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文體屬性是什么?中國幾千的散文發(fā)展史給出的答案是:散文既姓“
散”
又姓“
文”
。“
散”
的涵義在于散文體式的繁雜,凡用語言文字表述的一切文章皆屬散文,如史傳、論說、頌贊、書信、銘文、碑文、雜記、筆記等,“
文”
的涵義是行文的非押韻、不講對仗性,“
散文”
就是與“
韻文”
相對的“
散體文章”
?傊袊糯⑽膸浊硎冀K存在著貴“
散”
的“
文章意識”
傳統(tǒng),所忽視的是“
文學本體性”
的藝術追求。
散文的確貴“
散”
,但這“
散”
的涵義不是中國古代散文中所秉承的“
繁雜”
和“
無所不包”
的實用的廣泛性。散文不可缺失文學的體裁應有的藝術“
純度”
。上世紀90
代以來,中國文壇的散文觀呈現(xiàn)出大膽出新和多元化發(fā)展趨向。對當下散文文體屬性的界定最有影響力的,是賈平凹提出的“
大散文觀”
和劉錫慶提出的“
藝術散文觀”
。賈平凹的“
大散文觀”
提倡“
大而化之”
及“
大可隨便”
的散文創(chuàng)作態(tài)度,他也將散文等同于“
一切文章”
(賈平凹語),與中國古代散文忽視文學本色,缺失文體“
純度”
的唯“
散”
的散文意識,頗有相通之處。不過,劉錫慶反駁賈平凹的“
大散文”
意識而提倡純文學性的“
藝術散文”
,在題材領域,則狹隘了當代散文與社會人生百態(tài)水乳交融的密合關系,在作家對人生的主觀感悟方面,也局限了作家主體意識自由馳騁的審美體驗的空間。當代文壇的這一散文創(chuàng)作趨向,形成了關于“
散文姓甚”
的當下困惑,這種困惑和當前散文界對散文文體觀念的大膽創(chuàng)新,使那個存在了幾千的重大散文文體命題,重又引起人們的關注:散文的文體屬性究竟是什么?
關于散文貴“
散”
的文體特性,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散文因“
散”
而使其廣收大千世界的珍奇景象,作家的主體意識得以自由揮灑,散文的文學表達也能夠出神入化。散文是能夠廣闊而逼真地寫人、寫事、寫景、寫社會、寫歷史的文體,也是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千世界美的特色和韻味的文體,它的題材和表現(xiàn)手段都異常豐富。在題旨的開拓和社會人生意義的深化方面,散文以小見大地寫出社會人生真義,記事、寫人時,它不能像小說那樣細致、翔實,而僅需突出與作家表情達意相關聯(lián)的客體的特征,同時,散文家還應對題材進行深度開掘,透視其特別的人生意義,做到新穎、獨到、深刻地寫社會人生。散文中所寫的作家的經(jīng)歷和見聞要新穎和獨特,所謂“
見人之所未見”
、“
道人之所未道”
。散文之“
散”
,還體現(xiàn)在散文是一種文學表達高度自由的文體,它的結構方式是自由和隨意的,散文家的個性發(fā)揮形成了散文結構的千姿百態(tài)。散文結構是無定態(tài)的,意指散文結構依據(jù)作者的創(chuàng)作和行文時的文思而定,無需遵循特別的章法和結構模式。再者,散文的結構是開放性的,只要是遵循散文文體的創(chuàng)作要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新穎別致的結構,這正是散文自由表達和突出個性創(chuàng)造的文體特色。散文的體勢雖然是自由、散漫的,但又是“
形散神聚”
的。“
形散”
是指散文的結構不受章法和規(guī)則限制,是作者自由、隨意揮灑而成的,散文的結構自由開合,自然發(fā)展,廣泛引鑒其它文體技法。神聚是指散文的結構依然有著在情緒或理性梳理的內在統(tǒng)一性,依然是持之有度、線索明了、行文有序的,這種內在的有序發(fā)展線索,或由情的自然波動的韻律而形成,或由理性表達的層層深化而建構。散文因文學表達方式的自由和灑脫,散文家的情韻、文思、審美思維在其行文的過程中自由飛動,作者的變幻多姿的情思和筆意,以及靈活自由的抒情筆法,將大千世界豐富復雜的審美特征,自然和諧地繪入散文的藝術畫面中,使其呈現(xiàn)出令人心醉的流動美和灑脫美。
6
.下列關于“
散文文體屬性”
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散文既呈現(xiàn)作家發(fā)掘社會歷史人生的深度和廣度,又透視出作家主觀品味人生的情、美、趣、理。
B
.散文是凡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如史傳、碑銘、筆記等,且行文不求押韻、不講對仗性的文學樣式。
C
.散文是作家最真切、自由,也是更富有美感和理性深度的抒寫人生內蘊的精純文學性作品。
D
.散文應是融會了作家真誠個性及深層人生意蘊的文學體裁樣式。
7
.下列說法,不屬于對散文“
散”
的理解的一項是
A
.“
散”
是散文的結構不受章法和規(guī)則限制,自由、隨意揮灑,自然發(fā)展。
B
.“
散”
是題旨的開拓和社會人生意義的深化方面,僅需突出與作家表情達意相關聯(lián)的客體的特征。
C
.“
散”
是廣闊而逼真地寫人、事、景、社會、歷史,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干世界美的特色和韻味。
D
.“
散”
是行文的有序,或是由情的自然波動的韻律而形成,或是由理性表達的層層深化而建構。
8
.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散文因“
散”
而廣收大千世界的珍奇景象,作家的主體意識得以自由揮灑,文學表達能出神入化。
B
.因為中國古代散文幾千來始終存在著貴“
散”
的“
文章意識”
傳統(tǒng),所以使得散文體式繁雜。
C
.“
散文姓甚”
的困惑是自上世紀90
代以來,中國文壇的散文觀呈現(xiàn)多樣化所造成的。
D
.散文自由表達和突出個性創(chuàng)造的文體特色是最大限度地自由地創(chuàng)造出新穎別致的結構。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6
.B
(這是傳統(tǒng)的說法,沒有考慮文學藝術性。)
7
.D
(體現(xiàn)的是“
神聚”
的一面。)
8
.A
(B
強加因果 C
二者沒有必然聯(lián)系 D
應該是在“
遵循散文文體的創(chuàng)作要求”
的前提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16939.html
相關閱讀:沈從文《談寫字》閱讀答案
在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體堅持“四分法”閱讀答案
《壹零代:公民精神Beta版覺醒》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汪涌豪《經(jīng)典閱讀的當下意義》閱讀答案
《“全球史觀”??反思“西方中心論”的一個代表》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