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走海洋強國之路已成為中國未來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選擇。中國欲圓海洋強國之夢,需要走出一條與西方傳統(tǒng)經驗不同的路。
二戰(zhàn)結束以來,和平與發(fā)展?jié)u成時代主題。與英美等國成為海洋強國的時代相比,中國在二十一世紀所面對的時空條件已經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當今世界,任何國家均難以延續(xù)或效仿海權論鼻祖馬漢筆下以“貿易即勢力范圍擴張”和“控制海洋”為基礎的二元海洋強國之路。這不僅是美英這樣的傳統(tǒng)海洋強國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擺在中國面前的問題。
從地緣條件上來講,中國是陸海復合型國家,必須兼顧陸海兩大戰(zhàn)略方向,保持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的海洋資源雖較為豐富,但與世界海洋大國相比,仍相對不足;中國的海洋空間狹長,但為島鏈封鎖,海洋地理更是相對不利。在這樣的地緣條件下,中國不可能實現(xiàn)英美那樣的海洋霸權。中國應該依據(jù)自己的先天稟賦,客觀地規(guī)劃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及手段,不能盲目追求復制英美曾經的歷史經驗。
如今,雖然國際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并沒有完全過時,海上軍備競賽依舊如火如荼,武力作為解決爭端的后盾依然十分重要,但和平解決爭端的確已漸成主流,實際上二戰(zhàn)以后,就鮮有通過武力變更疆域的成功案例。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國際海洋機制與秩序為主權國家維護其國家利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除海上力量之外,經濟、外交、國際法等其他手段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明的外交戰(zhàn)略及策略、有競爭力的海洋產業(yè)以及嫻熟的國際法斗爭技巧等,也可能超越傳統(tǒng)海洋空間的限制,在主權范圍的空間外,發(fā)揮重要影響并獲取重大利益。
當然,從歷史來看,成為海洋強國也不乏一些相對恒定的規(guī)律與經驗;在當今世界各國的海洋實踐中,也有著相對普適的價值觀念。
海上權力是中國成為海洋強國的物質基礎。任何海洋強國,均不能忽視權力手段的建設,僅有國際法賦予的權益和權利是遠遠不夠的,況且國際法也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在追求海洋權力的問題上,中國無須諱言,也不必回避。中國不追求海洋霸權,但需要一定的海上戰(zhàn)略空間、國際政治地位和有效的海上力量。這三個方面構成了一個國家的海洋權力。
文明的轉型是中國海洋強國之路的社會文化保障。西方文明作為人類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有著深厚的海洋實踐積淀。陸海復合的地緣身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完全從陸地文明轉型為海洋文明,但學習、發(fā)揚西方文明中認識海洋、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意識和能力,吸取西方文明在海洋法、外交及海上力量應用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對于中國而言永不過時。
伴隨著海上霸權的更替,海上武力手段的演進,西方傳統(tǒng)中的契約精神和條約體系逐漸演變?yōu)楹Q笾刃虻木窕A,并被世界各國廣泛接受。中國在參與海洋政治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也必然會與其他國家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但這并不是妨礙中國尊重契約精神、遵循條約體系的障礙。中國亦當在契約精神的引領下,在條約體系的框架內開展斗爭與合作。
中國的海洋強國之路,既不應過分強調自己的特殊性,片面求“變”求“新”,甚至另起爐灶,也不應過分強調近代西方的實踐與經驗。盲目求變或機械照搬都很難取得成功,中國的海洋強國夢需要更多邏輯嚴密的冷靜分析和具體闡述。
(選自
3
月《環(huán)球》雜志
第
6
期,有刪改)
12
.下列對中國海洋強國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中國欲圓海洋強國之夢,需要走一條既符合世界發(fā)展潮流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發(fā)展之路。
B.
中國是海洋地理不利國家,海洋資源也相對不足,加上英美曾經的歷史經驗已經過時,不能復制,中國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海洋霸權。
C.
作為陸海復合型國家,中國海洋要長久發(fā)展必須對發(fā)展海權的戰(zhàn)略目標、稟賦條件有明確的認識,在陸海兩方面保持適當?shù)钠胶狻?br />D.
中國建設海洋強國,既要吸收西方海洋文明的豐富營養(yǎng),又要摒棄其以商業(yè)貿易、殖民擴張、實施海上霸權為目的的局限性,要兼容并蓄,消化融合。
12. B
(“中國是海洋地理不利國家”表述絕對化。原文意思為海洋地理“相對不利”。)
13
.根據(jù)原文信息,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與近代西方海洋強國崛起之路相比,中國海洋強國夢面臨著不同的時空條件、地緣特征和人文背景。
B.
馬漢的海權理論,曾經對美英這樣的傳統(tǒng)海洋強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現(xiàn)代海洋意識,已遠遠超出馬漢所處時代的意義。
C.
海上強國不是僅靠強大的海上力量孤立支撐的,而是需要政治、經濟等綜合國力的復合支持。
D.
國際法規(guī)定了各國可以享有的海洋權益和應予承擔的海洋義務。在國際海洋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它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13.
D
(原文為“任何海洋強國,均不能忽視權力手段的建設,僅有國際法賦予的權益和權利是遠遠不夠的,況且國際法也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
14
.文章題為“海洋強國的變與不變”,從全文來看成為海洋強國有哪些“不變”的規(guī)律?請分條簡要概述。(
4
分)
14
.①海洋強國必須擁有一定的海上權力。
②海洋強國必然是以海洋文明為支撐的。
③契約精神和條約體系是海洋秩序的基石。
(答對一點給1
分,答對兩點給2
分,答對三點給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26926.html
相關閱讀:李澤厚《明清文藝思潮》閱讀答案
“黃帝被后人尊為人文初祖”閱讀
“中國古人讀書著書重實,這已成為常識”閱讀答案
《“中性美”透析》閱讀答案及解題指導
《哲學精神為主導的山水畫傳統(tǒng)》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