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學復習有效性的策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壅∫葆槍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依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總結歸納出提高化學復習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強調復習課教學應著眼于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從系統(tǒng)的觀點尋求方法。通過緊扣大綱、精心導入、依托教材、變式訓練、教會反思等一系列措施,結合"思維導圖"和"概念圖"等工具在教學中的合理利用,打造高效課堂。

  高考前復習是學生整合知識、提升能力、達到理想考試成績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復習的任務重、時間緊,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

  要提高復習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針對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的思維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開始形成辯證邏輯思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明顯的發(fā)展。[1]特別是進入高三以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很快,逐漸能通過邏輯判斷進行復雜的推理揭示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學習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理解型、獨立型,具備在理論指導下解決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的能力。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還缺乏全面系統(tǒng)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筆者在十幾年的高三復習課教學中對各種復習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嘗試,對如何提高高三復習課的效率總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 緊扣大綱,遵循規(guī)律

  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等,也是高考復習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镀胀ǜ叩葘W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和對應的《考試大綱的說明》進一步規(guī)范了考試的內容范圍、能力要求、試題的題型題量等,是化學復習最重要的依據(jù)。

  復習教學與新課教學一樣,也要遵循化學教學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復習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應該并重。但復習課教學中也有許多不同于新課教學的規(guī)律,新課教學中主要是概念和規(guī)律的建構,是新知識不斷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的生成。復習課的教學中著重的是概念和規(guī)律在已學知識范圍內的應用和重組,是舊知識在不同的新情景下的應用和整合,是規(guī)律和概念之間的融合和升華。教學中一定要根據(jù)復習課教學的特點,創(chuàng)設新情景、采用新方法進行教學,不要當成是第二次上新課。

  在進行復習之前,要通過教研活動發(fā)揮集體的力量,根據(jù)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制訂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復習計劃。從宏觀上對復習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整體安排復習進程。

  二、 精心導入,引領目標

  復習課內容對學生來說已失去新鮮感,如何激起學生對復習課的興趣,對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有效性十分重要。因此復習課的導入應突出它的激發(fā)功能,使學生領悟到零散知識在解決復雜問題時的不足,強烈地追求整合知識和方法的學習,對復習產(chǎn)生特殊的認知傾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簡述復習范圍,直奔復習主題。用簡潔的導語或實際問題,直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薄弱處,根據(jù)學生平時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搜集整理歸類,激起學生進一步整合學習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對復習課產(chǎn)生積極的認知傾向。復習導語有助于學生領會本課復習的必要性,明確本單元復習的內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對復習范圍內的知識線索和解決的問題通過思維掃描進行回憶,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復習。

  復習導語內容可以某些知識歸類設計,也可以單元歸類設計。復習導語務必緊扣考試說明和教材,要在原有知識點、能力上適當拓展延伸。教師要做到課前精心備課,精心設計導語內容,要求每堂復習課都要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進行,杜絕隨意性和放任自流現(xiàn)象。

  例如,在二氧化硫有關知識的復習中,教師可以展示幾種紅葡萄酒標簽,與學生一起研讀配料表,引導學生歸納出紅葡萄酒中均含有二氧化硫這一成分。用簡潔的導語引出掌握二氧化硫性質和用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帶領學生探究如何檢測二氧化硫的存在和含量及葡萄酒中加入二氧化硫的作用。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復習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漂白性、水溶液的酸性等一系列重要性質和用途。

  三、 依托教材,梳理知識

  由于部分教師對化學復習的內涵存在片面認識,認為上復習課的目的只是為了鞏固知識,強化記憶,認為復習就是將過去學過的知識溫習一遍,采用題海戰(zhàn)術,沒完沒了地機械訓練?菰铩⒑唵沃貜偷膹土暦椒,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是低下的。其實,復習是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整理所學的基礎知識,使某些遺忘的知識得以鞏固,零碎的知識得以條理化,讓學生形成整體的認知結構。在知識梳理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概念圖制作" 這一工具,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理清各部分知識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形成概念圖,從而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發(fā)展能力。

  現(xiàn)在許多學校為了不把復習課上成新課的模式有意拋開課本,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直觀感受上有更多的新意,不容易產(chǎn)生"炒冷飯"的感覺。但這樣做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首先是脫離了課本就脫離了原來知識生成的環(huán)境,不利于已學知識的再現(xiàn)和重組。其次是學生如果拋開了課本,單記復習用書上列出的知識要點,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還不能全面掌握概念和規(guī)律的應用的內涵和外延,難以應用在復雜的新情境中。

  復習時一定要重視化學課本的合理利用。對化學教材的再利用,重點是教師自身要能正確理解教材的重難點和知識結構。教師通過設置一些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去精讀教材收獲會比較大。

