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運動定律專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一. 教學(xué)內(nèi)容:

牛頓運動定律專題

二. 目標(biāo):

1、強化和鞏固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常規(guī)思路,突破在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時的障礙。

2、重點掌握牛頓運動定律應(yīng)用問題中常見題型的解題。

考點地位:

牛頓運動定律是歷年重點考查的內(nèi)容之一。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考查非常靈活,各種題型均可以考查。其中用整體法和隔離法處理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與靜力學(xué)、運動學(xué)的綜合問題都是熱點;對牛頓第一、第三定律的考查經(jīng)常以選擇題或融合到計算題中的形式呈現(xiàn)。另外,牛頓運動定律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很多,如彈簧問題、傳送帶問題、這類不僅能考查學(xué)生對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能考查學(xué)生從材料、信息中獲取有用信息的,因此備受命題專家的青睞。總結(jié)近幾年的命題趨勢,一是考力和運動的綜合題,重點考查綜合運用的,二是聯(lián)系實際,以實際問題為背景命題,重點考查獲取并處理信息,把實際問題轉(zhuǎn)化成問題的。通過對于近三年的分析,2007年江蘇單科卷第15題,上海單科卷21題,上海單科卷的19B,2006年全國理綜Ⅰ、Ⅱ卷的第24題,2005年全國Ⅰ卷的第25題均以大題形式出現(xiàn)。

三. 重難點解析: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要點:(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運動與力的關(guān)系,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3)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屬性?D? D慣性;(4)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而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fā)現(xiàn)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即通過大量的實驗現(xiàn)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xiàn)象中尋找事物的規(guī)律;(5)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chǔ),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

2、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要點:(1)牛頓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反過來,知道了運動,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況,為設(shè)計運動,控制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2)牛頓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時效果,即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它的效果是瞬時對應(yīng)關(guān)系,力變加速度就變,力撤除加速度就為零,注意力的瞬時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頓第二定律是矢量關(guān)系,加速度的方向總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xiàn)x=max,

Fy=may,F(xiàn)z=maz;(4)牛頓第二定律F=ma定義了力的基本單位?D?D牛頓(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為1N,即1N=1kg.m/s2。)

3、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對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要點:(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同時變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質(zhì)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疊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chǎn)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應(yīng)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區(qū)別。

【典型例題

問題1、整體法與隔離法處理連接體的問題:

【例題】如圖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其傾角A的MN面上釘著一顆小釘子,質(zhì)量B通過一細線與小釘子相連接,細線與斜面垂直.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MN面的壓力大。ㄈ

解析:以木塊和小球整體為研究對象,設(shè)木塊的質(zhì)量為a,沿斜面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M+gsin37º-μ(m)M+m)解得:a=g(sin37º-以小球B為研究對象,受重力T和MN面對小球沿斜面向上的彈力FN=解得:FN=ma=6N.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小球?qū)δ緣K變式1:如圖所示,、B兩物體之間用輕質(zhì)彈簧連接,用水平恒力A,使AL1;若將、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恒力A,使AL2。若、B與粗糙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則下列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 ( )

A、L1 

B、L1 

C、L1

D、由于、B質(zhì)量關(guān)系未知,故無法確定L2的大小關(guān)系

答案:C

變式2:用質(zhì)量為m、長度為L的繩沿著光滑水平面拉動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繩的一端所施加的水平拉力為F,如圖所示,求:

(1)物體與繩的加速度;

(2)繩中各處張力的大。俣ɡK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下垂度可忽略不計。)

分析與解:(1)以物體和繩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 m)a,解得a=F/(M m)。

(2)以物體和靠近物體x長的繩為研究對象,如圖所示。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x=(M mx/L)a=(M

由此式可以看出:繩中各處張力的大小是不同的,當(dāng)x=0時,繩施于物體M的力的大小為 。

問題2、傳送帶類問題分析:

【例題】如圖所示,某工廠用水平傳送帶傳送零件,設(shè)兩輪子圓心的距離為S,傳送帶與零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傳送帶的速度恒為V,在P點輕放一質(zhì)量為m的零件,并使被傳送到右邊的Q處。設(shè)零件運動的后一段與傳送帶之間無滑動,則傳送所需時間為

分析與解:剛放在傳送帶上的零件,起初有個靠滑動摩擦力加速的過程,當(dāng)速度增加到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時,物體與傳送帶間無相對運動,摩擦力大小由f=μmg突變?yōu)榱悖撕笠运俣萔走完余下距離。

由于f=μmg=ma,所以a=μg.

加速時間 加速位移

通過余下距離所用時間 變式:如圖所示,傳送帶與地面傾角θ=37°,從A到B長度為16m,傳送帶以10m/s的速度逆時針轉(zhuǎn)動.在傳送帶上端A處無初速度的放一個質(zhì)量為 0.5kg的物體,它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0.5.求物體從A運動到B所用時間是多少?(sin37°=0.6,cos37°=0.8)

mgsinθ μmgcosθ=ma1

解得a1=10m/s2

物體加速到與傳送帶速度相同需要的時間為

t1= s=1s

物體加速到與傳送帶速度相同發(fā)生的位移為

由于μ<tanθ(μ=0.5,tanθ=0.75),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繼續(xù)加速運動,當(dāng)物體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時,物體給傳送帶的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上.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a2=2m/s

設(shè)后一階段物體滑至底端所用時間為t2,

由L-s=vt2 解得t2=1s (t2=11s舍去)

所以,物體從A運動到B所用時間

t=t1 t2=2s

問題3、臨界問題分析:

【例題】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著緊靠在一起的AB兩物體,B的質(zhì)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單位是s)。從t=0開始計時,則:

A、A物體在3s末時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時刻的5/11倍;

