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晁錯,穎川人也”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 9 題。 晁錯,穎川人也。錯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強,數(shù)寇邊,上發(fā)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詔有司舉賢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9
題。
晁錯,穎川人也。錯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強,數(shù)寇邊,上發(fā)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由是遷中大夫。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帝即位,以錯為內(nèi)史。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喧嘩。錯父聞之,從穎川來,謂錯曰:“
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
錯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父曰:“
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
遂飲藥死,曰“
吾不忍見禍逮身”
。后十余日,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上問袁盎曰:“
今吳、楚反,于公意何如?”
對曰:“
不足憂也,今破兵。”
上問曰:“
計安出?”
袁盎對曰:“
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其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fā)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
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還,見上。上問曰:“
聞晁錯死,吳、楚罷不?”
鄧公曰:“
吳為反數(shù)十歲矣,發(fā)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不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復言矣。”
上曰:“
何哉?”
鄧公曰:“
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之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nèi)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長息,曰:“
公言善。吾亦恨之!”
(
節(jié)選自《漢書》)
8
.下列各組句子中,對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口讓多怨,公何為也
讓:責備。
B.
吾不忍見禍逮身
逮:及,到。
C.
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
適:通“
謫”
,貶謫。
D.
吾亦恨之
恨:痛恨。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上發(fā)兵以御之
不敢興兵以拒大王
B.
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
其意不在錯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D.
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復言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10
.把第I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
分)
(1)
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4
分)
譯文:

(2)
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nèi)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4
分)
譯文:

11
.第Ⅰ
卷文言文中,傳主晁錯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概括。(5
分)
答:

12
.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限8
處)(4
分)
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shù)言事不用后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fā)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
變古亂常,不死則亡”
,豈錯等謂也。
(《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8
.D
(遺憾,痛心)
9
.A
(兩個“
以”
都是連詞,連接前后的動詞短語,表示目的。B
項前一個“
而”
表承接關系,“
就”
;后一個“
而”
表轉折或并列關系,可譯為“
但”
。C
項前一個“
其”
是代詞,“
它們的”
;后一個“
其”
不是代詞,表示選擇或反問。D
項前一個“
且”
表示遞進,“
而且”
;后一個“
且”
表示讓步,“
尚且”
。)
10
.(1
)正當這個時候,太子認為晁錯的計策好,而袁盎和眾多大功臣大多不喜歡晁錯。(大意正確2
分;“
善”“
好”
各1
分)
(2
)計劃才實施,(晁錯)突然遭受殺身之禍,(
這樣一來)
在朝廷之內(nèi)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為陛下考慮不該這樣做。(大意正確2
分;“
卒”“
杜”
各1
分)
11.
嚴厲正直,為人刻;富于才干,具有遠見;忠于國家,敢冒風險(每答對1
點給2
分,共5
分)
12
.晁錯為家令時/
數(shù)言事不用/
后擅權/
多所變更/
諸侯發(fā)難/
不急匡救/
欲報私仇/
反以亡軀/
語曰“
變古亂常,不死則亡”
,豈錯等謂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36313.html

相關閱讀:《陶弘景》閱讀答案及翻譯
《陶安,字主敬》閱讀答案及翻譯
《司馬芝字子華》閱讀答案及及翻譯
《馮奉世》閱讀答案附譯文
《楊雍建,字自西》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