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題(
14
分)
①
關于讀書與治學,章太炎在日本東京對中國留學生作的一次演講中,打了兩個非常有趣的比方。
②
第一,本錢和利息的比喻。他說:
“
大概看前人已成的書,仿佛是借錢一樣。借了來,會做買賣,贏得許多利息,本錢雖則要還債主,贏利是自己所有。若不會做買賣,把借來的錢,死屯在窖子里頭,后來錢還是要還債主,自己卻沒有一個贏余。那么就求了一千的學,施了一千的教,一千后的見解,還是和一千前一樣。終究是向別人借來的,何曾有一分是自己的呢?
”
③
第二,寫信人和收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學問的人,好比是寫信的人;向那個人求學的,則是收信人。收信人學成之后,又向別人傳授知識,那么,他就成了寫信的人。搞學術研究,應當努力爭取到寫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遠都扮演收信人的角色。
④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里有這么一個故事:
⑤
有一位老學究走夜路,碰到死去的一個朋友,于是一人一鬼,結伴同行。走到半路,有一間破屋子,鬼朋友說:
“
住在屋子里的人,是個大學者。
”
老學究很好奇,問道:
“
你怎么看出來的?
”
鬼朋友回答說:
“
凡人白天忙于生計,性靈汩沒。惟睡時心神明澈,胸中所讀之書,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竅而出,燦如錦
繡
……
此屋上光芒高七八尺,因此可知。
”
老學究聽了,更加好奇,又問:
“
老夫讀了一輩子書了,你幫我看看,我睡覺時,屋頂上的光芒有多高呢?
”
鬼朋友遲疑了好一陣子,才
a
地說:
“
昨天,我經過老兄的私塾,老兄正在睡覺。說實話,我只看見屋頂上直冒黑煙,恍若烏云籠罩,沒有半點光芒。
”
老學究聽了,
b
,氣鼓鼓地把鬼朋友趕走了。
⑥
如此看來,書本上的知識,若能化為己有,靈活運用,自然光芒四射,神采非凡;如果人云亦云,毫無己見,張口閉口,無非
c
,那就只有冒黑煙的份兒。
⑦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要想讓一個人變傻,最好的辦法就是叫他不加思考地讀書。讀書不動腦筋,難免就會越讀越傻。書呆子學究與思想家的區(qū)別,換個形象的說法,就是
“
冒黑煙
”
與
“
吐光芒
”
的區(qū)別。
⑧
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飯、乃至趨炎附勢的所謂
“
學問
”
,只會把世界弄得
d
,唯有鮮活的、有創(chuàng)見的、有獨特價值的學問,才會給人帶來光明與希望。
(有刪改)
10
.
結合文意,判斷文中
a
、
b
、
c
、
d
四處應填入的成語分別是:(
)(
2
分)
A.
惱羞成怒、吞吞吐吐、陳詞濫調、烏煙瘴氣
B.
陳詞濫調、烏煙瘴氣、惱羞成怒、吞吞吐吐
C.
吞吞吐吐、惱羞成怒、陳詞濫調、烏煙瘴氣
D.
吞吞吐吐、烏煙瘴氣、惱羞成怒、陳詞濫調
11
.閱讀全文,
完成(
1
)
—
(
2
)
小題。
(
4
分)
(
1
)
文中的比喻幽默精妙,寫信人喻指
,收信人喻指
。(
2
分)
(
2
)
《論語》中
論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
名言:
“
,
”,
和章太炎強調讀書治學要獨立思考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
2
分
)
12
.請簡要概括文中引用的《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并說說這一論據的作用。(
4
分)
13
.
以下兩個標題,你認為哪個更適合作為此文的題目?請結合文意簡要闡述理由。
(
4
分)
A.
讀書的利息
B.
“
冒
黑煙
”
與
“
吐光芒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0.
(
2
分)
C
11. (1)
要點與評分:每格
1
分
有學問的人(或是有獨立思考的人,或是傳授知識的人),向別人求學的人(或是求學的人,或是接受書本知識的人)。
(2)
要點與評分:每格
1
分,錯別字扣
1
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
(4
分)要點與評分:概括論據2
分,說出作用2
分。
示例:概括:鬼朋友能通過看凡人睡覺時是吐光芒還是冒黑煙,來判斷其學識的高下。老學究不幸屬于冒黑煙之列,于是生氣趕跑了鬼朋友。作用:事實勝于雄辯,用小故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做學問應將書本上的知識化為己用,而非不加思考,人云亦云。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幽默風趣。
13
.
(4
分)要點與評分:明確哪個標題更好得1
分,結合文章說明理由得2
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達1
分。
參考角度:
選A
的要注意從“利息”的內涵入手,很少有人將讀書與商業(yè)術語聯系在一起,而作者引用章太炎的創(chuàng)見,見別人所未見,從而引出自己的新觀點,講道理,擺事實,展開論述。
選B
的要注意從文章后半部分的論述入手,文章引用了小故事,風趣幽默,用“冒黑煙”形容人云亦云、無自己的見解的老學究,用“吐光芒”形容鮮活有創(chuàng)見的大學者。認為只有思考,有獨特價值的學問才能給人帶來希望。兩者對比強烈,生動有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18494.html
相關閱讀:《“李斯鼠論”的成功與失敗》閱讀答案
閱讀《央行緊急剎車為哪般》
《誰在遺忘“李小龍”》閱讀答案
“儒家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閱讀答案
《江南Style》為什么一夜爆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