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探究性試題的思考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科學探究活動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方式,《高中化學標準》給化學探究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要讓學生通過體驗探究過程,學會探究方法,培養(yǎng)問題意識,發(fā)展探究興趣,提高探究能力,獲得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運用化學與其它學科的知識綜合分析解決一些化學問題。
  
  《2008全國高考考試大綱——理綜》“能力要求”之“實驗能力”中:(1)用正確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完成規(guī)定的“學生實驗”的能力。(2)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和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結論的能力。(3)初步處理實驗過程中的有關安全問題的能力。(4)能識別和繪制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的能力。(5)根據(jù)實驗試題的要求,設計或評價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八季S能力”中:(1)對中學化學應該掌握的內容能融會貫通。將知識點統(tǒng)攝整理,使之網(wǎng)絡化,有序地存儲,有正確復述、再現(xiàn)、辨認的能力。(2)能將化學問題分解,找出解答的關鍵。能運用自己存儲的知識,將它們分解、遷移轉換、重組,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將化學信息(含實際事物、實驗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各種信息、提示、暗示),按題設情境抽象歸納,邏輯地統(tǒng)攝成規(guī)律,并能運用此規(guī)律進行推理(收斂和發(fā)散)的創(chuàng)造能力。(4)通過分析和綜合、比較和論證,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選擇和評價的能力。(5)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shù)學問題,利用數(shù)學工具,通過計算和推理(結合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白詫W能力”中:(1)敏捷地接受試題所給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將試題所給的新信息與課內已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的能力。
  
  以上各種能力點要求結合化學基本知識、生活與生產(chǎn)、化學實驗既可以設計成多種多樣的探究型試題。探究型試題在2007年各地高考試題中探究型試題也有所出現(xiàn):廣東T22(8分)、T23(11分);上海T26;海南T17(9分);北京T27(17分);重慶T27(16分);四川T26(18分);天津T28(9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高考改革的進行,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信息搜集、現(xiàn)象觀察與數(shù)據(jù)整合與應用能力、探究能力將越來越被重視。
  
  探究型試題與常見信息題的區(qū)別:信息題一般是給出某個新知識,將自己的原有知識和題中信息相結合,正確理解、應用即可解題,關鍵點是信息的理解和應用。探究型試題涉及的知識一般為課內知識,其中注重的是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和方法,設問點可以是問題的名稱,信息、數(shù)據(jù)整合與應用,實驗過程的完善、分析、比較、評價和改進,對給出試驗現(xiàn)象的解釋(尤其是異,F(xiàn)象的解釋),根據(jù)實驗對未知試驗現(xiàn)象的大膽預測等。
  
  探究型試題命題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的原則:所設計的實驗應該符合科學道理,不能憑空捏造。(2)對照性的原則:要設計一個對照性的實驗,要想這個實驗更能夠說明問題,一定要有正反兩個方面的實驗。(3)等量性的原則:所設計的實驗中的平行反應,試劑的取用應該是等量的。(4)單因子的變量原則:對某個實驗的影響,會有很多的因素,實驗正是要人為控制條件,使眾多變量中,只能有一個因素是變量,其余幾個是一樣的。
  
  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是:(1)提出問題:化學用語要規(guī)范,語言要精練、嚴謹而符合邏輯。(2)猜想與假設:利用原有知識和題中所讀出的信息進行大膽猜想與假設,猜想與假設要全面,不要有個別遺漏。(3)制定計劃:要從實際實驗角度制定探究計劃,探究計劃要循序漸進、操作要嚴謹可行、現(xiàn)象明顯。(4)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5)解釋與結論。(6)反思與評價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15219.html

相關閱讀:化學學習方法:化學課本空白欄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