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江
現(xiàn)在的社會財富至上,即使是青,也有相當一部分放棄了精神追求,這樣的人固然走不遠。然而,對于有精神追求的人,也必須有一個告誡:千萬不要看輕財富的作用。到底什么是財富,什么是精神,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理解透徹。而在透徹理解兩者之前,過早否定財富的作用,可能會遭到反噬:或者輕易成為犧牲品,或者成為進一步貪圖財富的人。
古羅馬普羅提諾(205
-270
),被譽為唯一可以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齊名的哲學家。當時的達官貴人,在臨死前把孩子和財產托付給他,把他看成圣潔如神的監(jiān)護人。普羅提諾常常說:“
只要他們沒有對哲學產生興趣,他們的財產和收入必須安全保管。”
我們普通人不大可能達到普羅提諾的程度,所以對經濟狀況還是要注意的。反過來說,真正對哲學有所心得,財富的重要性就減輕了。第歐根尼·
拉爾修記載,蘇格拉底有一回走過市場,說:“
原來我不需要的東西有這么多呀!”
財富有其兩面性,它既可能使人獲得相對的自由,也可能使人不知不覺移了性情。如果只知道積累財富,超過一定數(shù)量之后,確實可能含有毒素。此時不提高精神境界以化解之,財富就可能反過來危害其占有者。
財富和精神的爭執(zhí),對于具體的個人而言,其勝負很難說。自以為傾向精神為主的人,很可能他還沒有遇到真正的財富。如果有夠大數(shù)量的誘惑,很可能抗拒不了。自以為傾向財富為主的人,也很可能他還沒有遇到真正的精神?傆幸惶,他會認識到,再多的財富也有解決不了的精神問題。財富和精神究竟如何,要干過一仗才知道,有時候是財富勝,有時候是精神勝。當然,我相信精神高度豐富的人,即使全世界的財富堆積在面前,他也會棄之如敝屣,絲毫不動心。
第歐根尼·
拉爾修記載,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把人分為三種,一種是追求利益的人,一種是追求榮譽的人,一種是追求真理的人。三種人的分類,在我看來,恰好對應于美國《獨立宣言》所昭示的人的三種權利:生存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歸類的話,第一種是經濟人,第二種是政治人,第三種是宗教人或哲學人。三種追求可以有其統(tǒng)一,只是所處的階段不同。一般的社會和個人,追求到了第一種,然后追求第二種;追求到了第二種,然后追求第三種。當然也可以呈現(xiàn)分裂,絕大部分人終身只能追求其中的一種。對于有品質、有純度的人來說,只有追求第三種,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當然他也需要回頭關注第一、第二種。然而即使是追求第一種的普通人,從更高的層面來看,他也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只是方式可能還需要調整,并不妨礙其本源清凈。
如果以稀缺性和珍貴性來定義,財富的追求確實可能導向精神的追求,這就涉及宗教和哲學。宗教姑且不論,對于哲學我更愿意用它的古義“
愛智慧”
。盡管在西文是同一個詞,在中文卻可能存在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我看來,兩者的境界天差地遠。對于古希臘和中國文化而言,精神王冠上有其熠熠生輝的鉆石,那就是愛智慧和明心見性。
(
8
月《文匯報》)
1
.下列關于“
財富”
與“
精神”
的關系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A
.人們哪怕沒有物質追求,也必須要有精神追求。唯有如此,人們才會走得更遠,人生價值才會更大。
B
.只要人們對哲學有所心得,那么財富對他們來說重要性就減輕了。
C
.如果只知道積累財富而不提高精神境界,財富就可能反過來危害其占有者。
D
.財富和精神有時相互影響,自以為傾向精神為主的人,和自以為傾向財富為主的人,也很可能在遇到真正的財富和精神時,對它們的認識發(fā)生轉變。
2
.下列各項對原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古羅馬的大哲學家普羅提諾認為:只要人們沒有對哲學產生興趣,他們的財產和收入就必須安全保管。
B
.財富具有兩面性,有人可能因它而獲得相對的自由,也可能有人因它不知不覺移了性情。
C
.第歐根尼·
拉爾修把人分為三種,一種是追求利益的人,一種是追求榮譽的人,一種是追求真理的人。
D
.作者認為追求利益的人是經濟人,追求榮譽的人是政治人,追求真理的人是宗教人或哲學人,但并不意味這三種人就只有一種追求。
3
.下列對原文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有的人輕易成為犧牲品,有的人成為進一步貪圖財富的人,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透徹理解財富和精神的內涵,而過早否定財富的作用。
B
.蘇格拉底對哲學真正有所心得,精神也高度豐富,因此他對財富棄之如敝屣,絲毫不動心。
C
.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對于精神和財富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收獲也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只追求利益的人,也并不都是精神境界不高的人。
D
.從某種意義上講,財富的追求確實可能導向精神的追求,雖然東西文化各有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認同了精神境界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答案:
1. A
(將“
精神追求”
絕對化了。)
2
.C
(原文“
第歐根尼·
拉爾修記載,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把人分為三種”
)
3
.B
(原文蘇格拉底說:“
原來我不需要的東西有這么多呀!”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16941.html
相關閱讀:《美與自然》閱讀答案及解題指導
單士兵《“有態(tài)度”的文化》閱讀答案
《村落文化在當前中國農村村級治理中的作用與重構》閱讀答案
《互聯(lián)網:沒有腳印的道路》閱讀答案
李春紅《文學批評寫作的獨特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