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有什么特點和分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沼澤會形成泥炭,是由于水多土壤缺氧,在厭氧條件下,有機物分解緩慢,只呈半分解狀態(tài),最終形成泥炭。又由于泥炭吸水性強,致使土壤更加缺氧,物質分解過程更緩慢,養(yǎng)分也更少。因此,許多沼澤植物的地下部分都不發(fā)達,其根系常露出地表,以適應缺氧環(huán)境。

沼生植物有發(fā)達的通氣組織,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通常有三類:木本沼澤,主要分布于溫帶,有喬木沼澤和灌木沼澤之分,優(yōu)勢植物有杜香屬、樺木屬和柳屬;草本沼澤,類型多,分布廣,尤勢植物有苔草,其次有蘆葦、香蒲;苔蘚沼澤,優(yōu)勢植物是泥炭蘚屬。世界上大部分沼澤分布在寒溫帶,那里大氣降水超過蒸發(fā),地面低平,土壤透水性不良,有利于沼澤的產生。

我國的沼澤,主要分布在東北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等地,還有四川省的若爾蓋高原等。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有大面積的沼澤,歐洲和北美洲北部也有分布。我國有很多過濕地,土層嚴重潛育化,但無泥炭累積。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我國沼澤劃分為泥炭沼澤和潛育沼澤兩大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34307.html

相關閱讀:京廣高鐵 年底前全線打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