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南懷瑾《莊子?逍遙游》講記(節(jié)選)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莊子逍遙游》講記(節(jié)選) 南懷瑾 第六種人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第七種人妙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彼且惡乎待哉 ? ① 這種人沒有看見過,不過滿地都 《莊子·逍遙游》講記(節(jié)選)
南懷瑾
第六種人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第七種人妙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彼且惡乎待哉?

這種人沒有看見過,不過滿地都是,他是大乘境界。“乘”的是什么?
“乘”的是“天地之正氣”,氣是我加上的。什么叫“正”?
我們坐著也很正,并不歪啊,也算“乘天地之正”吧?
要參!勉強套用孟子一句話,就是“浩然之氣”,即天地正氣。這一類人也不要飛,也不要作怪,普普通通。“而御六氣之辯,”哪六種氣呢?
有兩種說法:拿中國的醫(yī)學來講,陰陽風寒暑濕六種氣;還有一種說法,《易經(jīng)》 的十二辟卦把一分成十二個月,六個月屬陰,六個月屬陽。由乾坤兩卦開始變化,五天一候,三候一氣,六氣一節(jié),所以一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氣候變化都不同,影響我們的生命活動,因此而產(chǎn)生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如果有修養(yǎng)的人懂得了修道,物理世界起什么變化,他心理和生理都會有所準備,因為他本身“乘天地正氣”,有了很高的修養(yǎng)功夫,他就不受物理世界的支配,而且可以支配物理世界,就可以駕御控制“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好玩,—切都在游戲三昧中,優(yōu)哉游哉。游到哪里呢?
游到“無窮”,無量無邊的時間空間不能限制他,因為他已經(jīng)超越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
“彼且惡乎待哉?
人生提升到這樣一個境界,是絕對的,沒有什么相對。等于佛家釋迦牟尼佛生下來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不是指釋迦牟尼這個人,并不是指這個小我,而是說人的生命有一個“大我”,超然而獨立,超越了物理世界。莊子是用另一個方法來表達“惡乎待哉”?
宇宙間一切都是相對的,要超越了一切物質(zhì)世界,才能達到真正的絕對。
莊子所講的大乘境界,什么道理呢?
這里我們姑且安一個佛學名稱:“真俗不二。”“真”是真諦,“俗”是俗諦。不要離開現(xiàn)實的世界,他自己就超越了這個現(xiàn)實,世間與出世間“不二”,“不二”就是不二法門,就是“一”。那么怎樣才能做得到“真俗不二”呢?
下面莊子點題了: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②
這是老子講的真正的“無為”,不過老子只講原理、原則。莊子提到了“至人”;“至者,到也。”人要是做人做到了頭,能把握自己的生命,叫“至人”。如果我們沒有做到,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不算“至人”。怎么才能成為“至人”呢?
“無我”。“至人無己”,沒有我自己。這個難了,人生要達到無我很不容易。睡覺睡著了不叫無我,那叫昏頭;死了的人可以做到無我,那不算。我們坐在這里活著的人,誰能做到無我?
無我不光是理論,它也是工夫啊!
什么工夫呢?道家講:能夠“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才能做到“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比“至人”更進一步的是“神人”。我們這里參考佛學思想,到達天地以上菩薩境界,叫“無功用地”,一切都無所用功了。也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為”。無論上帝也好,耶穌也好,菩薩也好,他救了世界的眾生,人看不到他的功勞。他并不認為自己有功勞,也不需要人跪下來禱告禮拜感謝,他覺得你應該感謝自己,與他毫無關(guān)系。真到了“神人”,是“無功”,無功之功是為大功,如同太陽一樣,永遠給天下光明,而不需要任何感謝。 “圣人無名。”叫“圣人”只是勉強加一個代號,真正的“圣人”,他不需要“名”。世界上圣人菩薩很多,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社會上很多普通的人,做了好事,甚至做了很了不起的事,別人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常看到“圣人”,而且是真的“圣人”。像我們這些只是“剩人”,多余的人。
莊子提出了第七種人,這是真正的榜樣,比那些飛起來的神仙高得多了。但是他在哪里呢?在最平凡當中!
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平凡。所以了不起的人在哪里找?
就在現(xiàn)實世界最平凡中去找。因為“圣人無名”嘛。菩薩、神人絕不掛一個招牌說我是菩薩,我是神人,如果掛招牌,那是廣告公司的事情,與他沒有關(guān)系。這是《逍遙游》的第四個重點,“人化”。人化有三個原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尤其明白了“圣人無名”這一句,我們就可以了解老子所講的“圣人不死,大盜不止。”一般人粗淺地讀過去了,認為老子是罵圣人,不錯,是罵圣人,罵哪一種圣人?
其實老子罵的是標榜自己是圣人的圣人。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絕不承認自己是圣人。如果覺得自己有道,那是貼標語,喊口號,沒有用的,這已經(jīng)不是圣人了。所以,“圣人無名”。無所謂圣人不圣人,最偉大的在最平凡里頭,能夠做到真正的平凡,“無己”、“無功”、“無名”,功蓋天下而自己覺得沒有做過事,道德修養(yǎng)才能達到圣人的境界。
[
注解]
①至于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仰賴什么呢、谝虼苏f,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yè),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圣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15.(1)
找出文中能夠闡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的關(guān)鍵語句。(2
)請根據(jù)文章對第七種人的闡釋及開頭段的表述推測“第六種人”可能是怎樣的人?(6
分)




16.
這篇演講稿的主要內(nèi)容是



語言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



(6
分)
17.
你認為現(xiàn)時代什么樣的人已達到或可能達到“圣人的境界”,并簡述理由。(6
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
15.
(6
分)(1
)他就不受物理世界的支配,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好玩,—切都在游戲三昧中,優(yōu)哉游哉,可以支配物理世界,無量無邊的時間空間不能限制他,因為他已經(jīng)超越了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3
?)(2)
第六種人是挨近“妙”的人,層次上稍低于第七種人,對人生有所待,對功名利祿有所求,但不會完全被左右。(3
?)
16
.具體闡釋第七種人的特征,并解答怎樣能夠成為第七種人(3
?);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富含哲理性。(3
?)
17.
已達到者如真正的佛教徒、為人類而工作的科學家、思想家等;可能達到者如知識分子、淳樸的工人、農(nóng)民等。理由可以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也可自己發(fā)揮作答。(6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7836.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生需要這樣一次旅行》閱讀答案
《中國原生文明的創(chuàng)新性(節(jié)選)》閱讀答案
《山寨版“獅身人面像”的警示》閱讀答案
《略談敦煌藝術(shù)的意義與價值》閱讀答案
《創(chuàng)新與想象 王生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