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宇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以風為題名的景觀、建筑極多,極常有。大到北京避暑山莊的萬壑松風、杭州西湖的曲院風荷等景區(qū);小到揚州個園的透風漏月廳、盧氏意園的“水面風來”館、蘇州留園的清風池館、北京香山見心齋中的暢風樓等建筑。風在園林中如此受重視,這是因為它不僅豐富了園林的空間意境,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意蘊。
翻開中國園林建筑的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較多的古典園林是扇形建筑的,如蘇州拙政園的扇面亭、留園的“與誰同坐軒”等。這是因為扇能讓人聯(lián)想到風,意會到風。園林中如此突出“風”,其實和園主身份有極大的關聯(lián)。中國園林的主人多是皇室、官宦或士大夫文人,他們深受中國儒家學說的熏陶和浸漬,以講“仁”“禮”為己任,以追慕“圣賢”為大道。而“風”在中國儒家經(jīng)義中正有著特殊的含義!睹娬x》中就云:“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因此有著強烈的政治教化色彩,更出現(xiàn)了一個極常見的詞語——仁風。
儒家官宦的喜風,還因為風里的那份心情,風里的那個理想世界。司馬光《獨樂園記》有:“明月時至,清風自來,行無所牽,止無所?,耳目肺腸,悉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間復有何樂可以代此也。”我們從充滿自然生氣的表象里,看到了儒家之風的深層的審美涵義:對心靈、宇宙“天人”之間親密和諧的無限追求與向往。
王振復在《宮室之魂》一書中寫到:
“在中國建筑文化之燦爛星空中,
究竟哪一類建筑樣式受中國道家思想影響最大,
或者說其文化意蘊開拓了建筑文化的道家境界呢?
是中國園林。” 無疑,
道家對自然的崇尚,
正和中國園林“雖由人作,
宛自天開”的藝術追求相合。李格非記董氏西園:
“開軒窗四面,
甚敞,
盛夏燠暑,
不見畏日,
清風忽來,
留而不去,
幽禽靜鳴,
各夸得意,
此山林之樂。”在風中,
人與自然似乎更為知音。“宵分人靜,
風起云涌,
長林蕭蕭,
如作人語。”(
清戴熙《賜硯齋題畫偶錄》)
對風的敏感,
正是人們心靜閑適的表現(xiàn)。清鄭板橋云:
“茅屋一間,天井一方……月中有清影,
夜中有風聲,
只要閑心消受耳。”聆聽風中之味,
大有道家所謂“心齋”、“坐忘”的精神境界。只有在閑、靜、平和的心境下映物,
才能進入妙賞的佳境,
才可達到人與自然的合二為一。
禪境是道境的又進一步,
是由道的虛轉(zhuǎn)而為禪的空。馮鐘平說:“中國園林命意在空不在實”。“空靈是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特點之一”,正如任曉紅所說的“園境也與這禪境一樣,
都是超然物相之上,
在心性的自由天地中建立起的境界”。對中國園林的欣賞是視覺的,
更是心覺的。一亭、一樹、一石、一水,
多需妙悟遷想,
體味出象外之象。要有“慧心”,
才可在咫尺山林中體味到一石一天地,
一花一世界。而寺塔懸鈴,
是借風來傳梵音的。“風吹懸鈴,
日夜鏗然有聲,
有梵音到耳之妙境與妙趣”。風正如嚴羽以禪論詩云:
“羚羊掛角,
無跡可尋”,“聽松聲,
可豁煩襟……聽梵音,
可清塵根”(
明倪允昌《光明藏》)
。對佛家而言,
風里的世界是一個洗滌靈魂的世界,
它吹去了千千萬萬的塵埃,還原成一個“明鏡臺”。身有所感,
心有所動,
神有所思;蛟S,
這就是風在寺廟園林中體現(xiàn)出的無窮禪味。
“風”對園林而言,
無論是從自然借景,
還是從文化審美角度,
都對觀者心理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而“風”,
在強調(diào)“天人合一”的文化里又被賦予了豐富的內(nèi)涵。
(節(jié)選自《新華文摘》2006
第9
期,有改動)
1
.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6
分)
(
)(
)
A
.風不僅豐富了園林的空間意境,還蘊涵了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故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備受重視。
B
.中國古典園林深受中國道家思想的影響,它深厚的文化意蘊開拓了建筑文化的道家境界。
C
.對風的敏感是閑適、寧靜、平和心境的體現(xiàn),在這種心境下映物,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D
.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欣賞,不是用視覺,而是用心來感悟景物,從而體味出象外之象來。
E
.在佛家看來,“風”可洗滌人的靈魂,風能使人在閑、靜、平和的心境下進入妙賞的佳境。
F
.在觀者心中,“風”成為古典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自然景物,也成為園林中重要的審美對象。
2
.下列各句能夠直接證明“風被賦予了豐富的內(nèi)涵”的說法是(3
分)
(
)
A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以風為題名的景觀、建筑極多,極常有。
B
.中國園林的主人多是皇室、官宦或士大夫文人。
C
.風里的世界是一個洗滌靈魂的世界,它吹去了千千萬萬的塵埃。
D
.禪境是道境的又進一步,是由道的虛轉(zhuǎn)而為禪的空。
3
.請列出宦官文人喜愛“風”的原因。(4
分)
答:
4
.請概括出“文化意蘊”在本文中的意思。(5
分)
答:
【參考答案】
1
.D
、E
(D.
“不是用視覺,而是用心來感悟景物”不合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對中國園林的欣賞是視覺,更是心覺”。E
.“能夠使人在閑、靜、平和的心境下進入妙賞的佳境。”不是佛家的認識,而是道家的看法。)
2
.C
(是佛教賦予風特殊的意義。A
、B .
是中國園林的現(xiàn)象,非直接對“風”內(nèi)涵的證明。D .
是介紹“禪境”。)
3
.① 宦官文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
②“風”在儒家經(jīng)義中正有著特殊的教化色彩;
③“風” 體現(xiàn)儒家“人與自然和諧融合”的理想境界。
4
.本文的“文化意蘊”指的是在中國園林的“風”中所蘊含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5
分。“在中國園林的‘風’中”2
分,“蘊含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38700.html
相關閱讀:《英雄:全人類共同的話題》閱讀答案
《“東方睡獅”考辨》閱讀答案及解析
《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閱讀答案(2015高考湖北卷)
“海上絲綢之路”閱讀答案及解析
《<書目答問>的著作權(quán)問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