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曹州離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為左武侯大將軍。密后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國,績猶據(jù)密舊境十郡之地。武德二,謂長史郭孝恪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xiàn)之,則是利主之?dāng)。詾榧汗,以邀富貴,是吾所恥。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xiàn),此則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
”乃遣使啟密。使人初至,高祖聞無表,惟有啟與密,甚怪之。使者以績意聞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拜蔡州總管,賜姓李氏,附屬籍于宗正。封其父蓋為濟(jì)陰王,固辭王爵,乃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尋加績右武侯大將軍。及李密反叛伏誅,績發(fā)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高祖遂歸其尸。于是大具威儀,三軍縞素,葬于黎陽山。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尋為竇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歸京師。從太宗征王世充、竇建德,平之。貞觀元,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號為稱職,突厥甚加畏憚。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zhèn)撫邊境惟遠(yuǎn)筑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績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遠(yuǎn)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shù)千里長城也?
”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績?yōu)殚L史,累封英國公。在并州凡十六,召拜兵部尚書,兼知政事?儠r遇暴疾,驗方云須灰可以療之,太宗自剪須為其和藥?冾D首見血,泣以陳謝。太宗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十七,高宗居春宮,轉(zhuǎn)太子詹事,加特進(jìn),仍知政事。太宗又嘗宴,顧績曰:“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公往不遺于李密,今豈負(fù)于朕哉!
”績雪涕致辭,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兠啃熊,用師籌算,臨敵應(yīng)變,動合事機。自貞觀以來,討擊突厥、頡利及薛延陀、高麗等,并大破之。太宗嘗曰:“李靖、李績二人,古之韓、白、衛(wèi)、霍豈能及也!
” (
選自《貞觀政要》)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今宜具
錄州縣及軍人戶口
具:準(zhǔn)備
B
.尋
為竇建德所攻
尋:不久
C
.陷
于建德
陷:拘捕
D
.績雪
涕致辭
雪:擦拭
答案A
【解析】具:詳細(xì)。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固辭王爵,乃
封舒國公,
B
.豈不勝數(shù)千里長城也
?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
謝客就車
徐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
C
.附屬籍于
宗正
D
.禮成,釋服而
散
齊人勿附于
秦
有意,瞻余馬首可也
答案A
【解析】A
兩個“乃”都是副詞,于是、就;
B
項兩個“也”都是助詞,前表反問,后表判斷;
C
項都是介詞,前“到”,后“對”
D
項都是連詞,前為承接,后為假設(shè)
7.
下列用“/
”給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隋 煬 帝 不 解/
精 選 賢 良/
鎮(zhèn) 撫 邊 境/
惟遠(yuǎn) 筑 長 城/
廣 屯 將 士 以 備 突 厥 /
而 情 識 之 /
惑 一 至 于 此
B
、隋 煬 帝 不 解 精 選/
賢 良 鎮(zhèn) 撫 邊 境/
惟 遠(yuǎn) 筑 長 城 廣 屯/
將 士 以 備 突 厥 /
而 情 識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C
、隋 煬 帝 不 解 精 選賢 良 /
鎮(zhèn) 撫 邊 境/
惟 遠(yuǎn) 筑 長 城/
廣 屯 將 士/
以 備 突 厥/
而情 識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D
、隋 煬 帝 不 解 /
精 選 賢 良鎮(zhèn) 撫/
邊 境 惟 遠(yuǎn) 筑 長 城 /
廣 屯 將 士 以 備/
突 厥 而 情 識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答案:C
8.
結(jié)合文意,請你談?wù)劺羁兦嗍妨裘脑。?
