從哪幾方面共同努力?請簡要概括。(
3
分)
參考答案:
10
.
A
(
B
強加因果;
C“
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尊重勞動者
”
是社會大背景的一部分,不屬于
“
教育公平
”
的范疇
;D“
公眾的支持
”
不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唯一途徑)
11
.
①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法律保證公民的教育權(quán)利;
②
不論貧富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權(quán)利;
③
不論層次享有公正平等接受教育的待遇。(每點
1
分)
12
.
①
需要社會制度的革新,
②
需要教育乃至社會意識、理念的更新,
③
需要社會環(huán)境的大背景支持。(每點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1869.html
相關(guān)閱讀:《創(chuàng)新與想象 王生平》閱讀答案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閱讀答案
《警惕視覺文化對美育的負面影響》閱讀答案
選自劉承華《中國藝術(shù)的“月神”精神與“玩味”思維》閱讀
《網(wǎng)絡文學的新貢獻》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