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莊子·逍遙游》中有一段似實而虛的描述:
“今子(
惠子)
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
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
《逍遙游》)
惠子有一棵大樹,因它長得不合規(guī)矩而以為無用。但在莊子看來,大樹既成大樹,就讓它在“無何有”“廣莫”的曠野自由生長,人徜徉或躺臥樹下,可做精神上的“逍遙”,而大樹也不會有遭受砍伐的“困苦”。
(1)
文中的“大樹”指什么?(2
分)
答:
(2)
這段文字給你怎樣的啟悟?請結(jié)合“逍遙游”的思想進行探討。(150
字左右)(7
分)
答:
19
.(1)
指看似無用卻堪為大用的事物。(2
分)(2)
答案要點:莊子對于器用的無用之大用的哲學思想,強調(diào)的是不求為現(xiàn)世所用,而求“逍遙游”,實現(xiàn)物我的超越;莊子超越物類而“逍遙游”的人生態(tài)度,是隨順自然而進入一種精神自在境界的表現(xiàn);等。(
談好一種啟悟即可)(7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09370.html
相關(guān)閱讀:《羅亨信,字用實》閱讀答案及譯文
《李沆,字太初》閱讀答案及翻譯
《答李翊書 韓愈》閱讀答案及譯文
“盛應期,字思徵,吳江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中文言文閱讀《范廣》附答案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