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袁行霈教授講解陶淵明'》節(jié)選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繼承了老子哲學(xué)。在玄學(xué)的各個流派中,他傾向嵇康、阮籍,以自然對抗名教,這是顯而易見的。陶淵明的《雜詩 ' 飲酒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題。
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繼承了老子哲學(xué)。在玄學(xué)的各個流派中,他傾向嵇康、阮籍,以自然對抗名教,這是顯而易見的。陶淵明的《雜詩'
飲酒'
擬古'
與阮籍的《詠懷》思想感情一脈相通。但陶淵明的崇尚自然、反抗名教,又有不同于嵇、阮的一面。嵇康、阮籍所處的時代正當魏晉之際,司馬氏標榜名教,以孝治天下,名教成為司馬氏排除異己、篡奪皇位的手段。嵇、阮反對司馬氏篡奪,便故意破壞他們所標榜的名教。而自然,對于陶淵明來說,卻是他終生信奉的人生哲學(xué)。他不像嵇康、阮籍那樣佯狂任誕,他的思想、生活,一吟一哦,莫不出自真率,本于自然。陶淵明雖然也處于易代之際,但像司馬氏那樣以名教為武器大肆誅戮異己的事并未重演,他反抗名教也就不必采取嵇康、阮籍的方式。他可以從容地實踐他崇尚自然的主張,使他整個的生活和詩歌接近于自然化的境地。
魏晉玄學(xué)家“
得意忘言”
的思想方法,對陶淵明也有影響。湯用彤先生說:“
漢代經(jīng)學(xué)依于文句,故樸實說理,而不免拘泥。魏世以后,學(xué)尚玄遠,雖頗乖于圣道,而因主得意,思想言論乃較為自由。漢人所習(xí)曰‘
章句,,魏晉所尚者曰‘
通,。章句多隨文飾說,通者會通其意義而不以辭害意。”
陶淵明就是用這種新的眼光和態(tài)度去讀書的。他雖說自己“
少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
,但他并非章句之徒。他在《五柳先生傳》里說得明白:“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所謂“
不求甚解”
,就是不為繁瑣的訓(xùn)詁;所謂“
會意”
,就是以己意會通書中旨略。陶淵明讀經(jīng)不拘泥于文字之間,而是從崇尚自然的觀點出發(fā),融會書中的意旨,以豐富自己的思想。
陶淵明有些地方引用《論語'
稱頌孔圣,但往往已離開了儒家的本義。儒學(xué)經(jīng)他的改造,被“
自然”
化了。如《答龐參軍》:“
談諧無俗調(diào),所說圣人篇。”
從字面上看,陶淵明喜歡儒家圣賢的經(jīng)典,似乎是儒學(xué)的信徒。其實不然,全詩所抒發(fā)的是一個“
幽居士”
的愛好自然的思想。詩的末尾說:“
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
體素,就是道家的觀念,意思是保持樸素自然的本性。陶淵明是用道家的觀點去理解儒家經(jīng)典的。
孔子在他筆下已不是其本來的面目了。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說:“‘
真,與‘
淳,都不見于《論語》”
,“‘
真,和‘
淳,都是道家的觀念,而陶淵明卻將‘
復(fù)真,‘
還淳,的使命加在孔子身上,此所謂孔子學(xué)說的道家化,正是當時的趨勢。所以陶詩里主要思想實在還是道家。”
當然,儒家思想中也有與崇尚自然的旨趣并不違背的成分,陶淵明可以方便地汲取過來融化到自己的詩里。他只取其中愛好自然這一點意思,融化到《時運》這首詩里,表現(xiàn)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儒家主張“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提倡簞食瓢飲、安貧樂道,其中本含有順應(yīng)自然的意義,也被陶淵明吸收了過來,《詠貧士》等詩即帶有儒家的意味。
此外,陶淵明崇尚自然還有他的新義和勝解,這就是提倡躬耕,并親自實踐。他認為自食其力的勞動生活才最符合于自然的原則。這是他思想中最光彩的成分。
(
選自《袁行霈教授講解陶淵明'
,有刪改)
1.
下列關(guān)于原文第一段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老子哲學(xué)強調(diào)要崇尚自然,而陶淵明則直接繼承了老子哲學(xué)中的這一思想。
B.
陶淵明崇尚自然、反抗名教,他的《雜詩》《飲酒》《擬古》都體現(xiàn)出這一思想。
C.
司馬氏借名教之名,提倡以孝治天下,以此排除異己、篡奪皇位,嵇康、阮籍等以佯狂任誕的方式故意破壞其標榜的名教。
D.
陶淵明一直崇拜嵇康、阮籍,信奉自然;他在自己的思想、生活中從容地實踐了他崇尚自然的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魏晉玄學(xué)家主張“
得意忘言”
,陶淵明的“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也是受這一思想的影口向。
B .
陶淵明并非章句之徒,他是用“
會通其意義而不以辭害意”
的眼光和態(tài)度去讀書的。
C.
陶淵明讀經(jīng),往往不去理解書中詞語、句子的意思,更多的是以己意會通書中旨略,以此豐富自己的思想。
D .
陶淵明雖然也引用《論語'
,稱頌孔圣,但往往與儒家的本義相背離,帶有不少他個人的色彩。
3.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陶淵明在《答龐參軍》曾說自己“
談諧無俗調(diào),所說圣人篇”
,這里的“
圣人”
指孔子,但此 詩并不表明陶淵明是儒學(xué)的信徒。
B.
孔子的觀點在陶淵明的筆下已融人了更多他自己的見解,陶淵明賦予了孔子“
復(fù)真”
和 “
還淳”
的使命,而“
真”
和“
淳”
都是道家的觀念。
C.
儒家思想中一直強調(diào)要崇尚自然,陶淵明將這一思想汲取過來并融化到自己的詩里,他 的《時運》一詩就表現(xiàn)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D.
陶淵明主張崇尚自然,這中間既有對儒家、道家思想的繼承,又有他的創(chuàng)新。他的創(chuàng)新 集中體現(xiàn)在他提倡躬耕,并親自實踐上。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30478.html

相關(guān)閱讀:《“限娛令”之痛應(yīng)帶來升華和繁榮》閱讀答案
《衡中西以相融》閱讀答案及解析
“文化模式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時代人們”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人物畫長卷的“擬影像”性》閱讀答案
《守護閱讀文化的價值質(zhì)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