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載一圣,猶旦暮也;五百一賢,猶比膊也。
”
言圣賢之難得,疏闊如此。倘遭不世
“
無友不如己者。
”
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xiāng)異縣,微借風(fēng)聲,延頸企踵,甚于饑渴。校其長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
用其言,棄其身,古人所恥。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zé)。
梁孝元前在荊州有丁覘者洪亭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孝元書記一皆使之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
“
君王比賜書翰,及寫詩筆,殊為佳手,姓名為誰?那得都無聲問?
”
編以實答。子云嘆曰:
“
此人后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
”
于是聞?wù)呱詮?fù)刮目。稍仕至尚書儀曹郎,末為晉安王侍讀,隨王東下。及西臺陷歿,簡牘湮散,丁亦尋卒于揚州;前所輕者,后思一紙,不可得矣。
(選自《顏氏家訓(xùn)·
慕賢第七》)
8.
對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
但
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
但:只、只是
B
.
何況操
履藝能,較明易習(xí)者也
操:持、拿
C.
君狎
之,不納其諫
狎:
親近而不莊重
D.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
肆:店鋪
9.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A.
言圣賢之
難得,疏闊如此。
B.
墨子悲于染絲,是之
謂矣
C.
不可竊人之
美,以為己力
D.
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
室
10.
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屬于“慕賢”理由的一組是
①
流離播越,聞見已多
②
所與款狎,熏漬陶染
③
孔子曰:“
無友不如己者。”
④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
⑤
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顯稱之
⑥
前所輕者,后思一紙,不可得矣。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1.
斷句翻譯(12
分)
⑴
用“/”
符號給下面文段斷句(3
分)
梁孝元前在荊州有丁覘者洪亭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孝元書記一皆使之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
⑵
翻譯下面的句子(9
分)
①
倘遭不世
②
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zé)。
③
此人后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7915.html
相關(guān)閱讀:《論貴粟疏 西漢?晁錯》閱讀答案
《子貢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遍喿x答案(附翻譯)
“楚元王交,字游”閱讀答案及翻譯
《后漢書?魯恭傳》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