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題(
9
分)
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宣泄情緒的作用,但為什么說悲劇緩和情緒凈化心靈的力量最大呢?這是因為悲劇所描述的事件是非常規(guī)性的、非預料性的或最具生存威脅性的,在這些事件中令人體驗到痛苦、壓抑、恐懼等強烈的情緒騷動。而這種情緒一旦得到表達,就會給人如釋重負的暢快感。
凈化作用的理論基礎和導向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其一系列核心概念,如象征、轉移、投射等,都來自精神分析理論。20
世紀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
,尤其是心象(mental imagery)
和夢中的映像進行精神分析。藝術治療由此得到借鑒,因為通過直覺式的心象來引發(fā)來訪者進行思考和自我分析,往往可以牽引出其潛意識中的不被察覺到的思想內容,并將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和欲望得到充分的釋放,把過去的一些存在錯誤認知的經驗加以澄清。在將意念化為具體形象的過程中,傳遞出個人目前的需求與情緒,經過分享與討論,使其人格變得統(tǒng)合。可以說,藝術治療關心的是個人的內在經驗而非最后的產品。
與“
凈化”
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的概念就是“
情緒”
。“
情緒”
是由獨特的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等三種成分組成的。例如,當人面臨災難時,迫近的危險引發(fā)他逃避的本能沖動,而他內心經驗著恐懼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他逃避災難的本能沖動的標志。故麥克
情緒”
是“
本能沖動起作用的標志。”
一切情緒都伴隨著一定的肌肉和器官的變動,如四肢的活動、呼吸、血液循環(huán)和腺分泌的改變。這類變動通常被稱作情緒的“
表現”
。這種“
表現”
使得潛在的能量得到了釋放,因而使得情緒得以緩和。因此,情緒的緩和不過是情緒的表現。情緒并不總能得到表現,本能沖動有時被相反的沖動抑制,或者被社會力量壓抑。本能沖動被壓抑后,其潛在能量就會郁積起來,以至對心靈造成—
種痛苦的壓力,在較嚴重的情況下,壓抑有可能引起各種精神病癥。但是壓抑力量一旦被解除,郁積的能量就可以暢快的排出,在各種肌肉活動中得到宣泄,其結果是由于緊張狀態(tài)的緩和而體驗到一種快感。
在現實中,這種求生沖動的目的往往被不可把握的條件所壓抑而得不到滿足,或者一個欲望剛得到滿足,新的欲望便接踵而來,使生命處在新的不滿之中,因此生命力不斷受阻,這成了痛苦的源泉。因而,可以說悲劇在對這種生命力受阻的暴露中,使生命力的發(fā)揮改變了方向,從朝向固定的滿足欲望的目標的努力,變成沉思這一努力的失敗和發(fā)泄受挫的痛苦。因而被阻止的力得以變相的釋放或宣泄,這時主體在外在方面看起來似乎無能為力,但在精神上卻達到了一種超越、解脫。
美國加州大學
8.
下列對悲劇凈化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悲劇凈化借助悲劇這種非常規(guī)性的、非預料性的或最具生存威脅性的文學樣式,解除人的恐懼、緊張等心理。這種療法關心的是個人的內在經驗而非最后的產品。
B
.悲劇凈化就是通過直覺式的心象來引發(fā)來訪者進行思考和自我分析,牽引出其潛意識中的思想內容,經過澄清、分享與討論,所以其人格變得統(tǒng)合。
C
.悲劇凈化使被不可把握的條件阻止的力得以變相的釋放或宣泄,這時主體在外在方面無能為力,但在精神上卻達到了一種超越、解脫。
D
.悲劇凈化作用的理論基礎和導向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凈化理論使用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如象征、轉移、投射等,都來自精神分析理論。
9.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悲劇能在緩和情緒凈化心靈方面發(fā)揮巨大作用,是因為悲劇能緩解人體驗到的痛苦、壓抑、恐懼等強烈的情緒騷動,給人如釋重負的暢快感。
B
.人的本能沖動被自己的或社會的力量壓抑后,其潛在能量就會郁積起來,以至對心靈造成—
種痛苦的壓力,時間久了,壓抑有可能引起各種精神病癥。
C
.情緒一般伴隨著一定的肌肉和器官的變動,如四肢的活動、呼吸、血液循環(huán)和腺分泌的改變,都由獨特的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
D
.悲劇在對生命力受阻的暴露中,使生命力的發(fā)揮改變了方向,從朝向固定的滿足欲望的目標努力。因而,莫雷爾教授認為悲劇這種文學樣式同精神病醫(yī)師用于臨床的治療手段基本相似。
10.
根據文意,你認為把悲劇作為心理治療的手段時,可能存在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8.D
(A
、“
悲劇凈化借助悲劇這種非常規(guī)性的、非預料性的或最具生存威脅性的文學樣式”
錯,“
非常規(guī)性的、非預料性的或最具生存威脅性的”
修飾的是悲劇故事,而不是悲劇這種文學樣式,張冠李戴。B
、“
所以其人格變得統(tǒng)合”
錯,應該是“
最終使其人格變得統(tǒng)合”
。C
、“
這時主體在外在方面無能為力”
錯,應該是“
這時主體在外在方面看起來似乎無能為力”
。)
9
.A
(B
、“
時間久了”
有誤,原文是“
在較嚴重的情況下”
,這兩個概念不對等,曲解文意。C
、“
情緒一般伴隨著一定的肌肉和器官的變動”
錯,應為“
一切情緒都伴隨著一定的肌肉和器官的變動”
。D
、應該是“
悲劇在對生命力受阻的暴露中,使生命力的發(fā)揮改變了方向,從朝向固定的滿足欲望的目標努力,變成沉思這一努力的失敗和發(fā)泄受挫的痛苦”
)
10
.可能的問題示例:
①
這種心理治療的療效到底有多大?(或者是否可以治療更多的心理疾。浚
②
這種治療 手段能不能大眾化?
(說明:①
根據原文“
悲劇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這個作用”
,“
在一定程度上”
,那就說明它的療效有待實踐證明。②
是根據常識,悲劇不是大眾化的文學樣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7819.html
相關閱讀:閱讀《中國傳統(tǒng)處世之道的文化性格(節(jié)選)》
《現實主義的生命力》閱讀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題:美與丑之外,對立而可混合或互轉的還有崇高和秀
評新版《紅樓夢》閱讀答案
《文學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