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題。
昭明太子統(tǒng),字德施,高祖長子也。母曰丁貴嬪,太子以齊中興元九月生于襄陽,天監(jiān)元十一月,立為皇太子。太子太子生而聰睿,三歲受《孝經(jīng)》、《論語》,五歲遍讀五經(jīng),悉能諷誦。五五月庚戌,始出居東宮。七十一月,貴嬪有疾,太子還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帶。及薨,步從喪還宮,至殯,水漿不入口,每哭輒慟絕。雖屢奉敕勸逼,日止一溢,不嘗菜果之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每入朝,士庶見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萬機,內(nèi)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纖毫必曉,每所奏有謬誤及巧妄,皆即就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嘗彈糾一人。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性寬和容眾,喜慍不形于色。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恒自討論篇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閑則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于時東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性愛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嘗泛舟后池,番禺侯軌盛稱“
此中宜奏女樂。”
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曰:“
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侯慚而止。出宮二十余,不畜聲樂。少時,敕賜太樂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軍北討,京師谷貴,太子因命菲衣減膳,改常饌為小食。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振賜。又出主衣綿帛,多作襦?,冬月以施貧凍。若死亡無可以斂者,為備棺?。每聞遠近百姓賦役勤苦,輒斂容色。吳興郡屢以水災失收,有上言當漕大瀆以瀉浙江。中大通二春,詔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節(jié),發(fā)吳郡、吳興、義興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
所聞吳興累失收,民頗流移。吳郡十城,亦不全熟。唯義興去秋有稔,復非常役之民。又出丁之處,遠近不一,比得齊集,已妨蠶農(nóng)。去稱為豐歲,公私未能足食;如復今茲失業(yè),慮恐為弊更深。”
高祖優(yōu)詔以喻焉。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宿被召當入,危坐達旦。
三三月,寢疾?仲O高祖憂,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及稍篤,左右欲啟聞,猶不許,曰“
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惡”
,因便嗚咽。四月乙巳薨,時三十一。高祖幸東宮,臨哭盡哀。詔斂以袞冕。謚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寧陵。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師男女,奔走宮門,號泣滿路。
(節(jié)選自《梁書》卷八列傳第二)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高祖便使省萬機 。翰榭
B
.唯義興去秋有稔 稔;莊稼
C
.比得齊集,已妨蠶農(nóng) 比:等到
D
.恐貽高祖憂 貽:遺留
5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昭明太子“
仁德”
的一組是(3
分)
①
日止一溢,不嘗菜果之味 ②
徐令改正,未嘗彈糾一人
③
出宮二十余,不畜聲樂 ④
多作襦?,冬月以施貧凍
⑤
菲衣減膳,改常饌為小食 ⑥
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蕭統(tǒng)性情純孝。母親病時,他侍疾東官,飲食俱廢,守喪出服后變得羸瘦不堪;自己病重,則有意隱瞞病情,惟恐父親高祖擔心。
B
.蕭統(tǒng)酷愛文學。他身邊招納了一大批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經(jīng)常在一起研讀探討書卷文籍,談古論今,著述文章,毫無倦怠。
C
.蕭統(tǒng)擅長政務。在舉行冠禮以后:梁武帝便開始讓他處理朝政。他善于辨析奏章的真?zhèn)沃囌`,對不實之處洞察入微,但只命相關(guān)人改正,不隨便處分人。
D
.蕭統(tǒng)性愛山水。曾經(jīng)泛舟后池,番禺侯軌盛建議演奏歌舞助興,蕭統(tǒng)詠左思《招隱詩》婉拒,認為不需管孩樂器,山水自有清妙之音。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4
分)
(2
)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振賜。(6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4
.(3
分)B 5
.(3
分)C 6
.(3
分)A
7
.(10
分)
(1
)(4
分)(太子)能公正地評判案件,(對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寬恕,天下都稱贊太子仁德。
(評分要點:“
獄”
、“
全”
、“
宥”
各1
分,句子通順1
分)
(2
)(6
分)每當天降大雨或積雪不化之時,(太子)總要派身邊親近之人,巡行大街小巷,看望窮苦的人家,有流落在道路上的人,就暗地里給予救濟。(評分要點:“
左右”
、“
周行”
、“
密”
、“
振”
各1
分,句子通順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33434.html
相關(guān)閱讀:《范希朝,字致君》閱讀答案
《嚴助》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游攝山棲霞寺記》
《侯可字無可》閱讀
《馬森,字孔養(yǎng)》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