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哀公問于孔子曰”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 12 題。 哀公問于孔子曰: 寡人欲吾國小而能守,大則攻,其道如何 ? 孔子對曰: 使君朝廷有禮,上下相親,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將誰攻之 ? 茍違此道,民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12
題。
哀公問于孔子曰:“
寡人欲吾國小而能守,大則攻,其道如何?”
孔子對曰:“
使君朝廷有禮,上下相親,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將誰攻之?
茍違此道,民畔如歸,皆君之仇也,將與誰守?”
公曰:“
善哉!”
于是廢山澤之禁,弛關(guān)市之稅,以惠百姓。
哀公問于孔子曰:“
君子不博,有之乎?”
孔子曰:“
有之。”
公曰:“
何為?”
對曰:“
為其有二乘①
。”
公曰:“
有二乘,則何為不博?”
子曰:“
為其兼行惡道也。”
哀公懼焉。有間,復(fù)問曰:“
若是乎?
君之惡惡道至甚也。”
孔子曰:“
君子之惡惡道不甚,則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則百姓之親上亦不甚。”
公曰:“
美哉!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微吾子言焉,吾弗之聞也。”
哀公問于孔子曰:“
夫國家之存亡禍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
孔子對曰:“
存亡禍福皆己而已,天災(zāi)地妖不能加也。”
公曰:“
善!
吾子之言,豈有其事乎?’’
孔子曰:“
昔者殷王帝辛②
之世,有雀生大鳥于城隅焉,占之,曰:‘
凡以小生大,則國家必王而名必昌。’
于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國政,亢暴無極,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國以亡。此即以己逆天時,詭福反為禍者也。又其先世殷王太戊之時,道缺法圮,以致夭蘗③
。太戊恐駭,側(cè)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養(yǎng)民之道。三之后,遠(yuǎn)方慕義,重譯④
至者,十有六國。此即以己逆天時,得禍為福者也。故天災(zāi)地妖,所以做人主者也;寤夢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災(zāi)妖不勝善政,寤夢不勝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極也,唯明王達(dá)此。”
公曰:“
寡人不鄙固此,亦不得君子之教也。”
哀公問于孔子曰:“
智者壽乎?
仁者壽乎?”
孔子對曰:“
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qū)嬏幉粫r,飲食不節(jié),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jié),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
(
節(jié)選自《孔子家語》卷一)
【注】①
乘:欺凌。二乘:指二人相互侵凌爭勝。②
殷王帝辛:即商紂王。③
天蘗:指樹木生長出現(xiàn)了反常的現(xiàn)象。④
重譯:通過使者輾轉(zhuǎn)傳譯。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君之惡惡道至甚也 惡:厭惡
B
.信有天命,非唯人也 信:相信
C
.則國家必王而名必昌 昌:顯赫
D
.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疾:疾病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1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孔子“
仁政”
思想的一組是

廢山澤之禁,弛關(guān)市之稅,以惠百姓 ②
好善道不甚,則百姓之親上亦不甚

存亡禍福皆已而已,天災(zāi)地妖不能加也 ④
凡以小生大,則國家必王而名必昌

災(zāi)妖不勝善政,寤夢不勝善行 ⑥
將身有節(jié),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關(guān)于國家的防守與攻伐,孔子讓魯哀公不要考慮攻與守,而要做到朝廷遵守禮制,君臣相 敬相親,百姓就會都成為他的子民。
B
.對于“
君子不博”
這個問題,孔子認(rèn)為君子下棋時相互搏殺爭勝就會走邪路,借此道理來引導(dǎo)哀公要喜好正道,不走邪路。
C
.孔子認(rèn)為國家的存亡禍福源于自身,天災(zāi)地禍都不能改變國家命運,并以紂王和太戊為例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進行分析闡明。
D
.關(guān)于長壽,孔子認(rèn)為三種死亡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咎由自;智士仁人行事節(jié)制,喜怒適時而止,不損害性情,就能長壽。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微吾子言焉,吾弗之聞也。(3
分)
(2)
太戊恐駭,側(cè)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養(yǎng)民之道。(3
分)
(3)
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9
.B 10
.B 11
.C 12
.A
13.
(1
)如果沒有您說的這番話,我就不能聽到這些道理。(3
分。“
微”“
焉”“
弗之聞”
各1
分)
(2
)太戊非?謶,小心謹(jǐn)慎地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思考先王治國的政令,明確教化百姓的方法。(3
分。“
修行”“
養(yǎng)”“
道”
各1
分)
(3
)身居下位卻對上冒犯君主,嗜好欲望不滿足就索求不止的人,各種刑罰會殺死他。(4
分。“
干”“
嗜欲無厭”“
求”“
刑”
各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21512.html

相關(guān)閱讀:“冬,上在邯鄲”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綬”閱讀答案及翻譯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注二庫狀(有刪改)》閱讀答案及翻譯
《賈島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范蠡浮海出齊”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