B、t>4s后,B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t=4.5s時,A物體的速度為零;

D、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分析與解:對于A、B整體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A FB=(mA mB)a,設(shè)A、B間的作用力為N,則對B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N FB=mBa

解得

當(dāng)t=4s時N=0,A、B兩物體開始分離,此后B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而A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當(dāng)t=4.5s時A物體的加速度為零而速度不為零。t>4.5s后,A所受合外力反向,即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當(dāng)t<4s時,A、B的加速度均為 。

綜上所述,選項A、B、D正確。

變式:一彈簧秤的秤盤質(zhì)量m1=1.5kg,盤內(nèi)放一質(zhì)量為m2=10.5kg的物體P,彈簧質(zhì)量不計,其勁度系數(shù)為k=800N/m,系統(tǒng)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如圖所示,F(xiàn)給P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使P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在最初0.2s內(nèi)F是變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g=10m/s2)

分析與解:因為在t=0.2s內(nèi)F是變力,在t=0.2s以后F是恒力,所以在t=0.2s時,P離開秤盤。此時P受到盤的支持力為零,由于盤的質(zhì)量m1= 1.5kg,所以此時彈簧不能處于原長,設(shè)在0?D0.2s這段時間內(nèi)P向上運動的距離為x,對物體P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N-m2g=m2a

對于盤和物體P整體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令N=0,并由上述二式求得 ,而 ,所以求得a=6m/s2。

當(dāng)P開始運動時拉力最小,此時對盤和物體P整體有Fmin=(m1 m2)a=72N。

當(dāng)P與盤分離時拉力F最大,F(xiàn)max=m2(a g)=168N。

【模擬試題

1、手提一根不計質(zhì)量的、下端掛有物體的彈簧上端,豎直向上作加速運動。當(dāng)手突然停止運動后的極短時間內(nèi),物體將 ( )

A、立即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B、向上作加速運動

C、向上作勻速運動

D、向上作減速運動

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在推力F作用下,沿豎直墻壁勻加速向上運動, 、已知木塊與墻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µ,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 )

A、µmg B、Fcosθ -mg

C、Fcosθ mg D、µFsinθ

3、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正在加速下滑,如圖所示;瑝K上懸掛的小球達到穩(wěn)定(與滑塊相對靜止)后懸線的方向是( )

A、豎直下垂

B、垂直于斜面

C、與豎直向下的方向夾角

D、以上都不對

6、質(zhì)點受到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F1和F2的作用,F(xiàn)1、F2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力的方向始終在一條直線上且方向相反。已知t=0時質(zhì)點的速度為零。在圖示的t1、t2、t3和t4各時刻中,哪一時刻質(zhì)點的速率最大? ( )

A、t1 B、t2 C、t3 D、t4

7、如右下圖所示一根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兩端分別系一個質(zhì)量為m2的物塊。m2離地面有一定高度。當(dāng)m1的加速度a與

A B C D

8、利用傳感器和計算機可以測量快速變化的力的瞬時值。右圖是用這種方法獲得的彈性繩中拉力隨時間的變化圖線。實驗時,把小球舉高到繩子的懸點t2時刻小球速度最大

B、t1~t3時刻小球動能最小

D、t1與

9、在汽車中懸線上掛一小球。實驗表明,當(dāng)小球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懸線將與豎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圖所示,若在汽車底板上還有一個跟其相對靜止的物體M,則關(guān)于汽車的運動情況和物體M的受力情況正確的是 ( )

A、汽車一定向右做加速運動

B、汽車一定向左做加速運動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還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還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10、如圖,風(fēng)洞實驗室中可產(chǎn)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調(diào)節(jié)的風(fēng)力。現(xiàn)將一套有小球的細直桿放入風(fēng)洞實驗室,小球孔徑略大于細桿直徑。

(1)當(dāng)桿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時,調(diào)節(jié)風(fēng)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桿上做勻速運動,這時小球所受的風(fēng)力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與桿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

(2)保持小球所受風(fēng)力不變,使桿與水平方向間夾角為37°,并固定,則小球從靜止出發(fā)在細桿上滑下距離s所需時間為多少?(sin37°=0.6 cos37°=0.8)

【試題答案

1、B(本題考查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當(dāng)手突然停止運動后極短時間內(nèi),彈簧形變量極小,彈簧中的彈力仍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體仍向上加速。故B選項正確)

2、D

3、B(滑塊和小球有相同的加速度a=gsinθ,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B選項正確)

4、D(不論上升還是下降,易拉罐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水都不會從洞中射出)

5、A(提示:甲球自由落體,乙球勻加速直線運動,丙球視為簡諧運動)

6、B(從0至 t2時間值點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一直加速,故t2時刻速度最大。)

7、D(對整體, ,D選項正確)

8、B(本題考查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繩中拉力與重力相等時,速度最大,繩中拉力最大時,小球速度為零。B選項正確)

9、C(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有向右的加速度,但小車的初速度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汽車的運動情況不確定;M有向右的加速度,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C選項正確)

10、解析:(1)設(shè)小球所受的風(fēng)力為F,支持力為FN,摩擦力為Ff,小球質(zhì)量為m,作小球受力圖,如圖,

當(dāng)桿水平固定,即θ=0時,由題意得:

F=μmg ①

∴μ=F/mg=0.5 mg/mg=0.5 ②

(2)沿桿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cosθ mgsinθ-Ff =ma ③

垂直于桿方向,由共點力平衡條件得:

FN Fsinθ-mgcosθ=0 ④

又 Ff =μN ⑤

聯(lián)立③④⑤式得:

a=

將F=0.5 mg代入上式得a= g ⑥

由運動學(xué)公式得:s= at2 ⑦

所以 t= = 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2784.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物理復(fù)習(xí)兩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