  例如,有機合成中官能團知識的復習,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協(xié)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方法進行。為了有利于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先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分組,通常將有不同特長和學業(yè)水平的學生分成一個組,即"異質分組"。分組后對各組分別布置如下任務:(1)有機合成中怎樣引入鹵素原子?(2)有機合成中怎樣引入羥基?(3)有機合成中怎樣引入雙鍵?(4)有機合成中怎樣引入醛基或羰基?(5)從分子中消除官能團的方法有哪些?各小組學生通過閱讀課本、討論后歸納出有關結論,通過課堂匯報并由各小組同學補充完善,形成規(guī)律性的知識。

  四、變式訓練,精練精講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在新情景中的應用,不是僅通過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識記就能達到的,更需要通過適當?shù)挠柧殎韮然蓚人的能力和技能。例題教學和變式訓練是傳授知識和鞏固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

  傳統(tǒng)的例題教學是教師邊講邊板演,學生聽講后提出問題,再由教師答疑。這種方法看似效率高,一堂課中能講的題目多,但實際上學生由于缺少思維的加工,沒有真正參與問題解決過程,依靠機械記憶題型和方法,缺乏親身的操作體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不但記憶不深刻,而且難以遷移到新情景中應用。

  選例題時要加強基礎,即通過這些題目,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掌握;盡量選用足以暴露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有關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門訓練。例題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強化答題規(guī)范,盡可能變"講練結合"為"練講結合"。教師先布置學生練,在練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講解過程中特別關注"審題、構建解題思路"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審題不是簡單的文本閱讀,是對文字、圖表信息的提取和有效信息的篩選并找出隱含條件。構建解題思路要注意充分利用題目所給信息,分析清楚邏輯關系。采用思維導圖方式呈現(xiàn)解題思路是加深學生理解、幫助學生掌握解題規(guī)律的有效方法。首先,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在此基礎上由學生依據(jù)他們自己的理解,分別畫出本題的思維導圖。教師從中抽取幾幅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其作者介紹思路,其余學生幫助修改、完善。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間分享解題思路,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解題誤區(qū),這對復雜問題的教學特別有效。另外,在習題教學中也要提醒學生注意答題的規(guī)范性,減少失誤。在可能的情況下,例題的講解盡量由學生來完成。

  在實際教學中經(jīng)常聽到有學生說考試時太粗心,不能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平時的訓練方式和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接相關。在復習教學中,要重視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概念、原理會越辯越明,通過訓練盡可能形成規(guī)范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可通過設置一些典型習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已學知識在復雜情景下的應用能力。課后練習的編制一定要做到精心選題,高三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時間緊,只有精心選題才能提高復習課的效益,化學復習不能以加重學生學業(yè)負擔為代價。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備課組的作用,編制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練習,外來的復習用書只能作為參考,要合理地對復習用書的內容,特別是書后習題進行篩選,使精練的結果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變式訓練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特別有效,幫助學生不斷搜集整理典型題目和解題方法總結。在精練和精心批改后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精講,對于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可適當進行"錯題變式重做",實踐證明這樣的復習效果很好。

  另外,習題訓練時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限時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給學生的練習盡可能在教師督促下限時完成。限時訓練由于任務具體而且明確,能提高學生的注意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期堅持下去能有效幫助學生合理分配解題時間,提高考試時的正確率。

  五、教會反思,歸納提高

  學生在獲取知識和鞏固知識過程中,反思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瘜W復習中反思的一般過程為:(1)學生反省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2)學生自我評判學習過程和結果是否完善(如果是,進入總結提高階段;如果不是,就進入察覺問題階段);(3)學生通過分析、假設等方法界定問題。再通過搜索、探究等方法確定解決問題的對策;

  (4)通過實踐檢驗所采用的策略是否正確(如果是,就進入總結提高階段;如果不是,則進入再反省階段,開始新的周期)。[2]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化學復習中反思的一般過程

  化學復習過程中,反思性學習的每個相對周期之間具有內在的連貫性,要通過教師的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讓元認知滲透于復習教學的全過程。例如,在例題教學過程中可以經(jīng)常問學生:"你還有其他解法嗎?""你的想法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這樣的提問有助于誘發(fā)學生反思和優(yōu)化思考過程。

  在復習教學中的探究、合作學習完成階段任務后,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感悟他人的觀點與老師的指導點撥,自覺進行完善和提升。建議每個學生都編制出一本個人的化學錯題集,同時在其中寫上反思或解題要點,這對提高解題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要引導學生從系統(tǒng)的角度審視知識體系及方法體系,對于主干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通過反思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系統(tǒng)。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得到提高,為下一步復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蹍⒖嘉墨I]

 。郏保 張飛琴.基于學生心理特征影響的高中地理課程教育研究[J].科教文匯,2011(2):61.

 。郏玻 朱衛(wèi)華.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來源:知網(wǎng)空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43133.html

相關閱讀:高中化學知識點:氧化亞鐵