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論快樂(節(jié)選) 錢鐘書》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置 7 題。 論快樂(節(jié)選) 錢鐘書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予。幾分鐘或者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7
題。
15.請根據文意簡要分析“快樂”與“痛苦”的異同點。(6分)
16.文中說“發(fā)現(xiàn)了精神是一切快樂的根據,從此痛苦失掉它們的可怕,肉體減少了專制”,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17.中央電視臺曾有“你幸福嗎”的隨機訪問,這樣的訪問有什么缺陷?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認識。(6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21
.作者在第一段旁征博引意在說明什么?(2
分)
22

“快樂的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
一句,說明了什么道理?這樣表述有何好處?(4
分)
(1
)說明的道理:
(2
)表述的好處:
23
.把“快樂”分為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作者認為這是“糊涂的分析”,其原因是什么?(3
分)
24
.你對最后一段中的畫線句子是怎樣理解的?(3
分)
論快樂(節(jié)選)
錢鐘書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予。幾分鐘或者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著許多痛苦。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
——
這三句
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在我們追求和等候的時候,生命又不知不覺地偷度過去?鞓返囊T,不僅像電兔子和方糖,使我們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釣鉤上的魚餌,竟使我們甘心去死。這樣說來,人生雖痛苦,卻不悲現(xiàn),因為它終抱著快樂的希望。為了快活,我們甚至于愿意慢死。
把快樂分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刺激。小孩予初生了下來,吃飽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雖然它身體感覺舒服。緣故是小孩子時的精神和肉體還沒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狀態(tài)。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時的宴席,隨它怎樣烹調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
發(fā)現(xiàn)了快樂由精神來決定,人類文化又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個道理,和發(fā)現(xiàn)是非善惡取決于公理而不取決于暴力,一樣重要。公理發(fā)現(xiàn)以后,從此世界上沒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發(fā)現(xiàn)了精神是一切快樂的根據,從此痛苦失掉它們的可怕,肉體減少了專制。精神的煉金術能使肉體痛苦都變成快樂的資料。于是,燒了房子,有慶賀的人;一簞食,一瓢飲,有不改其樂的人;千災百毒,有談笑自若的人。所以我們前面說,人生雖不快樂,而仍能樂觀。譬如從寫《先知書》的所羅門直到做《海風》詩的馬拉梅,:郎覺得文明人的痛苦,是身體困倦。但是偏有人能苦中作樂,從病痛里濾出快活來,使健康的消失有

種賠償。蘇東坡詩就說: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對于這種人,人生還有什么威脅
?
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的最大勝利。
15
.下列有關

快樂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
A
.對快樂的向往和追求成為人生的動力,它可以使人忍受痛苦,保持樂觀。這種向往和追求貫穿整個人類的歷史。
B
.雖然肉體上受到了舒服痛快的物質刺激,人們能感到快樂,但是一切快樂的享受都是屬于精神的。
C
.精神可以戰(zhàn)勝物質,所以面對

一簞食,一瓢飲

的清貧、

千災百毒

的苦難,有人毫不計較,依然保持著一份樂觀。
D
.寫《先知書
)
的所羅門、寫《海風》詩的馬拉梅,以及蘇東坡,都能從痛苦中尋找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堋?br />16


發(fā)現(xiàn)了快樂由精神來決定,人類文化又進一步。

作者認為進步在什么地方
?(6

)
17
.選文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試舉兩種不同的論證方法,結合例句,分析其作用。
(6

)
參考答案:
15.D(所羅門和馬拉梅不是。)
16.①肉體痛苦不再可怕(或“痛苦失掉它們的可怕,肉體減少了專制’’)。②肉體痛苦可以轉化成精神快樂(或“精神的煉金術能使肉體痛苦都變成快樂的資料”,或“人能苦中作樂(或“把忍受變?yōu)橄硎?rdquo;)。(每點3分,共6分)
17.①舉例論證(或“事實論證”)。②比喻論證。③引用論證。④假設論證。(所舉例子論證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每例3分,兩例6分;兩例論證方法重復算一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7823.html

相關閱讀:節(jié)選自徐肖楠《中國經驗的嶺南文化關系》閱讀
《長城的象征意義與歷史作用》閱讀答案
《建筑的閱讀(節(jié)選)》閱讀答案
《秦檜跪像變站像》閱讀答案
《散文的文體提純要徹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