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題。
張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啟二,遼東西盡失,廷議急邊才,擢山東僉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備道。關(guān)外難民云集,春運籌有方,事理而民不病。累轉(zhuǎn)副吏、參政,仍故官。七,哈刺慎部長汪燒餅者,擁眾窺桃林口,春督守將擒三人。燒餅叩關(guān)愿受罰,春等責數(shù)之,誓不敢叛。崇禎元,兵部尚書王在晉惑浮言,劾春嗜殺。春具揭辯,關(guān)內(nèi)民亦為訟冤。在晉復劾其通閹克餉,遂削籍,下法司治。明,法司言春被劾無實,乃釋之。三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備參議。春言:“臣身已許此城,不敢少規(guī)避。但必求濟封疆,此臣區(qū)區(qū)之忠,所以報圣明而盡臣職也。”因言兵事不可預泄,乞賜陛見,面陳方略,帝許之。既入對,帝數(shù)稱善,進春參政。已而偕諸將收復永平諸城,論功加太仆少卿,仍
?
兵備事,候巡撫缺推用,以無援于朝也。永平當兵燹之余,閭閻困敝,春盡心撫恤,人益懷之。四八月,大清兵圍大凌河新城,命春監(jiān)總兵吳襄、宋偉軍馳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長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萬騎來逆戰(zhàn)。春營被沖,諸軍遂敗,襄先敗,春復收潰眾立營。時風起,春命縱火,風順,火甚熾,天忽雨反風,士卒焚死甚眾。少頃雨霽,兩軍復鏖戰(zhàn),偉力不支亦走。春及參將張洪謨、楊華征,游擊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
被執(zhí)。諸人見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禮,春獨植立不跪。曰:“忠臣不事二君,禮也。我若貪生,亦安用我!”令剃發(fā),不從。居古廟,服故衣冠,迄不失臣節(jié)而死。
(節(jié)選自《明史-
張春傳》)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事理而民不病
。豪Э。 B
.春等責數(shù)之
數(shù):屢次。
C
.春具揭辯
具:寫。 D
.大清兵以二萬騎來逆戰(zhàn)
逆:迎。
5.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屬于張春守職盡忠的一組是(
)(3
分)
①
關(guān)外難民云集,春運籌有方②
臣身已許此城,不敢少規(guī)避。
③
既入對,帝數(shù)稱善④
仍?兵備事,候巡撫缺推用
⑤
閭閻困敝,春盡心撫恤⑥
襄先敗,春復收潰眾立營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張春才能出眾,常常臨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為兵備參議,曾向皇帝面陳方略;大凌河之戰(zhàn),他奉命監(jiān)軍奔馳救援,竭忠盡智。
B
.張春體恤百姓,深受愛戴。關(guān)外難民云集,他治理籌劃,兵火之后永平街巷破敗,他盡心安撫百姓,所以被彈劾時,百姓都為他訴冤。
C
.張春報效國家,不計榮辱。擔任兵備道,他政績很好但無大的升遷,曾被誣下獄又獲釋起用,無論境遇如何,都對國事盡心盡力。
D
.張春忠于國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戰(zhàn)中,軍營被沖,諸軍潰敗,張春率領(lǐng)剩余兵眾立營再戰(zhàn);被俘后不下跪不剃發(fā),最終守節(jié)而死。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但必求濟封疆,此臣區(qū)區(qū)之忠,所以報圣明而盡臣職也。
(2
)居古廟,服故衣冠,迄不失臣節(jié)而死。
參考答案:
4
.(
3
分)
B
(數(shù):責備,列舉罪狀)
5
.(
3
分)
C
(
③
說明張春的軍事謀略很受贊賞,
④
是說張春的官職變遷情況)
6
.(
3
分)
B
(關(guān)內(nèi)百姓為他訴冤在“王在晉劾春嗜殺”之后)
7
.(
10
分)(
1
)只是一定要做些對邊疆有益的事情,這是我誠摯的忠心,是用來報效皇上并且盡自己的職分的。(譯出大意給
2
分;
“濟”“區(qū)區(qū)”“所以”
三處,每譯對一處給
1
分)
(
2
)(張春)在古廟居住,穿戴著原來的衣帽,最終不喪失臣子的氣節(jié)而死。(譯出大意給
2
分;
“服”“故”“迄”
三處,每譯對一處給
1
分)
參考譯文:
張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啟二,遼東、遼西全部失守,廷臣集議急需衛(wèi)邊之才,把他提升為山東僉事,永平、燕建二路的兵備道。關(guān)外難民云集,張春籌劃有方略,事情理順了百姓不困苦。屢次轉(zhuǎn)任副吏、參政,仍任原官。天啟七,哈剌慎部長汪燒餅帶領(lǐng)他的徒眾到桃林口刺探,張春指揮守將擒獲三個人。汪燒餅叫開關(guān)門愿意受罰,張春等人責備他,汪燒餅等發(fā)誓不敢背叛。崇禎元,兵部尚書王在晉被流言迷惑,彈劾張春好殺人。張春寫出揭帖辯駁,關(guān)內(nèi)的百姓也為他訴冤。王在晉又告發(fā)他勾結(jié)宦官克扣糧餉,因而被革職,交給司法官審判。次,司法官說張春被告發(fā)的罪行沒有實據(jù),于是釋放了他。崇禎三正月,永平失守,起用張春為永平兵備參議。張春說:“我已經(jīng)把自己交給這座城池,不敢絲毫有所逃避。只是一定要做些對邊疆有益的事情,這是我誠摯的忠心,是用來報效皇上并盡自己的職分的。”于是說軍事機密不可泄露,請求皇帝召見,當面陳述用兵策略,皇帝答應(yīng)了他。進殿對答后,皇帝多次稱好,升他任參政。不久他偕同眾將收復了永平等城,按功勞加官太仆少卿,仍然掌管兵備之事,等候巡撫有缺才推舉補用,因為他在朝廷沒有靠山。永平在兵火之后,街巷破敗,張春盡心安撫,百姓更加感激他。崇禎四八月,清兵包圍了大凌河新城,皇帝命令張春監(jiān)督總兵吳襄、宋偉的部隊飛馳救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3897.html
相關(guān)閱讀:《觀巴黎油畫記》閱讀答案
《游龍鳴山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浦陽鄭君仲辨》閱讀答案及翻譯
“元載,鳳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遍喿x答案及譯文
《送宜黃何尉序》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