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
嚴格說,一般的歷史片,歷史是手段,戲劇才是目標,再忠于史實的電影人也不必成為歷史學家,他們的目的就是把故事講好。電影人跟小說家一樣,有虛構(gòu)的權力,但如何使用這個權力卻能決定影片的檔次?仿〉摹短┨鼓峥颂枴酚谜鎸嵉臍v史背景疊加虛構(gòu)的愛情故事,強化了觀眾的感情投入。在這個故事里,歷史是為愛情服務的。李仁港的《鴻門宴》和陸川的《王的盛宴》講的是同一個歷史故事,前者按照現(xiàn)代觀念編撰了很多細節(jié),讓故事更加吸引人,尤其是吸引輕人,而后者力圖挖掘歷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從娛樂性或觀賞性的角度,似乎《鴻門宴》比《王的盛宴》更勝一籌,而后者更努力于多義性的闡釋。
正因為所有的歷史片、歷史劇均不是百分之百的歷史,故哪些細節(jié)采用史料、哪些采用虛構(gòu),能看出創(chuàng)作者的功力。功力不足者,沒弄清歷史真相便瞎編亂造,難免要弄出一些張冠李戴的事兒來;認真負責的創(chuàng)作者,會先把歷史研究透,然后再決定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動手術。《一九四二》中的“
二戰(zhàn)”
背景,尤其是蔣介石在重慶所聽的報告,把時間跨度較大的事件進行了壓縮,這顯然不是編劇沒查閱史書,而是劇情需要如此濃縮,若真按照事件的順序一一呈現(xiàn),那就需要電視連續(xù)劇這種藝術形式了。《勇敢的心》對發(fā)生在13
世紀的蘇格蘭獨立戰(zhàn)爭做了相當大的細節(jié)改動,但從本質(zhì)講,它體現(xiàn)了當英雄為民族求生存、求自由的精神,故連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也欣然接受了電影的“
改造”
。
有時,以史為樂的歷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歷史,只是調(diào)整了側(cè)重點,將史料中某些細節(jié)加以放大,以增強視聽刺激。邁克爾·
貝的《珍珠港》極其詳盡地再現(xiàn)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過程,未見有大的杜撰,但整體效果如同電子游戲,無數(shù)的傷亡卻無法引發(fā)觀眾的悲憫。同樣描寫“
二戰(zhàn)”
的《拯救大兵瑞恩》,也有大段戰(zhàn)爭場面,但效果截然不同,可謂震撼人心。細究起來,同樣是反映戰(zhàn)爭暴力,前者偏卡通化,后者非常寫實,揭露了戰(zhàn)爭的殘忍。對比《一九四二》中日軍飛機轟炸撤退的中國軍隊及難民那幾段,畫面略微多了一點,使得觀眾心理從悲痛憤怒走向麻木;若再多一點,便有娛樂化之嫌了,也有別于影片總體的節(jié)制風格。
我們拍攝的某些近現(xiàn)代題材的歷史片,充滿了說教味道,既不好看,亦無深意。近來,這類影片開始向類型化方向發(fā)展,這無疑是一大進步,因為類型化至少能提高觀賞價值,而《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辛亥革命》等片除了明星陣容,還有歷史輔導教材的功能。但比這更高的境界是寫人,通過描寫活生生的人,來呈現(xiàn)歷史的必然。最好的戲劇,都是人物推動劇情,而不是劇情驅(qū)動人物,那些驚天動地的宏大事件更是如此。因此,我們的重大題材歷史片仍有較長的路要走,真正的經(jīng)典作品必須同時經(jīng)受時間和地域的考驗,不僅過了紀念日依然不會過時,而且要能打動不同立場、不同文化背景的各類觀眾。
我無意貶低以史為樂的影片,畢竟多數(shù)觀眾進影院是為了消遣。多數(shù)情況下,以史為樂的影片要比以史為鑒的影片更加賣座。拍攝一部認真的歷史片需要深厚的積累和極大的勇氣,很可能吃力不討好。歷史片投資較高,若不加入娛樂元素,觀眾可能敬而遠之。因此,電影人往往待功成名就、為片商賺足錢以后,才敢涉足此類項目。斯皮爾伯格拍攝《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時,均做好了賠錢的心理準備,而馮小剛則明確表示,拍《一九四二》是他從影的最大心愿,等了19
才實現(xiàn),顯然是靠他一路飄紅的票房紀錄。通俗地說,他們已經(jīng)輸?shù)闷鹆,所以才敢把影片處理得?ldquo;
悶”
,不刻意追求娛樂性。一些試圖兼顧思想性和娛樂性的歷史片,反而兩頭不討好,既把歷史庸俗化,又沒法給足觀眾樂子。從這個角度,純粹以史為鑒的影片令人起敬,它們不是迎合觀眾,而是引導觀眾去思考歷史,防止悲劇再現(xiàn)。敢于拍這種影片的人,至少體現(xiàn)出藝術家的責任感。
(
節(jié)選自
12
月25
日《人民日報》)
1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
以史為鑒與以史為樂的歷史片都有虛構(gòu)成分。
B.
以史為樂的影片更注重影片的娛樂性和觀賞性。
C.
歷史片虛構(gòu)的好壞,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的功力。
D.
以史為樂的歷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歷史。
E.
歷史片若不加入娛樂元素,觀眾就會敬而遠之。
2
.根據(jù)文意,下列不屬于“
以史為鑒”
的歷史片特點的一項是(
)
A.
將史料中某些細節(jié)放大,以增強視聽刺激。
B.
致力于影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研究。
C.
注重對歷史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挖掘。
D.
表現(xiàn)人的精神,引導觀眾思考歷史。
3.
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
敢于拍這種影片的人,至少體現(xiàn)出藝術家的責任感”
?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據(jù)文意,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當前國產(chǎn)的“
以史為樂”
的歷史片還應該在哪些方面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DE
解析:D
項夸大范圍,原文是“
有時,以史為樂的歷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歷史”
。E
項混淆偶然和必然,說法太絕對,原文是“
歷史片投資較高,若不加入娛樂元素,觀眾可能敬而遠之”
。
2
.A
解析:A
項張冠李戴,這是“
某些以史為樂的歷史片”
的特點,原文是“
有時,以史為樂的歷史片并不篡改或歪曲歷史,只是調(diào)整了側(cè)重點,將史料中某些細節(jié)加以放大,以增強視聽刺激”
。
3
.①“
這種影片”
指純粹以史為鑒的影片,這種影片不迎合觀眾,不為經(jīng)濟利益,而是引導觀眾去思考歷史,防止悲劇再現(xiàn);②
拍攝這樣的歷史片,需要認真的態(tài)度,深厚的積累和極大的勇氣;③
敢于拍這種影片的人關注人的精神世界,致力于通過描寫活生生的人,來呈現(xiàn)歷史的必然。
4
.①
抱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盡量弄清歷史真相,把歷史研究透,在此基礎上再虛構(gòu);②
放大細節(jié),“
改造”
歷史,增加娛樂元素,增強視聽效果,但不要把歷史庸俗化;③
宣傳時應坦承哪些是虛構(gòu)的部分,不要糊弄觀眾;④
了解國情民情,了解觀眾的心理承受力,尊重觀眾的審美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37709.html
相關閱讀:《魏晉時代的“嘯”》閱讀答案
《馬與龍的文化緣》閱讀答案及解析
“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國人才會糾結(jié)“媳婦母親同時落水”的問題!
《文貴通達(李文海)》閱讀
《記住回家的路》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