分)
-----------------------------------------------------------------
答案:心存大局,重義輕利,忠心事主,能高于人。(意思相近即可)
9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⑴
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3
分)
譯:葬禮完畢,三軍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認(rèn)為李績講道義。(
大意正確1
分,補充“三軍”1
分,“義”的意動用法1
分)
⑵
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3
分)
譯:我想把幼的太子托付給人教管,考慮下來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了。(
“屬”1
分,“以孤幼”狀語后置1
分,大意正確語句通順1
分)
⑶
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4
分)
譯:不一會李績喝得大醉,太宗把自己的衣服蓋在他身上。他就是這樣地被委任信用。(
“俄”1
分,“御服”1
分,被動句式1
分,大意正確語句通順1
分)
附譯文: 李績,曹州離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候大將軍。李密后來被王世充打敗,帶領(lǐng)兵眾去歸降唐朝。李績?nèi)該?jù)有李密原來控制的10
個郡。武德二,李績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既已經(jīng)歸順大唐,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xiàn)給大唐,那就是樂于主子的失敗,來自己居功,以謀求富貴,我感到可恥,F(xiàn)在應(yīng)該完整地登錄州縣名稱和軍人戶口,一并報送魏公,由魏公自己來獻(xiàn)給朝延,這就是魏公的功勞了,不是很好嗎?
”于是派使者報送李密。使者剛到長安,唐高祖聽說沒有表奏,只有報告給李密,感到十分奇怪。使者把李績的用意奏報,高祖才很高興地說:“徐績感故主之德,給故主推功,真是純臣啊!
”任命他做黎州總管,賜姓李氏,把戶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親李蓋為濟(jì)陰王,李蓋堅決辭謝王爵,就改封舒國公,授與散騎常侍的官職。不久加授李績?yōu)橛椅浜虼髮④。到李密反叛被誅,李績?yōu)樗l(fā)喪并穿上喪服,具備君臣的禮節(jié),上表請求收葬。高祖就把李密的遺體交給他。于是他大規(guī)模地準(zhǔn)備儀仗,全軍都穿上白色的喪服,將李密安葬在黎陽山;葬禮完畢,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認(rèn)為李績真講道義。不久,受到竇建德的攻擊,李績被俘,又逃出來回到京師,跟隨太宗征討王世充、竇建德,把他們打敗。貞觀元,李績被任命為并州都督,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大家都說他稱職,突厥對他十分畏懼。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隋煬帝不懂得精選賢良、鎮(zhèn)撫邊境,只去遠(yuǎn)筑長城,派大批將士屯駐,來防范突厥,見識糊涂,竟到了這種地步。我如今委任李績鎮(zhèn)守并州,就使得突厥畏威遠(yuǎn)逃,邊塞城垣安寧,豈不勝過幾千里的長城嗎?
”后來并州改設(shè)大都督府,又任命李績?yōu)殚L史,加封到英國公。他在并州鎮(zhèn)守了16
,召回任命為兵部尚書,兼知政事。李績有次突然重病,驗方上說用胡須燒的灰可以治好,太宗親自剪下自己的胡須給他和藥。李績叩頭出血,哭著謝恩。太宗說:“我這是為社稷打算,不用感謝。”貞觀十七,高宗還在東宮時,調(diào)任李績?yōu)樘诱彩,追加特進(jìn)的待遇,仍擔(dān)任知政事。太宗又曾設(shè)宴,宴席上,太宗回頭對李績說:“我想托付幼的太子,考慮下來沒有再比你合適的人選。你過去能不忘李密,如今怎么會做對不起我的事情!
”李績擦著眼淚回話,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來。不一會李績喝得大醉,太宗把御服蓋在他身上。他就是這樣地被委任信用。李績每次行軍作戰(zhàn),用兵籌劃,臨敵應(yīng)變,都能做得很確當(dāng)。從貞觀以來,李績奉令討伐突厥頡利可汗和薛延陀、高麗等,都把他們打得大敗而逃。太宗曾說:“李靖、李績二人,古代的名將韓信、白起、衛(wèi)青、霍去病豈能比得上啊!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12481.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有三不祥》閱讀答案及譯文
高中文言文閱讀《毛遂自薦》附答案
《李苗,字子宣》閱讀答案及翻譯
《元德秀字紫芝》閱讀答案及翻譯
柳宗元《桐葉封弟辨》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